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20多岁年轻人熬夜会出现中风现象?

如题所述

为什么年轻人也会中风?

1.什么是中风?中风后会一定瘫吗?

中风,医学上又称为卒中,就是脑血管出现了阻塞或者破裂,导致脑细胞没有办法从血液中获得正常的氧气和营养供应。一部分脑细胞经历一段时间的“断水断粮”后会受到损伤或者死亡,从而使人体出现不同的神经功能障碍,如最常听说的瘫痪。

很多人因中风而出现瘫痪,但也有的中风病人很幸运地没有瘫痪。这是因为中风没有影响到支配运动的神经细胞,所以就没有出现瘫痪。

其实,中风的表现是因人而异的,中风影响的脑部区域和受损的严重程度不一样,出现的症状也不一样,有的人会出现走路不稳,有的人会看不见或者看不清东西,甚至有的人会丧失记忆。

2.年轻人中风,有什么不一样?

年轻人虽年轻力壮抵抗力较好,但中风预后较老年人差。因为年轻人脑萎缩不明显,一旦出现中风后脑水肿代偿的空间较小,所以中风的危急程度更严重。

同时,年轻人一般为家庭的栋梁,如果发生中风后还出现某些神经功能障碍,对家庭的打击更大。

另外,因为担心家庭的责任承担问题,患者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1

过劳和熬夜是两个最直接的导火索。特别是长期熬夜导致睡眠不足,身体会过多分泌压力激素,如肾上腺素等,这会升高血压和心率的水平,进而增大心血管系统的压力。

在中青年人群中,平均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患高血压的几率比睡眠充足的人高一倍多。如果连续休息不好,加上情绪焦虑,血压波动大,极易诱发中风。

建议年轻人尤其是有高血压的年轻人,一定要重视睡眠质量,平时尽量避免熬夜,预防心脑血管意外发生。

第2个回答  2020-12-01

不得不承认,这个曾经对老年人“情有独钟”的脑中风最近又多了一种“口味”:喜欢“小鲜肉”了。记者发现,不是所有的年轻男子都容易患上脑中风,在这些中招的年轻男子身上,有一些共性的东西。

第一,体态偏胖,摄入过多油脂蛋白。第二,工作压力大,常熬夜。第三,抽烟喝酒,应酬多。第四,缺乏运动,常感心情郁闷。比如熬夜会导致睡眠不足,身体会分泌压力激素,如肾上腺素等,这会升高血压和心率的水平,进而增大心血管系统的压力,长此以往中风的风险大大高于正常人。另外,因为工作需要,三四十岁的人常在外应酬,少不了吸烟喝酒,摄入过多油脂蛋白,这些都会导致血管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血管堵塞。

第3个回答  2020-12-01

20多岁的年轻人熬夜也会出现中风现象,我觉得中风是不分年龄的,经常熬夜,透支我们的身体,再年轻的身体也会有受不了的时候,熬夜会诱发各种疾病,包括中风,所以,20岁经常熬夜也会中风。

第4个回答  2020-12-01
1. 增加心脏病和中风风险
睡眠有多个时相,在非快速眼动睡眠期间,心率和血压缓慢降低;而做梦的时候,心率和血压则随着梦境发生变化,这些变化有助于维持心血管健康。熬夜使机体处于紧张状态,释放肾上腺素和可的松等压力激素,使血压升高,增加心脏病风险。睡眠不足还会使机体合成更多的C反应蛋白,加重炎症反应,对于血脂高的人群而言,可以使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增加。而高血压和血管硬化则都是中风的风险因素,可引起猝死。
2. 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情绪失常
良好的睡眠是脑内与学习记忆相关的神经通路建立及维护所必须,也有助于维持良好的情绪。缺乏睡眠不仅导致思考困难,反应迟钝,难以集中注意力,记忆力下降,还使人情绪低落或者容易激动。这样的结果,是让人无法享受学习工作的乐趣,无法应对学习工作的挑战,并且有更大的可能导致决策失误。可以说,经常熬夜只是额外延长了学习和工作时间,并不等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对于开车的人而言,睡眠剥夺还会增加误操作的危害,从而导致车祸,其危害不亚于喝酒。
3. 抵抗力下降
睡眠期间,机体的免疫系统会释放更多的细胞因子,抵御外部感染。长期熬夜的人更容易生病,打疫苗后获得的防御效果也会被削弱。
4. 更容易罹患糖尿病和肥胖
睡眠有助于调节食欲和能量代谢(睡眠期间,抑制食欲的leptin的合成增加,促进食欲的grehlin的合成降低)。缺觉的人更倾向于选择高热量和高碳水化合物的食品,也更容易对垃圾食品成瘾。此外,过度熬夜影响糖代谢,使胰岛素释放及血糖水平接近糖尿病的情形。有研究发现,睡眠时间少于7小时的女性,患糖尿病的风险升高。因此,那些认为熬夜消耗能量,有助于减肥的观点是不对的。长期熬夜会让你更喜欢吃垃圾食品,而且从生理上决定了你更不容易健康变瘦。
5. 不利于少年儿童生长发育,损害女性生育能力
生长激素是促进少年儿童长高、肌肉发育、组织修复的重要激素,它只在深度睡眠(NREM第三阶段)时释放,因此,少年儿童不宜熬夜。睡眠还影响性激素的释放节律,从而影响青春期发育及生育能力。长期熬夜的女性更容易不孕不育。
6. 损害皮肤健康,降低颜值
由于经常熬夜引起内分泌失调,会导致皮肤粗糙、干燥、缺乏弹性,而且更容易长斑。此外,过度疲劳导致眼周血流不畅,引起黑眼圈和眼球红血丝,让人觉得无精打采。
熬夜的睡眠债难以偿还

有人认为,我只是每晚少睡1小时而已,后果会有那么严重吗?的确,每天少睡1个小时不会引起明显的白天困乏,但已足够影响正确思考和快速反应的能力,并损害心血管健康、能量平衡以及机体抗感染的能力,如果持续缺觉,其后果会更为严重。
还有人认为,熬夜了,可以靠第二天多睡来补偿;或者平时熬夜,周末可以多睡会儿。其实这些做法很难弥补持续缺觉欠下的睡眠债。因为人无法迅速适应新的生物钟,睡眠节律紊乱会影响睡眠质量。尤其周末起床太晚使得周日晚上入睡更加困难,周一早上难以早起。何况,短暂的补觉并不能解决长期熬夜带来的生理健康问题。
能不能熬夜是天生的

每个人所需的睡眠时间不同。一般来说,成人所需的睡眠时间则为7-8小时,但具体到每个人会有差异——广为人知的是,发明家爱迪生每天只睡4个多小时就可以保持充沛的精力;反之,笛卡尔、爱因斯坦则是知名的长睡眠人士。可以认为,短睡眠人士适当熬夜是可以的,但长睡眠人士长期熬夜就容易欠下睡眠债。对于有心脏病、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病家族史的人,更应当尽可能避免需要长期熬夜透支健康的工作。毕竟,人生是一场长跑,跑到最后的人才能笑得最好。
不得不熬夜怎么办

一些职业由于工作原因,不得不在夜间工作或者频繁倒时差,就只能通过一些别的方法尽可能削弱熬夜带来的不良影响。
1. 如果需要额外的时间去完成工作任务,尽可能早起,而不是晚睡;尽可能提高单位时间工作效率,而不是依赖工作时间的延长。
2. 合理饮食。保证每天营养摄入均衡,避免摄入过多的高热量和高碳水化合物食品。熬夜时应多喝水,适量进食,多吃水果和蔬菜,摄入充足的维生素A、B和C。如需要饮用含有咖啡因的能量饮品提神,不宜太浓。
3. 白天打盹儿。虽然不能替代晚上的良好睡眠,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夜晚睡眠不足带来的问题。但是,要避免在下午3点以后打盹,以避免晚上入睡困难。此外,打盹儿的时间应控制在20min之内,因为打盹时间太长会导致觉醒困难,难以适应环境,反而更加疲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