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化学专业考研分享?

如题所述

大家好,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上岸攻略。

首先是关于考前择校的建议:我选择这里,是为了提升学历,故而择校都是从985中进行选择;而中国海洋大学的化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是A,学科实力很强,且化学报考项目可供选择的也很多,有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化学生物学、精细化学品化学、植物保护、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化学工程十个专业。

专业书籍推荐:

无机部分:

教材:无机化学(第四版)(上下册)宋天佑等编(注:使用第三版也可)

习题:无机化学考研复习指导(第二版)徐家宁等编

真题:05-21年(真题至关重要,需要多做,注意区分答案)

分析:

教材:定量化学分析(第三版)许晓文等编

习题:分析化学学习与考研指津(第二版)樊行雪编

真题:05-21年(最近几年出题越来越灵活)

有机:

教材:有机化学(第三版)(上下册)王积涛等编(注:使用本科教材也可)

习题:有机化学习题解(第二版)、有机化学学习辅导(第二版)张宝申等编

真题:05-21年(趋势:出题越来越灵活)

物化:

教材:物理化学(第五版)(上下册)傅献彩等编、近代物理化学(第四版)(上下册)朱志昂等编(注:图书馆有可借)

习题:物理化学选择题(精解)玉占君等编、物理化学学习指导(第三版)朱志昂等编(注:考物化的同学需要好好做)

真题:05-20年(21年没有物化part,22年有,预计23年会有物化)

综合化学:考试科目构成 无机40分、分析30分、有机40分、物化40分。确定报考院校后我最开始就是着手准备材料,以上材料准备好之后,到五月中旬才算正式开始复习。因为专业课不像政治英语,有专业的老师带着进行这场应试,所以强烈建议复习前一定要想办法联系该方向录取的学长学姐。也可以上b站看看讲解视频什么的。这个时候一定要慢慢来,争取做到每个知识点都有印象,追求质量而不要追求速度。

政治:在大四上学期后大概是9月初开始看徐涛的强化课,推荐配套他的核心考案,因为是跟他的课对应的。老师不仅讲课幽默,还能学到知识,学政治其实是一天最轻松的任务了,我都是每天晚上吃完晚饭后在学政治,把政治放在晚上效率不高的时候学,进度大概每天一到两节,课一定要认真听,把重要的部分标注出来,看完视频然后做肖秀荣的1000题。一开始的马原部分比较难理解,建议多学习一段时间。1000题的马原和史纲部分我刷了两遍其他刷了一遍。背诵手册主要应对选择题,带背课对应后边的大题。马原部分可以多背背,建议的手册可以背早点,背的时候注意理解。十一月大部分的模拟卷都出来了,每套卷子只需要做他的选择题,检查背诵的结果,刚开始分数不高,也就都二三十分,不用灰心,慢慢在多背几遍背诵冲刺手册。

英语: 我是三月份左右开始的,刚开始就是每天早上背单词,我一直用的是何凯文的《1575》 这本单词书,我个人比较推荐这本书,一是词汇量比较少,二是这本书主要就是考研的高频词汇,所以我认为把这本书背熟背透,考研就够用了。 这本书背的差不多了我就背的真题的单词,要一遍一遍的背,直到背的做题没有生词。

可以单独找个笔记本把不认识的单词记下来背过( 真题上有解析的不用记,只记没有解析的)。背单词从开始到结束都不能停,要一直坚持下去。 真题一定要刷,阅读我看的是唐迟的视频,我真的觉得唐叔讲的非常好,只要认真听他讲的课并且好好总结笔记就可以了。

我当时是从9月份做的阅读真题,我认为暑假的时候做的黄皮书,一本阅读理解的题,就当是练手了,但是由于跟真题题型差别比较大,所以说参考价值也大,难度太高。 新题型和翻译我也看过好几个老师,最后我还是觉得宋老师讲的好。新题型和翻译不用着急做,差不多十月份左右开始就不晚,因为这些题比较讲究做题方法,可以速成的。 完型我就是差不多快要考试的时候看的有道的赵楠楠的课,我就看了前两节,大家都知道完型是性价比非常低的,因此大可不必浪费过多时间,考试之前看看视频就可以。

作文我认为从十月初左右准备就可以,因为背的太早也容易忘记,我背的王江涛的作文,大小作文每个提醒的都背了一篇,很容易忘。我就根据每个题型的作文,都自己整理了个小模板,都是从各篇不同的文章截取下来的,也有是根据自己的中文翻译而成。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总结一套自己的模板( 这个模板一定要任何话题都可以套)但是一定不能有太多的套话,会显得你的文章很空,不真实。

专业课:

物理化学(80分)

参考书目:《物理化学》(傅献彩)+《物理化学学习指导》(沈文霞)+课本课后习题(范楼珍)+《物理化学学习指导》(范楼珍)。

简介:物理化学分值80,是相当有分量的科目。物理化学是一门理解性极强的学科,许多物理化学知识均可应用于生活,又来源于生活,从那令人费解的思考题中可见一斑。北师大物理化学题目相对不难,每年只会有1-2道题目难度较大,大部分题目均在考察对公式和知识点的理解。

历程:我是在8月份复习的物理化学,参照本科讲的课件和沈文霞的物理化学学习指导,看了范楼珍的物化课本,做了课后习题。大约用时两个星期完成物化复习,因为本科的笔记做的很认真,在一轮复习中省了很大的力气!在一轮复习完成后,每天默写物化公式,并默背使用条件,否则真的会忘。每个星期抽出两个小时写错题,我觉得最容易忘记的就是物化大题,物化要多写,写的过程中才能发现问题。到11月份就是写真题,第一遍写错的我也会多默写,比如吃完饭回来拿出来两道错题。物化比较特别,主要就是围绕范楼珍那本考研指导,所以一定要把课后题做熟练,很熟练。我在临近考试,回归笔记,多背公式,看错题。

备考建议:第一轮复习重点理解每一章的公式和使用条件,把范楼珍课后习题做熟,包括思考题和例题,近几年常出现思考题改编和例题改编。

结构化学(30分)

参考书目:《结构化学基础》(周公度)+《结构化学基础习题精解》+《结构化学》(孙宏伟)

简介:结构化学考的不难不难,一定要记住。我总觉得结构化学比较难,然后又因为分值只有30,所以对其重视度不够,今年栽了十几分,还是很惋惜的。听我说,结构化学可以拿分,而且还可以拿高分,特别是本科学过结构化学的。重点会在真题中体现出来,虽说结构化学每年的考点都会变,表面上没有规律,其实无非就是把知识点轮流考查而已。

历程:我是结合本科学结构化学的笔记,然后看的周公度的结构化学课本和习题,学起来相对比较轻松。我是把结构放到了最后一门复习。后面就是写真题,划重点。首先第一遍写真题的时候,觉得许多都不会,特别是简答题,无从下手。后面根据答案把每一年涉及到的知识点都记住,完全可以对付80%的题目。

备考建议:换个角度看,结构可以花最少的时间,拿挺多的分,何乐而不为呢,千万不要被吓到。

无机化学(50分)

参考书目:《无机化学》上下册(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考研学习指导》(徐家宁)+《无机元素化学学习指导》(厦大)+《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徐家宁)

简介:无机化学上下两册,偏重于下册的元素部分,基本上本科目里面都是考察下册,上册的均在物理化学里面考察。建议还是把书看一遍,不需要对上册专门做笔记,花费不了很多时间。下册元素部分,知识点比较杂,这个时候就需要做好笔记,做好归纳。

历程:我是在8月根据北师大无机教材进行复习,做好笔记,做课后习题,另外参考徐家宁的无机化学考研复习指导,这本书许多性质归纳的特别好。

备考建议:在第一遍复习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性质比较题目都要总结起来,到后面会发现无机是最省事的那门,因为A就是A,B就是B,2>1,选择题看到题目就能选。大题就是考察电势图,写氧化还原反应。或者难一点会考察氧化还原电池,容纳K稳,K不稳,Ksp等。

以上就是我在准备初试的一些经验,希望能帮学弟学妹少走一些弯路,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效率。

资料:

红宝书(刷单词)《考研单词闪过》、真题全套。

考研英语从开始就可开始了。因为背单词是首要任务,我用的是红宝书。每天背一个unit,也可以用墨墨背单词软件,它会按照艾宾浩斯曲线安排复习和新单词,建议从开始考研一直到考前一天,都要一天不落地背,要相信万事开头难,我第一个月每天只能背几十个单词,但是到了十一二月每天规划的400单词都可以半小时内完成。

做题只需要做真题,我是从2010年之后开始做,感觉近十年会更接近现在的考试情况,从5月开始我开始每天做一篇真题的阅读,考英语一就做英语一的真题,完全没必要做英语二。这时候一定不要贪多,每天弄懂一篇阅读就行了,包括它的行文思路、答案分布、答案设计等等。因为我做题有自己的一套思路,用别人的方法后得分还不如按自己的方法来,所以权衡之后还是选择按自己的来。做真题我是一直按照题型做,先把阅读做了,然后按完形填空、新题型的顺序做。翻译和作文都不写。到快考试了,就背了些作文模板句,看了下书信、邮件等的格式。翻译和作文最重要的一定不是你的答案有多好、多准确、多高大上,而是你的字有多工整,包括中文和英文。做题顺序网上也有各种各样的推荐,我自己最后还是选择除了翻译其余按照试卷顺序做。

肖秀荣全家桶(精讲精练、1000题等)

考研政治我是从8月份才开始复习。我用的资料是肖秀荣精讲精练和1000题,复习顺序是马原、思修、近代史、毛中特。平时复习专业课累了就选择看看政治,大概10月初能完整过完一遍。每听完一小节就做对应的选择题内容。然后把1000题再做一遍,特别要注意做题两遍都做错了的题。等徐涛的冲刺背诵笔记出来后,买一本每天看一点加深印象,对于选择题的考点重点记忆,大概过两遍。等肖八出来后,计时做选择题,争取每套40分以上,这时做错的题就一定要非常注意,一定要弄清楚。肖四出来后同理,多加的步骤就是每天背肖四的解答题。肖四的每一套的每一道解答题都要背,一定不要忽略哪一道题。这样复习一直到考政治的前一天。总体来说,政治属于投入少回报多的一科,所以尽量把时间多留给专业课。

由于今年疫情的情况还是很严峻,复试是网络会议的形式。流程首先是中文自我介绍,时间在两分钟以内,之后考查的是专业英语,翻译一段英文文献。然后是一些关于本科里做过的实验以及毕设的问题,主要都是在科研方面的,所以就好好准备一些专业性的问题。

最后,结果固然重要,但也别只死盯着,那样人会疯掉的,多看看研途好光景吧。考研至此,感激这一路,感恩这四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