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日休的文言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22

1. 文言文《皮日休》的译文

何武是寿州勇猛的军士。原来担任步卒将,驻守近邻霍岳,霍岳出产名茶,那些靠它来做买卖的人,大多是 *** 之徒。百姓利益受害,必定向何武投诉。何武到了那里,追究那些 *** 之徒,把他们全部抓起来并戴上镣铐。等到案宗齐备,将要上报寿州太手,请求处死 *** 之徒。 *** 之徒的同党怕得要命,于是在寿州太守面前诬告何武,又说:“(他)不听从您的命令,擅自在外面杀人。”寿州太守严厉凶悍不容冒犯,如果听说谁有不利百姓的行为,即使是重要的属官,显赫的官员,都会羞辱、杀掉他们。到这时听到何武的罪行,好像哺乳的母虎受到了侵犯,凶猛的蝮蛇遭到伤害,将对何武严加处置也就可想而知。于是下令精悍的士兵拿着太守的手令将何武戴上镣铐押到太守府。何武知道道理可以申辩,无奈太守过于严厉凶悍,(申辩的话)自己一定会受到无妄的刑罚,于是快乐地等待死期到来。到了太守府,太守愤怒地以何武所犯过错呵责他。何武善于用讨好的话来对答,再加上他身体魁梧,擅长投石拔距等武艺。太守平时喜欢这类武艺,马上改变态度,释放了他,(只是)降低他的一级职务。何武说:“我今天没有被处死,实在是太守的恩赐。(将来)请允许我用自己的生命来报答你。”

过了不久,寿州的一个属县名叫枞阳,(那里)盗寇到处起事,将要危及这个县城。何武向太守请战说:“这真是我效命的时刻。”太守认为他是个壮士,恢复他原来的官职,任命他为贰将,率领部分军队从小路进入枞阳。没有料到埋伏在树林中的盗寇发动袭击,士兵全部吓得逃走,(只有)何武一人战斗而死。

2. 皮日休的< >原文及翻译..急

原文:

天之利下民,其仁至矣!未有美于味而民不知者,便于用而民不由者,厚于生而民不求者。然而暑雨亦怨之,祁寒亦怨之,己不善而祸及亦怨之,己不俭而贫及亦怨之。是民事天,其不仁至矣!天尚如此,况于君乎?况于鬼神乎?是其怨訾恨讟,蓰倍于天矣!有帝天下、君一国,可不慎欤!故尧有不慈之毁,舜有不孝之谤。殊不知尧慈被天下,而不在于子;舜孝及万世,乃不在于父。呜呼!尧、舜,大圣也,民且谤之;后之王天下,有不为尧舜之行者, *** 扼其吭,捽其首,辱而逐之,折而族之,不为甚矣!

翻译:

上天为百姓造福利,它的仁心可以说达到极点了!没有一样炙味的东西百姓不知道,没有一样便于使用的东西百姓不利用,没有一样使生活充裕丰富的东西百姓不去追求。即使这样,到了火热、阴雨的季节百姓就抱怨天,到了大寒时百姓也抱怨天,自己做了错事导致灾祸来临也抱怨天,自己不节俭导致贫穷也去怨恨天。这样看来,百姓对待天,不讲究仁,也算是达到极点了!对天尚且是这样,何况对待君主呢!何况对待鬼神呢!这样看来,对君主、对鬼神的怨恨诽谤,比对天要多上好几倍!做天下的帝王,做一国的国君,能够不慎重吗?所以有“不慈”的毁谤加在尧身上,有“不孝”的毁谤加在舜身上。这些人实在不知道,尧的仁慈之心覆盖整个天下,而不仅仅在于对待自己的儿子;舜的孝心润泽万代人,而不仅仅在于对待自己的父亲。啊!尧、舜是伟大的圣人,百姓尚且要去毁谤他们;后世那些在天下称君称王的人,有谁不行尧、舜那样的政,那么百姓掐住他的喉咙,揪住他的脑袋,侮辱他,扭逐他,打倒他,消灭他的家族,一点儿也不过分。

3. 【谁知道关于感恩的古文,古诗词】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奉和仆射裴相公感恩言志 韩愈 文武功成后,居为百辟师.林园穷胜事,钟鼓乐清时. 摆落遗高论,雕镌出小诗.自然无不可,范蠡尔其谁. 宏词下第感恩献兵部侍郎 皮日休 分明仙籍列清虚,自是还丹九转疏. 画虎已成翻类狗,登龙才变即为鱼. 空惭季布千金诺,但负刘弘一纸书. 犹有报恩方寸在,不知通塞竟何如. 叙事感恩上狄右丞 郑谷 昔岁曾投贽,关河在左冯.庾公垂顾遇,王粲许从容. 首荐叨殊礼,全家寓近封.白楼陪写望,青眼感遭逢. 顾念梁间燕,深怜涧底松.岚光莲岳逼,酒味菊花浓. 寇难旋移国,漂离几听蛩.半生悲逆旅,二纪间门墉. 蜀雪随僧蹋,荆烟逐雁冲.凋零归两鬓,举止失前踪. 得事虽甘晚,陈诗未肯慵.迩来趋九仞,又伴赏三峰. 栖托情何限,吹嘘意数重.自兹俦侣内,无复叹龙钟. 感恩书事寄上集义司徒相公 李洞 积雪峰西遇奖称,半家寒骨起沟塍. 镇时贤相回人镜,报德慈亲点佛灯. 授钺已闻诸国静,坐筹重见大河澄. 功居第一图烟阁,依旧终南满杜陵. 离阙下日感恩 李建勋 二年尘冒处中台,喜得南归退不才. 即路敢期皇子送,出关犹有御书来. 未知天地恩何报,翻对江山思莫开. 斜日苇汀凝立处,远波微飏翠如苔. 行至严州寿昌县界得请许免入奏仍除外官感恩 陆游 晓传尺一到江村,拜起朝衣渍泪痕. 敢恨帝城如日远,喜闻天语似春温. 翰林惟奉还山诏,湘水空招去国魂. 圣主恩深何力报,时从天末望修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衔环结草,以恩报德”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衔环结草,以恩报德”,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丈夫不感恩,感恩宁有泪.心头感恩血,一滴染天地. 1.《别房太尉墓》唐. 杜甫 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本来是知交,如今自己正飘泊异乡,在途中看到故人坟墓,不忘知遇之恩,当然倍加哀感;出自大诗人的手笔,写来更是凄凉. 2.《杨六尚书频寄新诗,诗中多有思闲相就之志》唐. 白居易 君年殊未及悬车,未合将闲逐老夫.身健正宜金印绶, 位高方称白髭须.若论尘事何由了,但问云心自在无. 进退是非俱是梦,丘中阙下亦何殊. 诗中多有思闲相就之志,恩书鄙意,报而谕之。

4. 文言文翻译

译文: 咸通年中,进士皮日休两次上奏书。

第一次,要求把《孟子》作为学习科目。大致是说:“我听说圣人的道理,没有超过经书的;次于经书的是史书,次于史书的是诸子文章。

诸子文章不离开圣人之道的,是《孟子》。除此而外的各派学者,一定排斥经书史书,是圣人的灾害,文献上大多不记载。

请求废除《庄子》、《列子》之类的书,而以《孟子》为主。有能贯通它的义理的,经过明经考试进行科举选拔。”

第二次,他请求让韩愈在太学里享受祭祀。大致是说:“我听说圣人的主张不过是要求有用。

活着时用了,一时可以知道;死后用了,万代相传都可以知道。”又说:“孟子、荀卿,保护辅佐孔子学说,传到文中子王通。

文中子的学说太阔大了,能继承他的精华的,大概只有韩愈吧!”皮日休字袭美,是襄阳竟陵人,自幼钻研文章,隐居在鹿门山,号'醉吟先生'。初次到官场中,礼部侍郎郑愚为他长相难看,戏弄说:“你很有才学,但又能对一个'日'(指皮日休)怎么样呢?”皮回答说:“侍郎不可因为一个'日'而废掉两个'日'(昌)。”

举子们都很佩服他。皮日休任国子博士时,住在苏州,和陆龟蒙是文学朋友。

著有《文薮》十 ,《皮子》三卷,人们争相传颂。当时做了节度使钱镠的判官。

5. 皮日休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译文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皮日休(唐代) 玉颗珊珊下月轮,-----零落的桂花瓣,如同一颗颗的玉珠似的从月亮下边散落下来, 殿前拾得露华新。

-----拾起殿前的桂花,桂花本来就洁白如玉,在月光的照耀下更显得晶莹。 至今不会天中事,-----我到现在也不明白吴刚为什么要跟桂花树过不去, 应是嫦娥掷与人。

-----这桂花大概是广寒宫里的嫦娥撒下来的吧!出自于:全唐诗:卷615-26 皮日休(834至839~902以后),唐代文学家。字袭美,一字逸少。

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襄阳竟陵人(今属湖北天门市)人。

懿宗咸通八年 (867)登进士第。次年东游,至苏州。

咸通十年为苏州刺史从事,与陆龟蒙相识,并与之唱和。其后又入京为太常博士,出为毗陵副使。

僖宗乾符五年(878),黄巢军下江浙,皮日休为黄巢所得。黄巢入长安称帝,皮日休任翰林学士。

中和三年(883),曾至同官县。这首绝句描状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洁如玉,映于月光更显晶莹,拾起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当是嫦娥撒于人间。

全诗咏物以虚现实,空灵含蕴,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见大之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