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城威王彰》的文言文应该如何翻译?

如题所述

出处:《三国志·魏书》

原文:

任城威王彰,字子文。少善射御,膂力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数从征伐,志意慷慨。太祖尝抑之曰:“汝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此一夫之用,何足贵也!”课彰读诗、书,彰谓左右曰:“丈夫一为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太祖尝问诸子所好,使各言其志。彰曰:“好为将。”太祖曰:“为将柰何?”对曰:“被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赏必行,罚必信。”太祖大笑。建安二十一年,封鄢陵侯。

译文:

任城威王曹彰,字子文。年少时就擅长骑射,臂力超过常人,能徒手和猛兽搏斗,不怕艰难险阻。多次跟随太祖征讨,意志激昂奋发。太祖曾经告诫他说:“你不想着读书,仰慕圣贤的道义,却喜欢骑马射箭,这只是一个人的作用而已,有什么珍贵的!”就督促曹彰学习《诗经》、《尚书》。

曹彰对左右说:“大丈夫一旦成为卫青、霍去病那样的将军,统率十万将士在沙漠上驰骋,驱逐外邦,建立战功和名号罢了,怎么能做博士呢?”太祖曾经问他的儿子们爱好什么,让他们各自说自己的志向。曹彰说:“希望能做将军。”太祖问:“怎么做将军?”他回答说:“穿上铠甲,手拿兵器,面对危险也不回头,作为将士的表率;有功比赏,有过必罚。”太祖大笑。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彰被封鄢陵侯的爵位。

扩展资料:

历史评价:

原文:

评曰:任城武艺壮猛,有将领之气。陈思文才富艳,足以自通后叶,然不能克让远防,终致携隙。传曰“楚则失之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其此之谓欤!

译文:

评价:任城王曹彰武艺勇猛,有做将领的风范,陈思王文才华丽,足以连通后代,但不能谦让防备,最终导致嫌隙。史传中说“楚国确实是失去了,但齐国也没有得到”,说的就是这样的情况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1-23
任城威王曹彰,字子文。年少时就擅长骑射,体力超过常人,能徒手和猛兽搏斗,不怕艰难险阻。多次跟随太祖征讨,意志激昂奋发。太祖曾经告诫他说:“你不想着读书,仰慕圣贤的道义,却喜欢骑马射箭,这只是一个人的作用而已,有什么珍贵的!”就督促曹彰学习《诗经》、《尚书》。
曹彰对左右说:“大丈夫一旦成为卫青、霍去病那样的将军,统率十万将士在沙漠上驰骋,驱逐外邦,建立战功和名号罢了,怎么能做博士呢?”太祖曾经问他的儿子们爱好什么,让他们各自说自己的志向。曹彰说:“希望能做将军。”太祖问:“怎么做将军?”他回答说:“穿上铠甲,手拿兵器,面对危险也不回头,作为将士的表率;有功比赏,有过必罚。”太祖大笑。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彰被封鄢陵侯的爵位。
第2个回答  2022-12-09
这句话来自《三国志·魏书》曹彰传,原文如下:

任城威王彰,字子文。少善射御,膂力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数从征伐,志意慷慨。太祖尝抑之曰:“汝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此一夫之用,何足贵也!”
——西晋 陈寿《三国志·魏书》曹彰传
原文大意:

曹操之子任城威王曹彰,字子文。从小喜欢骑马射箭,而且臂力过人,能空手对付猛兽,从来都不怕危险。他曾经多次从军出征,有慷慨意志。曹操见此,常教训他说:“你不好好读书,不学习圣贤治国的道理,而整天喜欢骑马击剑,再厉害能打几个人?匹夫之勇而已,又怎么能尊贵呢!”

所以这里的贵应当是尊贵的意思。
第3个回答  2023-06-22
任城威王彰,字子文。小的时候非常聪明,刚能使笔,就在学习《诗经》《尚书》。从师学习,一年四季的学习的内容,一起学习的有上千人。从中央到地方,到处都有他的老师。
后来继承了父亲的王位,就除掉他父亲的宠臣。他父亲问左右的人,大家都说:“燕王凶猛如鹰鹯,是忠臣孝子的打击对象。况且他从小就志向远大,现在继承王位,此举断无异议。”几个月之后,父亲才明白原来那些人是想陷害他。
彰稍微长大,喜好人马,勇力过人,能在马上射箭。经常带很少人马攻打敌方,冲锋陷阵、斩将夺旗,远远看见敌人来了就狂跑疾进。一天早晨,见三个人在草地上下围棋,他走过去把下棋的马给拽过来,一会儿就回来了。
有人问他:“三个人下不过吗?您却小试身手。”彰说:“人不是我的对手,所以来取回我的马去。”于是彰的名声大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