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悟 高氏始祖-万九公之前,柴公之后,先祖谱谍

本人是大悟夏店高家店,高姓子弟. 宗谱祥明记载洪武二年奉指迁徙,自万九公至今廿五代.唯不知万九公之前的祖谱.

万九公宗谱原序
(2012-12-28 10:57:35)
转载▼

标签:杂谈
分类: 宗谱

高氏之姓,考其源实其根,神农姜姓封于齐,传至公子高,因食采于高,其孙敬仲以王父字高,遂以高为姓,传至孔门高弟子羔而高氏姓益著。迨东魏高欢受封为勃海郡王,世居斯土,是为勃海高氏。至唐高崇文平刘辟有功,封南平郡王收虔寇至吉州,子孙奠居吉。厥后,椒聊蕃衍分支,寓于江西。我万九公其苗裔也,明洪武二年奉旨来自江西省瓦屑墩筷子巷,迁居湖北黄陂鸡鸣潭。复思遗安,再迁于大悟山夏店高家店,见仁山苍苍,决筑室焉。则夏店之有高氏自我万九公始也。万九公生四子,长曰层四,生福二。层九生福三,即吾祖之祖也。次曰层七,后裔无考。次曰层八,迁居南京。次曰层九,迁住蔡店高家湾。吾祖福二、福三二公谱系可识焉:福二生四子:长曰德成,次曰德铭,次曰德才,次曰德先;福三公生子曰德华,诸公各有后而谱均及。德才公子文显、文昱,德先公之子文斌,德华之子志成,其余德成之裔徙北方,德铭之裔迁应山、麻城,不能正丘首也。职是之故,显公虽有六子,惟友良、友荣、友全、暨吾祖友声、友权、友益之裔皆传而无不备焉,昱公亦有五子,惟友贵、友玄、友忠、友义友章、之裔俱录,如有不详其纪而录者特延访之,能及昭穆之可序焉耳。呜呼,何其谨也!慨自联宗通谱之说,起近世缙绅之族、好通声气者,往往庐陵眉山之体例,抓搜罗剔取。绝不相及之人,互叙而登之于谱,推其力量之所极,不难合数派为为壹宗,至问其行列之所定,则又懵然不辨尊卑之何属,赵彦昭不知世有羞耻事,可笑亦可恨也!今吾姓之谱族,虽盛,无簪缨华胄之荣人;虽蕃,无出类拔萃之士。规模局促,辕下即求,远追轩黄初分兄弟之姓也。所录介得失之半,似无足锓板而刊行,然君子举事,慎度身世。信诸心,则错节盘根而必试;未信诸心,虽坦途不敢相从。彼倡联宗通谱之说者,徒事博采兼收夸耀于一世而未审信诸心焉?否也,国朝曾文正公序衡阳彭氏宗谱,云谓不求尽合欧曾大儒,但求慊于吾心,亦以谱之一途不可断鹤续凫耳。则今之或录或不录,或详或不详,盖凛凛乎求慊于心之谊矣,书此以质后之人。

皇清宣统二年(1910年)庚戌岁 仲春月 谷旦

十九世孙庠生翔藻谨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2-08

万九公宗谱 续一

我万九公族派系高柴后裔,湖北之始祖万九公五世孙高瑶,从一世柴公至万九公65世。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万九公由江西瓦屑墩筷子巷奉旨移民湖北麻城,后又迁大悟高店立基。万九公传四子,即层四、层七、层八、层九。

——————————————————————————

此处,讲层七公后裔

万九公由湖麻城迁大悟时,层七公留守麻城,后层七公传福一公,福一公传德二公,德二公传文秀公,文秀公传谣公,万九公至文秀公之子瑶,有五世。

公元1487年,文秀公携子瑶,由麻城筷子巷,复迁孝感花西吴店万安铺高家老屋立基。瑶公生四子:志仁、志贵、志洪、志信)

志仁公后裔,一部留祖屋(即高家老屋),另一部迁孝感后湖高家祠堂,孝感城关西门,孝感五龙高颜家湾。

志贵公后裔,由高家老屋迁孝感新铺高邓湾,传6世,复迁鲁巷、草铺等。至11世迁孝感城以东滚子河西熊家咀。一部迁原卧龙乡协和大院高家台(今朱家农场塘口协和二村高家台)。刚迁入高家台约30年,因一次较大事故,第11、12、13世,有20余人外迁,至今杳无音信。

志洪公后裔,一部迁至花西栗林店古柏村高家湾(栗林东约一公里,今称同乐村),其中迁仙桃周邦高家台20户80人。一部迁孝感陡岗埠,陡岗今传六个自然湾:陡岗埠东一公里高家大湾、高家小湾和高家堤湾、高家上吉口、高家下吉口粘丝潭(湛板地)。

志信公后裔,志信公随长兄志仁公一同迁孝感后湖高家祠堂,共发展为八个自然村,即高家祠堂、高严家岗、高家湾、高家小湾、后湖西北一公里之高王家湾、向家湾、新铺高家湾。

(2023-02-08 9:37:35)

第2个回答  2019-10-20
我潘族有万九公之前的,只是不是你同宗,我族万九公是唐初人,名芳字叔秀,南宋时就离开了饶州,先祖万九公葬芝山,(现鄱阳县芝山公园)
第3个回答  2010-03-24
去高店打听哈就是的
第4个回答  2010-03-19
高店的人不一定姓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