材料一 德国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说,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

材料一 德国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说,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虽然远隔万里,但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材料二 现代德国学者罗茨认为:“假如孔子能够继续被视为‘伟人’之一,可能对世界是一种福祗。”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6分) (2)简要说明材料一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原则中的“相通的地方”。(3分)(3)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东西方怎样不同的文化传统?(4分)(4)材料二罗茨的观点是什么?(1分)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对儒家思想应该怎样看待?(1分)

(1)孔子: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等;克已复礼;有教无类等。(3分)
苏格拉底: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重视教育、知识等;善是人内在的灵魂;(3分)
(2)注重人的作用或价值;强调加强道德修养等;重视教育。(3分)
(3)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2分);苏格拉底的思想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2分)
(4)孔子的思想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给世界带来福音等。(1分)
应当辩证地看待儒家思想,批判地继承创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涉及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结合所学直接归纳二人的主张即可;(2)材料一中“相通的地方”是指二人思想的共同点,根据问题(1)的答案,找出共同点即可;(3)结合二人思想在各自国家和社会中的地位可以直接回答起影响所在,即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苏格拉底的思想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4)材料二中文字“假如孔子能够继续被视为‘伟人’之一,可能对世界是一种福祗。”说明罗茨的观点是孔子的思想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给世界带来福音等,结合所学不难得出对待儒家思想应该坚持批判地继承创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点评:材料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了东西方文化的两位先哲——孔子和苏格拉底,通过对二人进行异同点的比较,可以体会出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和共同性,这既能说明文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也能说明文化的共性中经济基础是根源问题,当然也能表明在人性方面也具有共通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