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计里的巨婴,每天花销过万,吃饭靠妈妈喂,如今过得怎样?

如题所述

在知识类脱口秀视频节目《罗辑思维》中,著名企业家罗振宇粗暴地指出:“生活中处处都是巨婴。”

虽然这句话有些言过其实,但是现如今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大概是只有一个孩子的缘故,这也导致有些家长过于溺爱孩子。

而当孩子长大的时候,他们的思维还停留在儿时,家长的话也就不起作用了。

分析哲学家创始人之一维特根斯坦说过:“你对孩子说不的时候,要像一堵墙,不能像一扇门。”

毕竟,只要是门,就会有门缝,孩子就会钻空子,把家长的话当成耳边风。

《变形计》16岁巨婴,每天花销过万,吃饭靠妈妈喂,如今变化惊艳

《变形计》是一档“互换人生”的综艺节目,节目中,孩子不仅要在对方立场理解对方,还要体会对方的生活,以此来达到收获教益的目的。

某种意义来说,这个节目就是针对公子哥、大小姐等“巨婴”展开的“人生交换”游戏,16岁的“超级巨婴”——刘思琦就曾被送进《变形计》中改造。

提到刘思琦,大部分家长都会觉得陌生。

但若是提到《变形计》中的“超级巨婴”,那个16岁仍要被妈妈喂饭的女孩,大家就应该清楚了。

刘思琦的家庭生活环境优越,不缺吃不缺穿,再加上父母工作繁忙,只能请保姆照顾女儿,这也造成刘思琦的生活习惯非常差,16岁了还不具备自理能力,吃饭还需要妈妈喂。

刘思琦平常穿衣服,也不是自己动手,需要妈妈或者保姆来帮忙,否则就会发脾气。

此外,她还喜欢乱花钱,只要自己开心,每天花销上万都不成问题。

对此,刘思琦还有一句名言:

“你有钱你不花干啥?”

起初,刘思琦的父母并没有发现这些毛病,他们还觉得这位保姆很靠谱,把女儿照顾得很好。

直到有一天,刘思琦和自己的弟弟吵架失手打人的时候,父母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已经管教不了刘思琦了。

于是,这对父母就把刘思琦送到了《变形计》,通过“交换人生”的方式让刘思琦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刘思琦跟着节目组来到农村时,她内心还有些欣喜,觉得这里的空气非常新鲜,特别舒服。

所以,节目组要求她上交零食、手机等物品时,刘思琦二话没说,都交了。

可是好景不长,刘思琦就发大小姐脾气了。她觉得这里的伙食差、环境简陋,不适合自己,闹着要回家,可是没有人迁就她,只能作罢。

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刘思琦开始静下心来观察着这里的生活,她发现这里的父母都是不分昼夜的工作,刚懂事的孩子也会帮父母干活。

虽然这里的环境差、生活贫困,但是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而这种感觉是她在城市从未感受过的。

民间有句俗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刘思琦在农村生活的这段期间,她慢慢地被感化了,竟然也开始做一些农活,同时尝试着包容别人,收敛自己的坏脾气。

交换生活结束后,刘思琦主动帮父母干家务,更是拒绝了父母喂饭的行为,母亲看到女儿的反应后,热泪盈眶道:

“我的女儿终于长大了。”

刘思琦是在2017年参加《变形计》的录制,她的现状如何?

刘思琦在参加《变形计》的过程中,就思考过自己的未来人生。

于是。节目录制结束后,她就出国留学学习服装设计,一个人在国外拼搏。

现如今,刘思琦早已回国,她自己开了一间服装工作室,成为一名优秀的独立设计师。

16岁时,她是“超级巨婴”,19岁时,她变成了创业人士,这种变化是不是令人惊艳呢?

灵魂拷问——什么样的家庭会把孩子养成“巨婴”?

1.过度溺爱的家庭

日本著名导演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千与千寻》中,汤婆婆的宝宝就是一名巨婴。

汤婆婆特别宠爱“巨婴宝宝”,房间里到处都是玩具和零食,她也总是哄哭泣的“巨婴宝宝”,要不然就会耍脾气。

生活中,如果父母总是无条件满足孩子的需求,他们就会养成不图感恩、只会索取的个性,一旦愿望得不到满足,就会暴躁。

2.过度保护孩子的家庭

《千与千寻》中,汤婆婆就把“巨婴宝宝”关在房间里,不让他出门,还说道:

“外面的环境会让宝宝生病。”

家长关心孩子没有错,但是也要学会放手,让孩子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

如果家长只会站在孩子面前,替他遮风挡雨,孩子就会变成羽翼未满的小鸟,永远不会自由地在天空翱翔。

3.过度称赞孩子的父母

大部分“巨婴”都缺乏同理心,情感脆弱,但是性格跋扈,这是由于父母总会对孩子进行不符合实际的称赞。

譬如,孩子写作业,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前1分钟完成,家长就会夸张道:

“哇,孩子,你太棒了,做得这么好!优秀!”

这时候孩子就会有一种错觉,觉得自己很优秀。而当他们遇到真正的困难失败时候,就会产生挫败感,容易想不开。

如何避免孩子成为“巨婴”?

1.家长不要过于溺爱孩子

家长宠爱孩子,可能并不是给孩子的成长需要,而是家长自己的心理需求。

心理学家把家长这种心理需求叫做“内在小孩”,这是家长对孩子的一种自我认知。

如果“内在小孩”是一个充满爱、健康活泼的形象,家长就能够理智地爱孩子;

如果“内在小孩”是一个缺乏安全感的形象,家长就会过度溺爱孩子。

所以,家长要正视自己的内心,学会看到孩子需要什么,而不是看自己可以给予什么。

2.家长要锻炼孩子自理能力

日本幼儿园的孩子就会自己起床、洗脸刷牙、吃饭背包,而我们的孩子却很少能做到这一点。

如果说孩子上学是受国情影响,家长没办法放手,那么其他能力总可以吧?

家长要培养孩子独立性,锻炼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重点不是孩子能不能做好,而是他们能不能做、会不会用心做。

3.家长要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电影《千与千寻》中,千寻告诉“巨婴”,好朋友白龙受伤需要自己的时候,“巨婴”满不在乎,反倒是威胁千寻,这就是没有同理心的表现。

家长要培养孩子的同理心,让他们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25
巨型婴儿身体庞大导致了他无法走路,而且还要大量的吃食物,才能维持他身体的机能需求,后来通过专家对巨婴有一套专门的减肥方法,现在身体降了不少,吃的东西也少了很多,能够简单的运动起来了。
第2个回答  2021-02-25
如今这些变形计的主人公过的还是不错的,因为家庭的经济条件比较好,而且在变形计出名之后,还去各个网络平台当起了网红,日子过的非常的快活。
第3个回答  2021-02-24
在他们经历了《变形记》之后,他们会发现生活的不容易,他们会理解父母,然后他们会自己照顾自己,并且生活得很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