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控制要素结构砼外观质量控制技术(三)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3-04
三、砼外观质量通病防治砼外观质量通病,按其产生的原因,基本可分为两类:一种是由于砼浇铺振捣工艺不妥产生的外观质量问题;另一种是由于模板、钢筋和砼等综合因素引起的外观质量问题。
  (一)克服砼浇筑振捣通病砼振捣不当产生的质量通病类型为:
  1、漏振(局部未振捣到位)――蜂窝、空洞
  2、欠振(振捣时间不够)――麻面;
  3、过振(振捣时间过长)――砂斑、砂线;
  4、早振(浇铺未到位、未摊平)――色差(水泥浆不匀);
  5、快振(振捣棒上提过快)――气泡;
  6、早振+过振 轻度――云斑、水波纹;
  7、重度――鳞斑
  8、迟振――冷缝;
  (二)桥梁结构砼外观质量通病防治
  1、墩柱砼外表气泡多且密集外观现象:除个别大气泡外,细小气泡多,呈片状密集;
  主要原因:
  a.振捣时间不够,振捣棒上提速度过快;
  b.掺减水剂砼搅拌时间不够,不足2分钟;
  c.砼塌落度大、水泥浆稀、含水量重,贴模板面的砼气泡含量多,未排除完;
  防治措施:
  a.砼拌和均匀,搅拌时间不少于2分钟;
  b.塌落度不宜过大,如塌落度为5-7cm,下部宜按高限控制,上部按低限控制;
  c.振捣棒要快插慢拔,每一振点累计振捣时间不少于25秒,柱子愈往上浇筑要放慢浇筑速度,并使塌落度适当减小、振捣时间适当延长;
  d.砼振捣顺序,先从外圈开始,螺旋型振到内心,然后再从内到外,反螺旋振捣。
  2、墩柱砼表面有钢筋显隐外观现象:当立柱砼拆模后,砼保护层里显出钢筋隐形,主要是显出一道道箍筋形影。显隐出砼颜色浅淡,柱子下部比上部明显;高柱比低柱明显;净保护层薄的比厚的明显。
  主要原因:
  a.钢筋笼骨架未整体竖直或有局部变形;
  b.箍筋净保护层厚度不足,如当缠绕主筋的箍筋绕的不紧;
  c.模板顶端高出钢筋,钢筋笼骨架顶端未伸出模板,难于固定;
  d.浇筑砼的卸料斗、串筒或导管安装,其全部或部分支附在模板上未分开;
  e.高柱的钢筋笼骨架自由度大,当振捣人员上下或浇筑作业碰撞钢筋时,致使钢筋笼骨架振动摇晃,被振动的塑性砼受挤压而溢出砂浆并附着在箍筋面上,导致保护层砼匀密性不良。
  防治措施:
  a.箍筋缠绕主筋必须绕紧,不留空隙;
  b.钢筋笼骨架力求竖直提拔,为增强刚性,加强箍筋直径不应小于主筋直径,当立柱高度≥15米时,加强箍筋内的临时支撑筋宜采用三角形或正方形;
  c.加密保护层垫块(采用塑料垫块),并使钢筋骨架顶端与模板之间有撑有拉,固定坚牢;
  d.砼浇筑作业的砼卸料斗或泵送导管等器具必须与模板分离,而且作业过程中避免碰撞钢筋;
  e.控制砼塌落度,尤其高墩柱砼塌落度宜小不宜大。
  3、墩柱砼表面显见模板缝痕或缝口处不规则色斑、砂线外观现象:
  a.模板节段拼装处上下(横向)合缝不平整、错台,呈抱箍状缝痕或深浅色差;
  b.模板竖向合缝处不平整、错台,有砂线砂斑或深浅色差。
  主要原因:模板缝口加工精度不够,难于保证拼装(上下对接或竖向合缝)质量。造成模板拼装后不平顺、有缝隙。浇筑砼时,如缝里渗水,但水泥未淌出则形成色斑;如有水泥淌出则形成砂线。当渗水、漏浆的严重程度不同,则色斑范围、深浅不一。
  防治措施;
  a.提高模板加工质量,尤其缝口加工精良;
  b.柱高≤15米时,模板不分节,采用两半个模板竖向合缝拼装;当柱高≤10米时,采用预先拼合成整体,整体吊装。
  c.拼装合缝严密、平顺、不漏水、漏浆。
  d.振捣砼时,振捣棒离开模板缝口20厘米。
  e.立柱砼浇到顶端时,须将浮浆(含粗集料少的稀浆砼)清除干净,彻底更换。
  4、预制箱梁、T梁和盖梁及防撞护栏砼外侧,出现色差、色斑外观现象:砼外侧呈横向色差带,深浅颜色明显或不规则的水波纹状、云斑或鳞斑,一般是梁体底部较明显,钢筋、波纹管密集处较明显。
  a.早振、早振加过振;
  b.箱梁腹板断面小,底板砼全部依靠从腹板砼被振捣流动到位,而发生重复振捣、过振;
  c.钢筋或波纹管密集部位,砼中粗骨料难下去时造成砼不均匀;
  d.水泥品质欠佳、砂子颗粒较粗、加上搅拌不够,塌落度较大时,拌和物粘绸性差。`防治措施:
  a.严禁早振,每层砼前沿必须剩留约1米范围暂时不振,待下一段砼接茬后一并振捣,当砼布料厚度不一或全断面铺满时,也不要急于早振;
  b.箱梁底板砼,可采用芯膜顶面开窗洞,底面留空档的办法完成大部分底板砼浇筑;
  c.采用连续级配粗集料,粗集料粒径为25毫米为宜,或在钢筋较密或断面狭窄部位,可用同强度、弹模的细石砼;
  d.水泥品种宜采用颗粒细、泌水小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砂子宜采用中砂,不宜采用细度模数大于2.7的中偏粗砂;
  e.砼搅拌时间达到120-150秒,塌落度维持稳定。
  概况以上所述,控制结构砼外观质量的工艺要领,是想方设法维护砼的匀密性,坚持做到:
  1、模板制作安装(含脱模剂)的严控标准不变;
  2、凝土原材料规格品种质地不变;
  3、凝土成份比例稳定不变;
  4、凝土搅拌时间限制不变;
  5、凝土塌落度指标维持不变;
  6、砼拌和物运送方法不变;
  7、砼分层的虚铺厚度不变;
  8、砼浇铺不到位不早振捣的法则不变;
  9、振捣顺序、次数和快插慢拔的振捣方法不变;
  10、凝土分层、分段接茬的间歇时间不变;
  11、砼养护时间、方法不变
  12、砼拆模时间基本不变。
  结构砼外观质量控制,必须在砼工艺上狠下功夫,决不主张通过事后修饰来勉补一次性施工不足。也不提倡依靠事后修饰来还其清水砼的本色原貌。
  大量桥梁工程的建设实践证明:万一结构砼表面发生有悖于“面子工程”要求的外观质量缺陷,通过恰当的工艺对其进行认真仔细、谨慎的修饰,则也能较好地收到结构清水砼应有的效果。所谓修饰,并非一般的整修或修补,而是以砼外观质量为宗旨的饰艺。但是,要收到较理想的修饰效果,即不损清水砼本色原貌,又能达到自然、美观和返璞归真的程度,却是极其不易的。为此,要求不但要有工艺熟练、富有经验的技术工人操作,还要结合工程具体情况,采取特殊的修饰技术和遵守相应的工艺制度。切不可轻易、马虎、盲目修饰,否则会弄巧成拙,甚至完全丢掉“面子”。
  为了积极配合当前建设的重点工程,争创优良精品为质量目标的创优活动,下面将“清水砼表面修饰工艺要点”,介绍如下,供施工参照。(考试大咨询工程师站点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