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春是哪里人

如题所述


李如春
李如春,京剧表演艺术家。
中文名:李如春
出生日期:1911年(宣统三年)
逝世日期:1998年(农历戊寅年)
职业:演员
代表作品:《狸猫换太子》
人物简介
李如春,男,京剧花脸、红生、老生演员。上海人。其父李长胜为铜锤花脸演员,常与汪桂芬等同台。
个人履历
李如春,1911年出生于上海。其父李长胜为铜锤花脸演员,常与汪桂芬等同台。李如春7岁从父学艺,次年就去天津、北京演出。1920年入上海伶界联合会所办的榛苓小学读书,边学文化,边学剧艺,得到杨寿长、王玉芳等人的教诲。后拜师周永泉,学花脸,并正式登台,取艺名为“筱李长胜”,打炮戏为《草桥关》《牧虎关》《打龙袍》。
李如春7岁从父学艺,次年就去天津、北京演出。1920年入上海伶界联合会所办的榛苓小学读书,边学文化,边学剧艺,得到杨寿长、王玉芳等人的教诲。后拜师周永泉,学花脸,并正式登台,取艺名为“筱李长胜”,打炮戏为《草桥关》、《牧虎关》、《打龙袍》。李如春转益多师,曾私淑王鸿寿,观学了《古城会》《水淹七军》《灞桥挑袍》等红生戏;还向谢月泉、刘长林、赵如泉等名家问艺。20世纪20年代中期,李如春在上海演出《慈云太子出世》《火烧红莲寺》《狸猫换太子》等连台本戏。1935年又拜麒麟童为师,学演《临江驿》《追韩信》《明末遗恨》等麒派戏。20世纪40年代在上海天蟾舞台演出《铡美案》《探阴山》等包公戏,连满半年,风靡一时。他的包公戏基本按照李桂春的路子,塑造的包公形象威严清廉,正气凛然,当时有“江南活包公”之誉。他向应宝莲学的《目莲救母》,除唱做之外,兼有跌、扑、滚、翻、摔,因其功夫瓷实硬扎,被称为“狠派老生”。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至1954年在天蟾舞台重演《包公》,并排演了《太平天国》,三本《狸猫换太子》等,连演连满。1954年,李如春在上海参加组建新中国京剧团。后该团支援江西,改名为江西省庐山京剧团,李如春任团长。1959年率团赴北京演出,之后在江西省文艺学校任教。退休后寓居上海。20世纪80年代曾为上海麒派艺术进修班教授麒派艺术。
1958年初,李如春领衔主演的《狸猫换太子》在天蟾舞台连满九个月。
1958年底,随团支援江西,改名为江西省庐山京剧团,李如春任团长。1959年率团赴北京演出,获得好评。1963年4月,庐山京剧团赴沪演出于中国大戏院,剧目有《萧何月下追韩信》《四进士》《包公》及现代戏《刘介梅》等剧,主要演员有李如春、李君华、新素秋、李君玉、韩金奎等。
之后,李如春在江西省文艺学校任教。退休后寓居上海。1979年3月6至3月14日,上海京剧三团在延安剧场举行“麒派艺术展览演出”。剧目有《四进士》《鸿门宴》《追韩信》等,主要演员有周少麟、李如春、李桐森、吕君樵、孙鹏志等。
80年代,李如春曾为上海麒派艺术进修班教授麒派艺术。1984年12月30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星期戏曲广播会在中国大戏院举办麒派演唱会现场直播。麒派艺术进修班学员均上台演唱,老一辈的麒派演员李如春、孙鹏志、吕君樵分别演唱《路遥知马力》《打严嵩》《鹿台恨》。
出生:1911年,宣统三年(辛亥)
逝世:1998年,农历戊寅年
活动年表
1958年,农历丁酉年,年初:上海市新中国京剧团演出《狸猫换太子》新中国京剧团在天蟾舞台由李如春领衔主演《狸猫换太子》,连满九个月。
1963年4月1日,农历癸卯年三月初八日:庐山京剧团1963年赴沪演出江西省庐山京剧团在中国大戏院公演《萧何月下追韩信》。后又演《四进士》《包公》及现代戏《刘介梅》等剧,主要演员有李如春、李君华、新素秋、李君玉、韩金奎等。
1979年3月6日,农历己未年二月初八日:上海京剧三团举行“麒派艺术展览演出”3月6日至3月14日,上海京剧三团周少麟等在延安剧场举行“麒派艺术展览演出”。剧目有《四进士》《鸿门宴》《追韩信》等,主要演员还有李如春、李桐森、吕君樵、孙鹏志等。
1984年12月30日,农历甲子年十一月初九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星期戏曲广播会在中国大戏院举办麒派演唱会现场直播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星期戏曲广播会在中国大戏院举办麒派演唱会现场直播。麒派艺术进修班学员上台演唱,老一辈的麒派演员李如春、孙鹏志、吕君樵分别演唱《路遥知马力》《打严嵩》《鹿台恨》。
1987年1月1日,农历丙寅年十二月初二日:“上海京剧展览演出”举办《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电视台、文化局、上海京剧院联合举办“上海京剧展览演出”,为期20天,在延安剧场公演了18台多种流派和特色的剧目(总计大小50余出)。主要剧目有:李如春的《路遥知马力》、童芷苓、言兴朋的《游龙戏风》、李玉茹的《贵妃醉酒》、王正屏的《九江口救驾》、童祥苓的《春秋笔》、李丽芳的《白门楼》、李炳淑的《孽缘记》、张南云的《诓妻嫁妹》、张文涓的《法场换子》、夏慧华的《生死恨》、关怀的《乾隆下江南》、奚中路的《八大锤》、齐淑芳的《青石山》等。
1998年,李如春病逝于上海。一代大家,留下的资料很少,计有50年代在中国唱片厂灌制的《铡包勉》粗纹唱片4面;80年代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了《徽钦二帝》《金殿阻计》《打严嵩》《追韩信》《扫松》《路遥知马力》《包公》等唱段;1987年,与王啸麟(饰马力)、熊志麟(饰日久)合演的《路遥知马力》实况录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