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过春节才有年味?

如题所述

春节习俗是中国人在春节期间的习惯风俗,中国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

百节年为首、四季春为先,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新春贺岁活动围绕祭祝祈年为中心,以除旧布新、拜神祭祖、驱邪攘灾、祈求丰年等形式展开,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年味浓郁,凝聚着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精华。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贺岁活动,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

常见的春节习俗有拜年、贴春联、挂年画、贴窗花、放爆竹、发红包、穿新衣、吃饺子、守岁、舞狮舞龙、挂灯笼等,在春节期间,每一天都有不同的习俗。

童年在晋陕交接的一个小县城度过,县城小而闭塞,民风淳朴。因为县城小,人和人之间特别亲近,走街上大家凭长相就能判断出你是谁家的孙子你爸爸家里老几。也因为闭塞,很多老旧的习俗也因此能流传下来。

那时父亲这一辈还没有分家,三兄弟一大家子人住在一个院子里,热闹得很。那时过年也不止过春节,广义的年从腊月二十三便开始了。

1、腊月二十三祭灶,送灶马爷上天,报告家里一年的情况,因为担心他说坏话,便需要供奉麻糖把他嘴黏上。那时的麻糖是由奶奶做的,具体过程很麻烦我无心知晓,只惦记吃最后的成品,案板上切成条或者揉成团儿,裹上芝麻和粉面防黏,端到院子里冻一宿就变成硬邦邦的麻糖。临出门儿兜里揣几块儿,一边顶着冷风滑冰一边费劲地嚼,自家做的麻糖甜度一般但是格外黏,很多换牙期小孩儿的槽牙就是嚼麻糖黏掉的。

2、腊月二十四要扫尘,年终大扫除。要把家里的大家具全部搬到院子里,新买的扫把从上至下把屋子扫一遍,屋里泼上水,扫地擦玻璃通烟囱,再把大家具搬回来全部擦洗一遍。之后的事情便是洗窗帘洗沙发罩洗床单被套,全部洗完拧干挂在院子里晾着,赶在年三十前便全干了。

3、腊月二十五,县里沿黄河有年前最后的集市,家里要买肉买油买米买豆腐卖鱼买菜买糖都要在这一天补完,吃喝的东西无须我操心,买炮便成了我赶集的唯一目的,当时炮的种类还不算多,价格也便宜,少买花炮,多买鞭炮麻雷,100多块便足够放到正月十五了。回到家迫不及待用剪刀把一挂1000响大地红拆开,留一部分掰断取火药夏天用来烧蚂蚁,另一部分便全部装罐子里,抓一把带根香就出门潇洒去了。父亲和叔叔们会买回来大量的麻纸,用一个木棒和铁凿子打纸钱。

4、腊月二十六有两件大事,写对联和理发。写对联三叔和我爸都是好手,院子里排两张桌子,一打红纸按大小裁开,墨汁倒在海碗里,大狼毫拿白酒泡开,商量着就动笔写开了,各家有各家的情况,写对联也要有所寓意,除了门上贴的,还要写大量的小帖子,高处贴“抬头见喜”,门口贴“出门通顺”,狗窝贴“六畜兴旺”,鸡圈贴“鸡蛋满仓”,炭堆上贴“炭薪满堆”,还要准备火龙上贴的“旺火冲天”。大门口的对联是一家的招牌,不单要好好写,还要在墨汁里加金粉,调开了写出来就是金色的大字,有气派。理发是年前的另一件大事儿,因为正月理发死舅舅,如果错过二十六,就需要等到二月二龙抬头的时候才能再理发,所以这一天家里男的谁也逃不掉,必须理!不过我等小屁孩子是不值得去理发店的,奶奶亲自给我们理…太阳底下哥儿几个搬着凳子,脖子上围个旧床单,奶奶拿着推子啪踏啪踏一个个推,因为审美和技术有限,推到最后大家都是一样的平头,一上街就知道是一家人。

5、腊月二十七开始,就要为年夜饭做准备了。男人们把之前冻在院里灶房的猪啊羊啊牛啊鸡啊全部拿回屋里去解冻,该劈开的劈开,做压肉的做压肉,砍排骨的砍排骨,剁馅儿的剁馅儿。我需要带着弟弟们下地窖取土豆白菜和胡萝卜,不过我更乐于做的事是看三叔烫猪头…偌大一个猪头,放在铁盆里,滚水烫着,用砂石把毛都磨掉,最后把钢筋烧红了戳鼻孔里烫鼻毛…家里的女人们这时要压粉丝,土豆粉热水活成团,再揉成一块块,灶里水烧开,架上粉床子,把揉好的面团放槽里,顺手抓一个孩子来,抱到灶台上,骑着杠子帮忙压,粉面团经床子一压就变成粉丝,落锅里水再一开,便用笊篱捞出来,放到早已准备好的凉水桶里,三四桶凉水轮流一过,随后便冷却成滑滑软软的粉丝。压完细粉换片子,再压宽粉,等全部弄完了,便用手将桶里冷却好的粉丝捞出来,堆放在架子上滤水,一晚上便上冻了,吃的时候随时掰一块煮了就可以。

6、腊月二十八还是弄吃的。象征性地蒸点馍馍和枣排,连蒸笼放到灶房里冻上。之后便开始另一个大项目,油炸!油炸的内容有:油糕、豆腐、豆腐丸子、肉丸子、茄盒子、带鱼、酥鸡/猪肉、过油肉,一大锅胡油,先炸素的再炸荤的,先炸肉再炸鱼,炸好的全部用脸盆和铁桶装了。其时整个院子里弥漫着香香的味道,我和弟弟们一边放炮,一边穿梭于各个厨房之间,叼一块油豆腐或者刚炸好的肉丸子吃,快活!

7、腊月二十九似乎没什么特别的项目,大人们主要还是置办各种肉食,还有把秋天酿的酒枣开了封子。我需要带领弟弟们去澡堂洗澡,干干净净迎接除夕。

8、年三十一大早就得起来贴对联,奶奶拿面粉出一锅浆糊,我和弟弟们端着锅帮忙递刷子递对联。贴完对联吃早饭,早饭要吃米饭配大烩菜,米饭里按人数插着枣每人一颗,烩菜里有土豆白菜四季豆素丸子肉丸子油豆腐和宽粉条。早饭后,爸爸和二叔三叔要去给爷爷上坟,我们年龄没到不准去,只能等他们回来。大人们回来后一个重要的项目便是垒火龙,去院子外面的炭堆里,专挑灰不溜秋大块耐烧的“笨炭”,挑好了箩头装着抬回院子里,下方垫几块砖,然后把炭由大到小从低到高垒成半人高的火龙,里面提前塞满干柴和油毡,最后将“旺火冲天”的帖子贴上去。炭挑得好,火龙垒得紧,可以从年三十一直烧到初五六。垒完火龙洗了手,中午随便对付一点儿油糕和粉丝汤,全家人便各回各屋睡午觉,这时候是不准出去放炮的。午觉睡到下午四点,大家便起床开始准备年夜饭了,剁菜炒豆腐炒鸡蛋拌馅儿,和面擀皮儿包饺子,全家老少齐上阵。下午六点,妈妈们便开始炒菜烧鱼炖肉了,高压锅呲呲呲呲响。新闻联播刚开始,我便同二叔去院子里发火龙,先点一挂鞭炮叫个响,然后报纸引燃油毡,用扇子猛扇,直到黑烟散尽,干柴把炭引燃。这时奶奶已经在叫吃饭了,洗了手进屋上桌,先给爷爷和祖先上香上贡磕头。然后大人一桌小孩儿一桌,开始年夜饭。除了大人有酒喝外,两桌菜完全相同。常见凉菜有:芹菜拌腐竹、肉皮冻、碗托、压肉、酱牛肉、卤猪肝、猪头肉。热菜有:过油肉、小酥肉、炖鸡、炖羊肉、羊肉炒粉、红烧鲤鱼、干炸带鱼、黑肉烩菜、虾仁油菜汤。主食有:鸡蛋豆腐韭菜素饺子(奶奶吃素)、羊肉大葱饺子、牛肉胡萝卜饺子、米饭、油糕、羊肉粉丝汤。盘盘碗碗一桌子,不可能吃完,但绝不能不丰盛。一顿饭从八点过吃到十点,一边看着春晚,一边闲话些旧事,机智的弟弟妹妹们会在这时去大人那桌敬酒祝福求赞美。都吃了饺子以后,大家合伙把桌子收了,开始摆上水果、糖、瓜子花生、茶水、饮料,开始专注看春晚。这时我便和几个弟弟一同到院子里,围着火龙放炮,玩到12点敲钟了,二叔便会出来,放几个大玩意儿。最喧嚣的一阵结束后,大家早已困意十足,匆匆回屋睡觉了,临睡前要在枕头边准备好第二天穿的衣服,从内到外,一水儿的新衣服。

9、初一一大早起床,穿衣打扮洗漱完了,先到奶奶屋里给爷爷上香,然后给奶奶磕头讨压岁钱,之后便挨家挨户地磕头拜年讨压岁钱去了。

正月里其余的日子基本都在随大人到处走亲访友、买炮放炮和吃剩饭中度过,我因为不喜欢总见不认识的人和吃剩饭,所以觉得没有并那么有趣,该讨的压岁钱都讨到之后,对我而言的年也算是过完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6-30
过春节有许多传统习俗和活动,以下是一些可以帮助你增添年味的方式:

贴春联和窗花:在家里贴春联和窗花,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氛围。

备年夜饭:年夜饭是春节的重要活动之一,家人聚在一起共享团圆的美好时刻。

放鞭炮和观赏烟花:在除夕之夜放鞭炮和观赏烟花是传统的方式,以驱走邪灵和迎接新年的好运。

送红包:给小孩子或年长的亲戚和朋友赠送红包,以表达祝福和尊重。

拜年:拜访亲友,向长辈道贺并送上新年祝福。

看春晚:春晚是春节期间的传统节目,家人一同观看,共度美好时光。

玩传统游戏:如斗地主、麻将等传统游戏,和家人一起娱乐,增加欢乐气氛。

参与庙会和花市:参观庙会和花市是许多地方的传统活动,可以体验传统的民俗文化。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过春节的方式,不同地区还有独特的习俗和活动,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家庭传统来增添年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2-07
春节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节日,是民族文化和民族情感的集中体现,非常受中国人的关注和重视。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感到“年"的味道变淡了,过年的氛围变少了。认真过年,过好年,让传统节日在今天更好地传承。下面我们谈谈怎么过春节才有年味:
一、与家人一起采购年货。年货是春节的必备之物,包括特色食品、过节衣服、饮料点心、喜庆材料(红灯笼、鞭炮、春联等)。采购年货的挑选闲逛过程中,既是与家人感情的交流,也是感受购物场所红色喜庆氛围的绝佳机会!
二、亲手贴春联和“福”字。贴春联是很有讲究的一件事情,首先要根据平仄音分清上下联(上联最后一个字为仄音,即三声和四声;下联最后一个字为平音,即一声和二声),然后准备胶带或者浆糊,让家里的小孩帮忙拿着,自己来贴上春联。这红红火火的春联自己亲手贴上喜庆感久久都散不去!
三、上好酒秦国宴备年夜饭。年夜饭是春节时节一家人最欢乐的一顿饭了,做年夜饭时大家都忙里忙外得准备,你也不能一直玩手机哦,哪怕剥剥蒜、切切小葱、打打下手,也是与亲人的情感互动,并且光荣得成为年夜饭的贡献者之一。(如果能自己亲手包个丑得所有人的认识的饺子也是件蛮开心的事情!)
四、与家人一起除夕守夜看晚会。年夜饭敬父母、敬长辈一杯秦国宴酒,分享这一年的得与失,聆听长辈的教诲。快快乐乐的得差不多了,最惬意的莫过于全家人在电视机前放起小零食、看着春节联欢晚会、摆起龙门阵(聊天)。很多人说春晚越来越不好看了,但在我看来,节目只要喜庆就好,关键是和谁看,关键是电视机前十几年不变的亲情氛围!
五、亲手再放一次放鞭炮。很多年轻人一整年都在工作、学习,渐渐丢失了童年那种天真无邪的乐趣感。自己亲手放鞭炮,小心的点燃捻子,快速的捂住耳朵跑远,看着鞭炮的红碎屑子和火光蹦起缭绕,感觉瞬间穿越到儿时的春节时代,感受到自己的成长!(注意遵守所在地区的燃放鞭炮规定和防火事宜)
六、逛庙会,看传统喜庆节目。各地庙会都有各地相应的传统杂耍技艺以及可口小吃,而且可以感受人头攒动的热闹和此起彼伏的小贩吆喝声,感觉喜庆满满,另外还可以关注本地扭秧歌、踩高跷、舞狮子等节目的时间,拉着亲戚朋友一起看。(注意自我保护防止踩踏事故)
七、感受过大年的天天喜庆。初一拜年、初二回门、初三老鼠娶亲、初四……正月十五闹元宵,只要你想过个年味十足的春节,那么它就并不是件难事。元宵节各地都有花灯会,烟火晚会等,着实可以让你一饱眼福,融入到这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3-06-24
要过一个有年味的春节,有以下几点建议:
1. 扫年货、腊肉、酱肉等传统春节食品。在过年前就要准备好这些食品,并将其摆放在厨房、饭厅等地方,让家里弥漫着浓浓的年味,既表达了对过去一年工作和生活的感谢,也预祝新一年丰收、顺利。
2. 放爆竹烟花。在年夜饭过后、除夕到初一期间,可以在室外放置爆竹和烟花,这不仅能热闹喜庆,还可驱逐邪气、祈福平安。
3. 穿传统汉服。穿上传统汉服,除了感能更好地展现传统文化的美之外,更能彰显家族、文化、历史等因素,让过年更有仪式感和庄重感。
4. 拜年。拜年是中国传统的年俗活动之一,也是加强亲朋好友关系、传递年节问候的方式之一,很有年味儿。在拜访亲友时,不仅表达了问候、祝福、感恩的心情,还能领略到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春节风俗和民族特色。
5. 守岁。守夜是指在除夕晚上与家人团聚,直到大年初一凌晨,采取不睡觉、不出门、不吃东西等方式,表达对新一年的期待和祝福。守岁传统上也是讲究贴年画、摆糖果、烧香拜祭,让家里充满热闹和祥和的气氛。
总之,能让春节有年味,最重要的是融入传统文化的元素,跟亲近的人、亲友、家人分享美食和欢笑,这才是我们过年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所在。
第4个回答  2023-06-27
过春节要有年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贴春联和窗花:在家中贴上春联和窗花,这是传统的春节装饰,能够给家里增添浓厚的年味。
2. 做年夜饭:年夜饭是春节最重要的一餐,可以准备一桌丰盛的菜肴,包括鱼、鸡、猪肉等吉祥的食物,让全家人一起团聚享用。
3. 拜年和收红包:春节期间,拜年是一项重要的传统活动。可以去亲朋好友家拜年,送上祝福和问候,收到红包也是春节的习俗之一。
4. 点燃鞭炮和放烟花:在春节期间,点燃鞭炮和放烟花是传统的庆祝方式,能够给节日增添喜庆和热闹的氛围。
5. 观看春晚和舞狮舞龙表演:春节期间,可以观看春晚和各种表演,如舞狮舞龙等,感受节日的喜庆和热闹。
6. 游览庙会和灯会:春节期间,很多地方都会举办庙会和灯会活动,可以去参观游玩,感受传统文化和热闹的氛围。
通过以上的方式,可以让春节更有年味,让全家人共同度过一个温馨、喜庆的节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