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人工智能(AI)与教育有哪些结合点?

如题所述

具体到教育领域,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大班制教学与个性化因材施教之间的矛盾。AI+教育,恰恰能解决这些问题。AI+教育,能够解决数据采集的问题,实现从数字化到数据化;能够为老师减负增效,减少教师简单重复工作的时间;能够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分析、以学定教、提升学习的效率与质量;能够为教学管理提供大数据辅助决策与建议,为科学治理提供支撑。

总体来说,AI+教育,有可能让千百年来“因材施教”的教育梦想得以实现,真正提升我们教育的质量、效率与公平问题。

具体来说,人工智能与教育的结合,已经体现在教育教、学、考、评、管各个细分领域的应用。

比如机器阅卷的实现。在考试中心的组织下,科大讯飞的全学科智能阅卷技术已在学业水平测试,例如大学英语四六级,以及全国多个省份的高考、中考、成人高考等大规模考试中进行了多次、多范围试点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计算机评分结果已经达到了现场阅卷老师的水平,完全满足大规模考试的需要。以往,进行几十万、几百万份考试试卷样本的分析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资源,可行性很低,但如今通过精准的图文识别以及海量文本检索技术,可以快速核对检查所有试卷与目标相似的文本,并迅速提取并标注出可能存在问题的试卷。

个性化教学方面,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收集和分析学生日常学习和完成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数据,精确地告诉老师每个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老师便可以针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来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而在教学方式方面,智慧课堂可以为老师提供更为丰富的教学手段,全时互动、以学定教,老师上课时也不再是只有一本教科书,而是可以任意调取后台海量的优质学习资源。

管理方面,智慧校园解决方案覆盖学校的教务处、学生处、校办、校务处等部门,满足常态化校园管理需求。例如,随着新高考的推行,走班制成为新的教学模式,面对多样的选课需求,如何合理排课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在没有人工智能的时候,老师排课往往需要几周时间,还不能保证让学生都满意。现在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排课,学生只需提交自己的课程选择,系统可以结合课程、教室、师资进行快速的排课,极大提高效率与学生满意度,这就是人工智能在教和学方面的重大的改革。

所以,对于教师和学校管理者来说,AI+教育所带来的这些变化,正是“以其所长,补之所短”,人工智能会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间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给教师和校长等做辅助或者决策性的分析。将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便捷,将是教师、校长们的主要工作方式之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7-25
但是如何做到大批量的个性化,这里面有很难很难跨越的点。
在AI层面,实现精准化的匹配,需要数据标注。
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是用户的能力项的定义需要明确,另一方面是解决方案需要足够精准。可以把能力项和解决方案都定义为数据,并进行标注,那这数据到底如何细分和标注,才能让机器进行有效的深度学习,这是很难的一个点。
举个例子,淘宝卖家培训,卖家的流量获取能力弱,但是影响流量的指标项就很多,列出来包括标题优化,主图点击,销量递增,下架时间等。
而另外,给用户推荐的内容又必须围绕精准的能力项进行匹配,这样效率才能更高。比如需要如何做主图优化,如何做标题优化,如何做销量递增,如何设置下架时间。否则,根本就无法匹配出来。
而这对于现有的内容体系是需要进行重新的构造并进行数据标注。这将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工程。
匹配也是很难的一个点,里面的维度就更多了,比如同样的知识点薄弱,学习时间是6个月和3个月的推荐维度是不一样的,还有提升的难易程度等等,一些列复杂因素,需要不断的调优。
第2个回答  2018-07-25
看AI+教育需要参考在线教育这几年的发展路径。 12年MOOC兴起,国内也经历了第一波的在线教育热。但是随后几年进入了低谷,从2017年开始慢慢回温。经历过或者一直关注过这波的人一定会更理性。这是一个很典型的路径,先热,再低谷,再走上正轨。很多第一波的在线教育企业要么死了,要么经历了很多坑逐渐找到了方向,也有不少企业后面在行业走向正轨时候加入阵营。 所以AI+教育,会不会也是这样?至少AI从火起来,到过去一年,不少泡沫正在破灭,越来越回归到理性。
第3个回答  2018-07-25
而这一定是基于用户价值与效率维度上的,不然是没有商业价值的。教育的领域比较宽,这里以以提升具体可衡量的能力领域为例,这一块已经够大了。
第4个回答  2018-07-25
第一步:作为教育的零散辅助工具。 第二步:对教学的一个环节进行系统化辅助。 第三步:全方位和老师相互配合。 第四步:智能主导教学,教师辅助。 第五步:实现全智能的系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