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都江堰的诗

如题所述

1、清 黄俞《都江堰》诗:“岷江遥从天际来,神功凿破古离堆。恩波浩渺连三楚,惠泽膏流润九垓。劈斧岩前飞瀑雨,伏龙潭底响轻雷。筑堤不敢辞劳苦,竹石经营取次裁。”

2、赵朴初先生赋诗赞古堰,诗云:“是宜与长城,并赞秦皇代。长城久失用,徒留古迹在,不如都江堰,万世资灌溉。”

3、清 何盛新《伏龙观》诗:“盈盈一水隔,兀兀二山分。断涧流红叶,空潭起白云。凭空桥架索,薄暮树浮曛。龙女今何在,悬崖问柳君。”

4、清 董湘琴《游伏龙观随吟》:“峡口雷声震碧端,离堆凿破几经年!流出古今秦汉月,问他伏龙可曾寒?”

5、清 山春《灌阳竹枝词》诗:“都江堰水沃西川,人到开时涌岸边。喜看杩槎频撤处,欢声雷动说耕田。”

扩展资料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

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都江堰风景区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玉女峰、灵岩寺、普照寺、翠月湖、都江堰水利工程等。

2018年8月13日,加拿大萨斯卡通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69届国际执行理事会,执理会全体会议上公布了2018年(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其中中国的都江堰等4个项目全部申报成功。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原灌县)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距成都市区约50公里,距离青城山风景区20公里。

气候特点

都江堰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均气温15.2℃,年均降水量近1200毫米,年均无霜期280天。这里四季分明,夏无酷暑,最热的7、8月份平均气温为24℃左右,平均最高气温仅28℃。冬无严寒,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为4.6℃,平均最低气温在1℃左右。

参考资料:都江堰-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9

1、《灌阳竹枝词》

都江堰水沃西川,人到开时涌岸边。

喜看杩槎频撤处,欢声雷动说耕田。

2、《伏龙观》

盈盈一水隔,兀兀二山分。

断涧流红叶,空潭起白云。

凭空桥架索,薄暮树浮曛。

龙女今何在,悬崖问柳君。

3、《游伏龙观随吟》

峡口雷声震碧端,离堆凿破几经年!

流出古今秦汉月,问他伏龙可曾寒?

4、《都江堰》

岷江遥从天际来,神功凿破古离堆。

恩波浩渺连三楚,惠泽膏流润九垓。

劈斧岩前飞瀑雨,伏龙潭底响轻雷。

筑堤不敢辞劳苦,竹石经营取次裁。

5、《宿都江堰》

青城落霞渐收红,岸上黄桷唱晚风。 

玉垒森森拥山月,岷江滚滚入苍溟。

扩展资料: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

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都江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30

1, 曾经意《枯水期究都江堰》:地宽山徒高,天蒙水傍蒿。惟见巨卵床,胸涌万年滔。

2,清人吕元亮的《都江堰》:啮山喷怒雪,垒石卧寒云。禹绩真堪补,双流此地分。

3,《宿都江堰》:青城落霞渐收红,岸上黄桷唱晚风。玉垒森森拥山月,岷江滚滚入苍溟。

4,《春三月四日仰山余尹招游疏江亭观新修都江堰》:疏江亭上眺芳春,千古离堆迹未陈。矗矗楼台笼蜃气,㽦㽦原隰接龙鳞。井居需养非秦政,则堰淘滩是禹神。为喜灌坛河润远,恩波德水又更新。

扩展资料

都江堰名称由来:秦蜀郡太守李冰建堰初期,都江堰名称叫“湔堋”,这是因为都江堰旁的玉垒山,秦汉以前叫“湔山”,而那时都江堰周围的主要居住民族是氐羌人,他们把堰叫做“堋”,所以都江堰就叫“湔堋”。三国蜀汉时期,都江堰地区设置都安县,因县得名,都江堰称“都安堰”。

同时,又叫“金堤”,这是突出鱼嘴分水堤的作用,用堤代堰作名称。唐代,都江堰改称为“楗尾堰”。因为当时用以筑堤的材料和办法,主要是“破竹为笼,圆径三尺,以石实中,累而壅水”,即用竹笼装石,称为“楗尾”。直到宋代,在宋史中,才第一次提到都江堰:“永康军岁治都江堰,笼石蛇决江遏水,以灌数郡田。”

关于都江这一名称的来源,《蜀水考》说:“府河,一名成都江,有二源,即郫江,流江也。”流江是检江的另一种称呼,成都平原上的府河即郫江,南河即检江,它们的上游,就是都江堰内江分流的柏条河和走马河。《括地志》说:“都江即成都江”。从宋代开始,把整个都江堰水利系统的工程概括起来,叫都江堰,才较为准确地代表了整个水利工程系统,一直沿用至今。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01

《灌阳竹枝词》:“都江堰水沃西川,人到开时涌岸边。喜看杩槎频撤处,欢声雷动说耕田。”

《伏龙观》:“盈盈一水隔,兀兀二山分。断涧流红叶,空潭起白云。凭空桥架索,薄暮树浮曛。龙女今何在,悬崖问柳君。”

《游伏龙观随吟》:“峡口雷声震碧端,离堆凿破几经年!流出古今秦汉月,问他伏龙可曾寒?”

《都江堰》:“岷江遥从天际来,神功凿破古离堆。恩波浩渺连三楚,惠泽膏流润九垓。劈斧岩前飞瀑雨,伏龙潭底响轻雷。筑堤不敢辞劳苦,竹石经营取次裁。” 

《十二月十一日视筑堤》

江水来自蛮夷中,五月六月声摩空。巨鱼穹龟牙须雄,欲取闤市为龙宫。

横堤百丈卧霁虹,始谁筑此东平公。今年乐哉适岁丰,吏不相倚勇赴功。

扩展资料: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都江堰风景区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玉女峰、灵岩寺、普照寺、翠月湖、都江堰水利工程等。

2018年8月13日,加拿大萨斯卡通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69届国际执行理事会,执理会全体会议上公布了2018年(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其中中国的都江堰等4个项目全部申报成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都江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9-11

1、清山春《灌阳竹枝词》诗

“都江堰水沃西川,人到开时涌岸边。喜看杩槎频撤处,欢声雷动说耕田。”

2、清何盛新《伏龙观》诗

“盈盈一水隔,兀兀二山分。断涧流红叶,空潭起白云。凭空桥架索,薄暮树浮曛。龙女今何在,悬崖问柳君。”

3、清董湘琴《游伏龙观随吟》

“峡口雷声震碧端,离堆凿破几经年!流出古今秦汉月,问他伏龙可曾寒?”

4、清黄俞《都江堰》诗

“岷江遥从天际来,神功凿破古离堆。恩波浩渺连三楚,惠泽膏流润九垓。劈斧岩前飞瀑雨,伏龙潭底响轻雷。筑堤不敢辞劳苦,竹石经营取次裁。”

5、《都江堰二王庙对联》

①一门两禹,六字春秋

②上联: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

下联: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

6、自灌县勘都江堰还成都道中书所见(清代: 丁宝桢)

去日谷栖田,来时草履屋。岁功已告成,农事应休沐。

侵晨度陌阡,翻犁听叱犊。偶问田间人,胡为日驰逐。

答言霜降逾,播谷兼种菽。天时不可留,人工应求速。

逸居虽足思,妻子安所畜。吾侪终岁劳,有秋便云福。

我闻语未终,私心如转轴。力穑如此勤,犹恐缺饘粥。

念彼城市民,坐饱太仓粟。彼虽前生缘,酖毒已暗伏。

试看转瞬间,饥饿满沟渎。

7、至灌口过索桥入新都县(明代: 陈琏)

因寻灌县都江堰,出郭西行百里遥。舂米闲观水作碓,渡溪惊见索为桥。

茶芽雨后家家有,竹笋春来处处饶。试上鸡鸣台上望,青城山色翠岧峣。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