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异 :
发达国家的工农业都很发达,经济实力雄厚,经济发展水平高。

而发展中国家在历史上,长期沦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二次大战后,纷纷独立,发展自己的民族工业,但实际上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经济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目前,这些国家仍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任务。 


总的来说,有两点差异: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生活水平、生产力、进出口商品、对外贸易额等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2、发展中国家相互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悬殊,但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速度都较快,如中国。
第三世界是指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在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地位比较低的国家和地区。在地域上大多处于发达国家的南边。第三世界国家也称为发展中国家,南方国家。

拓展资料:

目前,一般公认的工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发达国家,有北美洲的美国和 加拿大,亚洲的日本,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欧洲的大多数国家。

世界银行把一国的年人均收入在6000美元以上的国家,称为高收入国家,即发达国家,1988年有25个。

亚、非、拉美的国家,绝大多数都是发展中国家,中国也是发展中国家。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发达国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13

  世界各国根据其经济发展水平和贫富状况,通常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一般包括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只有日本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又称不发达国家或欠发达国家,是指政治上已独立,经济上比较贫穷,工业基础薄弱,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的国家,绝大多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独立的亚非拉国家,也包括东欧一些国家。中国属于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可分为较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按其经济发展的特点大致有四种类型:新兴工业国家、石油输出国家、原料输出国家、最不发达国家。少数石油输出国人均收入虽比某些发达国家还富裕,但按其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程度,仍属于发展中国家。

   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上的区别。

  1、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经济的不完善。

  现代市场经济通常具备如下特征:市场结构完备,生产要素和产品流动无障碍;市场竞争充分、公平并有统一的规则;价格信息充分;市场活动主体的产权明晰。比中国为例,中国的市场经济还很不完善,各地区的地方保护主义还很严重,行政干预尤为突出;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也还在探索中。发达国家由于有完备的市场结构,生产要素和产品流动比较通畅,建立的清晰的产权制度,政府的建立的一个竞争公平的市场平台,有着自己的优势产业和竞争力较强的企业。

  2、社会保障机制建设步伐在发展中国家比较的缓慢,尚不能满足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

  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必须具备一个发达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从目前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实际情况看,尚有两大突出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①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渠道不畅,部分国有、民营和外资企业不能按时足额为职工缴纳养老和医疗保险基金,致使职工的切身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全社会筹集到的社保基金难以满足其承担的义务要求。

  ②社会保险机制的覆盖面过窄。部分城镇下岗职工、农业剩余劳动力仍被排除在社保机制之外,低收入人群的大量存在。相反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比较的完备,职工的养老和医疗保险普遍解决,发达的国家的工会组织起着积极的作用。

  3、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的脆弱使其面临的金融风险压力增大。

  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的脆弱主要表现在外债负担重、国有银行不良资产比例高和金融市场开放步伐过快等三个方面。而发达国家建立金融体系比较早,且国际货币体系的制度安排、储备货币国家的货币制度和政策,金融创新都是在发达国家中,发达国家在国际金融方面拥有最强的话语权。

  4、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中处在产业链的低端,发达国家处在产业链的高端,贸易不公平,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

  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产业结构上的区别。

  从第一产业看,农业比重下降主要是由食物需求收入弹性小和土地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食物需求收入弹性小于1使农业无法分享国民收入增长的利益而实现同步增长;土地收益递减使同一地块上的农业投资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因收益下降必趋减少。这就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决定了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跌。

  从第二产业看,工业比重先升后跌趋势主要是由工业品的需求特征决定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居民对工业消费品的需求满足程度低,对工业消费品的需求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迅速增长。在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这些需求的满足程度比较高,不再随收入水平的提高迅速增长,而呈现饱和、下降趋势,造成工业消费品的产值比重先升后降。就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而言,生产量的增大和新的生产领域的开拓使社会对工业生产资料的需求增长。与科技发展和生产升级换代相伴的生产资料“软化”,使生产资料科技含量增大,实物含量减少、物耗水平下降,生产发展更多地靠科技投入而非实物投入,于是社会对工业生产资料的需求相对减少。消费品和生产资料供求演变的合力,决定了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的先升后降的趋势。

  从第三产业看,第三产业比重增长是在服务需求上升律与服务供给上升律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服务需求上升为服务供给上升提供了必要性;第三产业的相对利益大,为服务供给上升提供了动力;第一、二产业的生产高效率,为服务供给上升提供了可能性。这三个经济条件同时具备,就使服务供给上升律的存在具有了充分必要条件。服务供给上升律的作用,使第三产业的规模随服务需求上升而现实地扩大,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当然趋于上升。

  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一般都在2/3,美国高达70%, 像发达国家,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有和好的基础,所以发展第三产业游刃有余。而发展中国家没有好的基础,第三产业的发展会受到限制。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国家内在差别在于制度上的优越,不论是社会保障还是市场经济制度,民主化程度。同样一个创意在发达国家实现商业化运作概率要比在发展中国家高得多,这其中当然有整个社会的大环境差别,人们思想观念的差距,发达国家比较容易接受新思想,新事物,政府的政策也有区别。我们谈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主要看综合国力上,既有经济、政治、科技、人文等各方面的综合,而这些差别都是由人的差别而引起的,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上的巨大差别。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8-03
发达国家一般包括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指1960年成立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24个成员国,它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只有日本是发达国家。它大部分位于北半球,故简称“北”。 发展中国家又称不发达国家或欠发达国家,是指政治上已独立,经济上比较贫穷的国家,绝大部分位于南半球及北半球南部,故简称“南”。 这种“南北”划分,不是地理上的含义,而是指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过它的划分也是大致的。在南方,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也是发达国;在北方,中国、朝鲜等也是发展中国家。 主要差异:两种类型国家的关系也叫“南北关系”。两者间存在着资金与技术、原料与市场等方面纵横交错的复杂关系,又存在着剥削与被剥削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狭义上的南北关系仅指经济关系。二者的经济差距又叫“南北之差”。“南北之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差距:占全球人口约1/7的20多个发达国家,它们的国内生产总值和贸易出口总额占世界总额75%以上,即控制了世界近3/4的财富,而占全球人口6/7的120多个发展中国家,只享有世界1/4的财富,按人均计算,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每年达2700多美元,发展中国家则不到500美元。 2、能源方面:发达国家普遍重视水电、核电的开发利用,养牛是提供乳肉而不作为役力使用,而我国(发展中国家)广大农村主要以桔杆、柴草为生活燃料,以大牲畜为役力。 3、农业方面:发达国家农业经营高度机械化、集约化,畜牧业产值大于种植;发展中国家以种植业为主。 4、粮食方面:发达国家以乳肉制品为主,少数国家农场主积压粮食越来越多;而有些发展中国家购买不起粮食,有的处于饥饿、半饥饿和营养不良状态。 5、工业布局方面:发达国家由集中趋向分散;发展中国家仍以集中为主。 6、人口增长方面: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率低,有的甚至为负增长;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 7、城市化进程: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慢,有的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由于农村劳动力过剩和经济畸形发展,城市化速度超过发达国家。 为了解决“南北之差”,两方面就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进行谈判,称之“南北对话”,各发展中国家之间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谋求共同发展的关系又称之为“南南合作”。

求采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4-05-02
南非是刚起步的落后发展中国家,巴西仅次于中国,印度,是世界上第三大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差别就是综合国力,科技,教育,社会文化,军事,社会建设程度,来决定的,你可以在百度搜索,会发现,在上述几方面,发达国家会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有许多人会拿中国举例,可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我们的社会建设程度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法律条文还不健全,而且最重要的包袱,人口最多,是发达国家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如果中国的人口减少一半,我们的生产总值也许会下降,但人均gdp肯定会大幅上涨,工资,也相对就高了
第4个回答  2022-03-18
资源上的区别1、发达国家的经济运行机制比较成熟,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健全,经济发展很有用很有优势,管理不错,并有比较完善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2、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力资源素质、资本存量、技术和管理水平等条件的限制,生产率水平比较低下。2002年,发展中国家的劳动生产率仅为发达国家的1/23。就业上不同1、发达国家经济国际化程度较高,外贸对外出口方面比较多多质量总体高,外贸在世界贸易总额中占据较大份额,金融市场高度国际化,跨国公司高度发展。2、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却未得其用。劳动力利用不充分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公开失业,指有劳动力和劳动意愿的人们得不到工作机会;另一种是低度就业或不充分就业,指劳动者形式上虽然就业,但得到的工作时间比他们能够工作的时间少。
拓展资料:
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 country)也称作开发中国家、欠发达国家,指经济、技术、人民生活水平程度较低的国家,与发达国家相对。发展中国家的评价标准主要是这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相对比较低,通常指包括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及其他地区的国家,占世界陆地面积和总人口的70%以上。发展中国家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有广大的市场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有许多战略要地,无论从经济、贸易上,还是从军事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从未来趋势看,发展中国家整体增速放缓成为“新常态”。尽管发展中经济体被西方“唱衰”,但其增速仍高于发达经济体,是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从国际组织来看,从来就没有一个国际组织明确提出过发展中国家的概念,并在法律上予以确定。
联合国明确认定了50个国家为最不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则通过承诺更多的国际义务,或不寻求某些特殊的待遇而确立自己发达国家的地位。在国际上有一种共识,某个国家一旦加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便被认为是经济发达国家,但随着一些取得良好发展绩效的发展中国家(如墨西哥)的加入,使这种共识在实际操作中变得难以把握。世界银行(World Bank)和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也没有给发展中国家下过明确的定义。由于在实际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对发展中国家做出划分,通常的做法是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现改为人均国民总收入(GNI)或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参数。这种做法虽然简单易行、也比较有效,但单纯的GNP(CNI)或GDP难以全面地反映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等方面的状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