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稼轩词的一大特点是“即事叙景”,试分析这首《贺新郎》词所用的这一艺术手法?

如题所述

贺新郎
宋 辛弃疾
离乱从头说。爱吾民、金缯不爱,蔓藤累葛。壮气尽消人脆好,冠盖阴山观雪。亏杀我、一星星发。涕出女吴成倒转,问鲁为齐弱何年月。丘也幸,由之瑟。
斩新换出旗麾别。把当时、一椿大义,拆开收合。据地一呼吾往矣,万里摇肢动骨。这话霸、又成痴绝。天地洪炉谁扇鞲,算於中、安得长坚铁。淝水破,关东裂。
《贺新郎》词的上片是“即事叙景”,叙事中寓情,感情哀怨悠深。稼轩在叙说乱世时出以雅致雍容之语,而吐属赡丽,绝无刻画铺张之弊,用文字抒写心中感情,这是辛词的独特风格。词人先从浩荡的爱国情怀说起,抒发了自己“万里摇肢动骨”的报国志向;说到自己献身边疆时,词人沉痛地写出了“壮士”消磨壮气、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凉景象;说到关怀朝廷政治时,词人激愤地指出朝廷“冠盖阴山观雪”的妥协求和态度;说到建议朝廷奋起抗金时,词人又含蓄地称赞爱国人士“一星星发”的建议被朝廷采纳;最后说到词人自己被排挤时,词人慨然自诵:“丘也幸,由之瑟。”引史事以喻己志,将自己报国情怀、忠臣遭斥的万端感慨融入词中。
《贺新郎》词的下片也是“即事叙景”,借典故抒发感情,感慨良多。下片头几句是说:新的官员一上任,就拆开收合为一根绳索的抗战大计,把它分成伪齐和真赵两点支撑。“据地一呼”二句说:据守长江南北两岸地区,一呼百应,就足以震动赵地的骨骼肌肉。可是如今却只能“动骨”而不能“摇肢”,就是说只具有军事威胁而不能真正发动起北伐战争。“这话霸”几句是说:这种坚持妥协求和的国策,这番形成言战而无战机的空话,使得北伐抗战的主张显得非常痴心妄想,可望而不可及。继而又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了整个大地:“天地洪炉”:把大地比作洪炉,把万物当作柴炭;谁是鼓风扇炉的大手?这就算有长铁柱也难坚持持久。这几句典故是出自《淮南子》。“淝水破”几句是说:偏安的局面因淝水之战而告破裂,中原地区因关东各部族反叛而四分五裂。
这是一首“即事叙景”的力作。全词以叙事抒情为主,上片叙述作者对国事的忠忱及由此引出的被劾真相。下片叙志抒情,以“痴绝”等字眼领起,表明作者对朝廷苟安政策的态度。作者善于使用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感情,整首词气势磅礴、深沉悲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5-01
这里是用了拟人的表现手法主要是符合实际情况。
第2个回答  2022-07-25
足球运动本身对抗性很强,在比赛中采用规则所允许运动员的各种动米或少于90米,宽度不
第3个回答  2022-05-02
3aqhg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