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号挖回两公斤土有什么用?

如题所述

为了更全面地认识月球

从1969年到1976年,6次阿波罗任务和3次月球号任务带回了月球表面9个区域共计382公斤的月球岩石和土壤样品。从量上来说,并不少。

正是这些珍贵的月球样品,让我们能够真正接触到有明确产地的月球物质,能真正在实验室里全方位分析研究这些月球物质——这是月球探测器遥感探测和在地球上分析月球陨石所做不到的。

对这些月球样品的放射性定年,也让我们真正确定了月球上一部分区域的绝对年龄,并以此建立起了月球45亿年的演化历史。甚至,地球之外的整个内太阳系所有行星的地质演化历史,都是在参考月球样品绝对年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但仅仅是量大,还不够。这些样品对我们认识月球,依然太局限了。这些样品大多来自月球正面中低纬度的月海区域,形成年龄集中在42-32亿年前(也有部分可能形成于不到10亿年前的哥白尼纪)。而在这个范围之外的月球历史事件所对应的时间,全部是以此为锚点,参考其他观测结果(主要是撞击坑统计)外推来的。

相当于之前我们只在月球很有限的一部分区域内,找到了形成于一小段时间里的“化石记录”,却要用来定标整个月球45亿年历史,甚至还用来外推到其他类地行星。这显然意味着,我们对月球的认识不管在空间上还是时间上,都是极其不全面的。

而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重返月球,采集到更多来自不同地质背景,形成于不同历史时期的月球样品。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完整还原月球的历史,才能真正全面认识月球,认识地月系统,甚至认识整个太阳系的过去。这正是嫦娥五号的意义所在。

扩展资料:

搭载着“嫦娥五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火箭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第三步拉开序幕。嫦娥五号任务是“探月工程”的第六次任务,也是中国航天迄今为止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将实现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历史等科学研究 。(央广网 评)

嫦娥五号执行此次任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次任务有望实现我国开展航天活动以来的四个“首次”: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动采样;首次从月面起飞;首次在38万千米外的月球轨道上进行无人交会对接;首次带着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央视新闻 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嫦娥五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