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在益州的时候派吕岱孤军深入,引诱张鲁,是为了什么?

如题所述

在三国时期,益州可以说是帝王之资。刘焉为了实现割据一方的野心,就选择了益州;周瑜、甘宁为孙权提出的战略中,也是要攻取益州;诸葛亮、庞统等人更是将益州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当然最后是刘备获得了益州,并且以此开基立业,创立蜀汉,延续了四十多年的国祚。孙权也是很想拿到益州的,不过毕竟中间隔着一个刘备,受到刘备的阻碍。很多人认为孙权对益州没有染指的想法和行动,其实不然。在刘备入川的时候,孙权也派一支部队配合刘备。


益州的环境和江东的战略

益州的地理环境其实不用小编多说,在地图上就一目了然,有两个平原地区,一个汉中平原,一个成都平原,除此之外群山环抱,易守难攻。为什么曹魏对蜀汉用兵的频率很少,远远比蜀汉主动进攻曹魏少?因为作战的成本太高了。蜀汉能够以一州之地抵抗强大的曹魏,还保持了将近半个世纪,也是因为地理环境。如果不是后期刘禅昏庸,听信黄皓的谗言,估计蜀汉也不会被钟会和邓艾消灭。



刘璋时期益州的政治环境也很糟糕。首先刘璋并非雄主,无法完全控制益州的局势,就因为刘璋的上台,才导致汉中张鲁的脱离;其次是刘璋集团内部东州士和益州本土大户的矛盾,实在是太尖锐了,直接导致内部的一次规模较大的叛乱。刘璋一改刘焉时期的策略,在东州士和益州本土大户中间搞平衡,又让东州士感到畏惧,对刘璋离心离德。总而言之,刘璋虽然占据地利,但是不得人和,在诸葛亮、庞统、周瑜、甘宁等人眼中,都是一个软柿子,应该吞并的目标。

为此甘宁、周瑜等人都有西进入川的计划,也就是所谓的江东的“天下二分之计”。甘宁提出来的时间比较早,当时黄祖还没有被消灭,江东过得很憋屈,入川还差得远;周瑜提出的时候,“赤壁之战”已经打完,荆州被曹操、孙权、刘备三家瓜分,能够入川的南郡就在孙权手上。万事俱备,孙权同意周瑜入川的计划,结果周瑜病死了,鸽派的鲁肃将南郡借给刘备,这个计划就被搁置起来。



在这个时候,孙权还想着联合刘备入川,希望能够在益州中分一杯羹。而刘备掌握南郡之后,已经将益州视为自己的肥肉,所以以不愿和刘璋同室操戈为由,拒绝孙权的提议,还派兵驻守江陵、秭归,阻断孙权入川的通道。这件事也是后来孙权和刘备关系迅速恶化的一个因素。



刘备、孙权入川

在建安十六年(即公元211年),刘璋为了对付张鲁,请刘备率军入川。这对于刘备来说是天赐良机。因为刘备如果武力攻打益州的话,只能逆流走水路,进攻鱼复、朐忍、临江等地,一直到江州,才能够打开局面。这回刘璋主动引狼入室,刘备兵不血刃就来到江州,再沿水路到涪县,和刘璋搞了一个联谊会,最后北上到与汉中相近的葭萌,四处收买人心,成为益州的一个定时炸弹。



如果只看《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或者《刘二牧传》,就会感觉整个“益州之战”跟压根没有什么关系,刘备和张鲁之间也没有任何的冲突。其实不然。在刘备入川的同时,孙权也派遣一支部队入川,由昭信中郎将吕岱统领。而且吕岱在益州还没有单纯地打酱油,曾经策划过一次歼灭张鲁的军事行动。

根据《三国志·吴书·吕岱传》中的记载,吕岱曾经用两千人引诱张鲁到汉中以北的汉兴郡寋城。这个寋城具体在什么位置,我找不到,不过总归在汉中以北,可能在关中地区。 从汉中到关中地区中间隔着连绵的秦岭,道路非常不好走。张鲁也知道留一个心眼,害怕自己出兵后被人在秦岭切断后路,没有行动。于是吕岱的计划就失败了,从益州撤出来。孙权彻底失去了攻略益州的机会。




关于吕岱在益州的动作的思考

吕岱跟随刘备到益州,还打算对张鲁用兵,这个情况其实是很有些莫名其妙的。首先吕岱是怎么到的益州,刘备既然不愿意让孙权和自己联合进攻刘璋,为什么会容许吕岱同行呢?



当时孙权想要进攻刘璋,被刘备拒绝,裴松之引注了一段《献帝春秋》的史料,是刘备拒绝孙权的话术。在《献帝春秋》的记载中,有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其中有一句:“今同盟无故自相攻伐。”刘备和孙权是同盟的关系,但孙权要找的是刘璋的麻烦,两家不挨着。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来,刘璋不仅和刘备是同盟关系,和孙权也是同盟。进一步推测,刘璋不仅邀请了刘备,同时也邀请了孙权。这一点是刘备无法阻碍的。所以吕岱能够越过刘备的势力范围来到益州。

另外就是吕岱进攻汉中的目的。由于缺乏足够的史料,所以只能进行一些粗糙的猜测。可能的原因或许是为了协助刘备,毕竟两家是盟友,关羽也帮助过孙权在青泥与乐进作战;或许是为了拿下汉中,在益州有一块根据地,然后对成都平原徐徐图之。

不过这两种推测都有些勉强,第一孙权一直觊觎益州这块肥肉,让他心甘情愿地帮助刘备,恐怕不现实;第二汉中对于江东来说实在是太过悬远,中间隔着刘备和刘璋两股势力,几乎两个大州,完全是一块飞地。不仅要面临其他势力的压力,还要应对汉中本地支持张鲁的力量的反弹(张鲁在汉中影响力极大)。孙权即便拿下汉中,也很难守得住。



孙权和刘备两家看上去是盟友,但实际上关系并不亲密。孙权可以与刘备联合对付刘璋,反过来也可以与刘璋联合起来对付刘备。反正他们三个都是同盟的关系。如果吕岱成功拿下汉中,并且与刘璋联合起来,就可以将孤军深入益州的刘备完全包围起来。一旦将刘备消灭掉,荆州群龙无首,还要面对扬州和益州的夹攻,处境也十分危险。

孙权就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吞并荆州,全据长江防线,再与汉中的吕岱共同夹攻刘璋,复制刘备消灭刘璋的路线。在刘备入川后不久,孙权就派人接回孙夫人,还要劫走刘禅,或许就是一个信号。不过曹操进攻濡须,让孙权重新想起北方的军事压力;吕岱攻取汉中的计划也没有成功,于是就不了了之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28
吕岱在汉中应该是一次孙刘联合的行动,刘备受刘璋的邀请入川作战,征讨盘踞汉中的张鲁,孙权派吕岱率领几千人去相助,顺便监视刘备入川的目的。
周瑜活着时孙权曾想西进夺取益州,刘备以刘璋是自己同宗阻止,并以自己标榜大义,言放逐遁迹山林做威胁,然后就在次年以帮助刘璋对付张鲁为由入川,孙权当然不放心怕刘备吃独食,派自己人吕岱也以帮助友军的名义去助战,其实就是插一脚,看看是否能在占领汉中分杯羹。
然后恢复的曹操再次南征,孙权在濡须口战时吃紧,得到吕岱在汉中也没啥成果,就把这几千人从益州召回来防卫曹军。
这里有个细节就是吕岱曾经策划过一次诱导张鲁进攻寋城的事件,吴书记做汉兴寋城,但我以为应该是笔误,当是汉德寋城,汉兴郡是汉末关中扶风地区分出来建立的郡所,吕岱那会跑到那种地方去诱敌?
而寋城在今剑阁县东北,汉末广汉郡治下的汉德县,后广汉郡再被刘备拆分,设立梓潼郡,汉德县仍旧归梓潼郡治下。西晋李特部将德阳太守寋硕就是寋城人,这是以地名做姓氏的例子。
然后吕岱这次入蜀的副将叫尹异,也是梓潼当地人,吕岱能策划这个诱敌计划,尹异作为当地出生的人,应该提供了些许地理方面的意见。
至于汉兴郡,那都在汉中以北的关中了,也就是宝鸡汧河一带,吕岱要作战的对象就是汉中的张鲁,关中则是曹操名义下凉州军阀的地盘,吕岱怎么会过去哪里诱敌,又怎么深入敌围去诱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