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27年至1937年间,中国的社会矛盾

中国近代的社会矛盾主要是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那在国共十年对峙时,这两个矛盾主次的变化是怎样的??

1.1927年至1937年间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分析:1927年至1937年间,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由阶级矛盾逐渐转化为民族矛盾。
从国民大革命失败到“九·一八”事变前,中国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趋于汇流,集中表现为中国人民同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即国内阶级矛盾居主导地位。
1931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此后,日本不断扩大侵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
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下降到次要地位。据此,国共两党都调整了政策,由对抗走向合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4-22
1927年到1931年9月18日阶级矛盾占主要,918之后,民族矛盾开始突出,1937年之后民族矛盾占主要
第2个回答  2010-04-22
抗日战争爆发前是阶级矛盾,抗日战争爆发时,从阶级矛盾转变为民族矛盾。
第3个回答  2010-04-22
1927年到1931年9月18日即抗日战争前阶级矛盾占主要,九一八事变之后民族矛盾成为最为突出的矛盾并占据主要地位。
第4个回答  2010-04-22
抗日战争爆发前是阶级矛盾,抗日战争爆发时,从阶级矛盾转变为民族矛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