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句诗的出处!

如题所述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释】
朱雀桥:在朱雀门外秦淮河上。今南京城外。
花:此为开花之意。作动词。
乌衣巷:对朱雀桥,晋王导、谢安居处。
王谢:具体指东晋时王导和谢安,左右朝廷的两姓豪门望族。
【简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含而不露;以“野草花”、“夕阳斜”涂抹背景,美而不俗。语虽极浅,味却无限。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这首诗的三、四句时说:“若作燕子他去,便呆。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如此则感慨无穷,用笔极曲。”这首诗据说博得白居易“掉头苦吟,叹赏良久。”自有其深意所在。
下面具体介绍一下王导与谢安:
王导是
东晋初年的宰相,权势显赫,威震朝野,当时有“王与马(指晋帝司马氏)共天下”的歌谣。成语中有“新亭对泣”,表示思念故国的意思,就是说的王导的故事。一次王导与北方逃难过江建立
东晋的同僚在南京郊外新亭(又名劳劳亭)饮宴。座中周侯岂页叹息地说:“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发出了山河沦陷的感叹(当时北方领土沦陷在匈奴人刘曜之手),于是在座的宾客都
相视流泪。王导见此情景,愀然变色地说:“当共戮力王室(勉力国事),克复神州(收复中原失地),何至作楚囚相对(何至于那样没有出息作当年被俘的楚国囚犯那样相对哭泣呢)?”王导
的话慷憾激昂,批评了在座同僚消极悲观的情绪。虽然只有这么简短的几句话,却把王导为人鹤立鸡群,见识不凡的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事见《世说新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17
刘禹锡: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王谢
  读音:wang
xie

  解释:六朝时望族王氏与谢氏的并称。东晋时以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
  出处:《南史.侯景传》:“请娶于王谢,帝曰:‘王谢门高非偶,可于朱张以下访之。’”后以“王谢”为高门世族的代称。刘禹锡(唐)《乌衣巷》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感叹王谢旧居早已荡然无存的名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