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语义发生变化的汉语词汇有哪些?

越多越好!谢谢!
在线等
最好不要是古今异义,而是近代和当代之间的差异,就是时间上不要相距太远。

子”指的是子女,既可是男孩,也可是女孩。而现在的“子”,则只有“儿子”的意思了。由指子女的“子”到专指儿子的“子”是由类概念到种概念的过程,属于上下义的关系。“国”。“丘也闻有国有家者。”(《论语·季氏》)这里的“国”是指诸侯的封地。“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这里的“国”指的是“国都”,而现在我们所说的“国”则指的是“国家”。“国都”“诸侯的封地”都是属于“国家”的一部分,所以古义的“国”和今义的“国”就形成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走。古义指跑,后引申为行走,接着演变为被驱使的人。如:“吏走问诸朝。”(《左传·襄公三十二年》,《经典释文》注作:“走,走使之人也。”)一、同义关系的变化:1、有些词过去有同义关系,后来没有了。原因:词在,但原有义位消失,出现新义位。例如:艺、树、种、植;阻、险古:种植 艺:“艺麻。”树:“树之以桑。” 种 植古:路不平 阻:“以周知其山林川泽之阻。” 险:“苟有险,余必下推车。”今 艺:技艺、文艺 树:植物名词 今 阻:阻拦 险:路不平,危险2、有的词原来没有同义关系,后来变成同义词。原因:词义引申或转移。例如:穷、贫;熬、煮穷1:“横四海兮焉穷?”(尽头、走到尽头) 穷2:“穷不失意。”(政治上无出路) 穷3:“不恤穷匮。”(经济生活中无出路,困窘)贫:钱少无法维持生活。同义词 原先:煎、熬 后来:熬、煮 例如 “太宗遣使取熬唐法。”意 义 把米、麦炒干、烤干 加水煮3、同义词的减少:原因:原来的一组同义词中,有的后来消亡或很少单用了。例如:意 义 古 今 意义 古 今 意义 古 今烧火做饭 炊、爨 炊 尊敬 尊、严(孝莫大于严父) 尊 尽 尽、殚 尽古为同义:树梢 末:“末大必折。” 标:“大本而小标。” 杪miao3:“猿长啸于木杪兮。”今非同义 末:终了、末了。 标:表明 (杪:该词已消亡)二、反义关系的变化:1、反义关系中一项未变,另一项变了:词义变化的结果。古 “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下:形容词;低:动词 今 高低 下:常作动词;低:动词、形容词“民之情伪,尽知之矣。” 情:实情、本然 真伪 情:感情“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穷:政治上无出路。 穷富 穷:经济上穷困“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2、反义词的减少:多:少、(寡); 美:丑、(恶)3、反义关系中两项都变了:古 辩:口才敏捷 讷:言语迟钝 例:辩讷之异 今 辩:辩论;讷:(少单用)丰:宽大 杀(shai4):减损 例:广袤丰杀 丰:多、盛;杀(sha1):诛杀http://www.sedu.cc/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4691有好多
查看全部3个回答
天猫电器城,影音电器,完美音..
「天猫电器城」影音电器,独特设计,功能全,高品质,完美视听,品牌旗舰,..
3c.tmall.com广告
华为nava4和荣耀v20哪个好-京东新品...

华为nava4和荣耀v20哪个好-「京东」手机,旗舰品质,运行流畅,一触即发,..
m.jd.com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中,语义变化的代表字有哪些
1、江:原来专指长江,后来由专名变成通名。 2、河:原来专指黄河,后来由专名变成通名。 3、菜:原来只指蔬菜,后来连肉类也包括进去。 4、肉:原来指禽兽的肉,现在在大多数地区如果不加限制词就专指猪肉。 5、谷:原来是谷类的总名,现在北方的“谷子”专指能碾成小米的粮食,南方的“谷子”专指稻子。 6、涕:原来指眼泪,到汉朝已经指鼻涕了。 7、信:古代只指送信的人,现在的信的意义古代叫“书”。 8、很:原来就是凶狠的“狠”,形容词,现在表示程度很高,是副词。
2 浏览1892017-01-13
四种语义变化趋势在汉语中的体现
汉语词的古今语义变化,通常有三种: 一是词义扩大。比如江:原来只是长江的名称,后来泛指一切江水。又比如河:原来只是黄河的名称,后来泛指一切河流。 二是词义缩小。比如瓦:古代指一切用陶土烧成的东西,现在专指铺屋顶用的拱形的、平的或半个圆筒形的建筑材料。又比如汤:古代泛指热水,这个意义保存在“赴汤蹈火”、“汤泉”“汤池”等词语中现在一般指煮食物后所得的汁水。 三是词义转移。比如走,在古代的意思是跑,现代的意思是行走。又比如权:古代指秤锤,现在指“权力”、“权利”。
浏览417
现代汉语词汇由哪些组成
一、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一)基本词汇 词汇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基本词汇,它和语法一起构成语言的基础。例如: 有关自然界事物的是:天、地、风、云、火、雷、电等; 有关生活与生产资料的:米、灯、菜、布、刀、笔、车、电等; 从整体看,基本词汇有下列特点: 1.稳固性 基本词汇在千百年中为不同的社会服务,例如“一、二、牛、马、家、门、山、水、上、下、左、右、斗、高、低”等等,这些在甲骨文里就有。 说基本词汇有稳定性,并不是说基本词汇是一成不变的,事实上基本词汇也在发展变化。 有些古代的单音节基本词发展到现在复音化了,成了多音节合成词,这是汉语词汇的一条内部发展规律,有些单音节的基本词被后起的合成词所代替。 2. 能产性 那些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基本词,便成了构成新词的基础。它们一般有很强的构词能力。例如用“水”打头构成的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就有160多个。 当然,基本词也有构词能力弱或几乎没有什么构词能力的,例如“你、我、谁、姓、没有”等等。 3. 民常用性 基本词汇的上述两个特点是以全民常用性为前提的。全民常用性是说它流行的地域广,使用频率高,为全民族所共同理解。基本词汇的使用,不受阶级、行业、地域、文化程度等方面的限制。 注意:上述三个特点是就基本词汇的整体来说的,不是说所有的基本词都具备这三个特点。就现代汉语来讲,尤其不能把这三个特点,特别是能产生性当作辨识基本词和非基本词的唯一条件。 (二)一般词汇 语言中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汇是一般词汇。 一般词汇的特点是没有基本词汇那样强的稳固性,但却有很大的灵活性。 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是相互依存渗透的。“革命、电子”这两个词,原来并不是基本词,现在已加入了基本词汇的行列。“君”、“神”原来是基本词,现在则是一般词。 现代汉语一般词汇包含有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行业语、隐语等。 二、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 (一)古语词 1、古语词包括一般所说的文言词和历史词 文言词所表示的事物和现象还存在本民族现实生活中,但由于为别的词所代替,一般口语中已不大使用。例如“底蕴、磅礴、若干、如此、余、其、之、而、以、与、及、亦、甚、而已”等。 历史词表示历史上的事物或现象。例如“宰相、丞相、尚书、太监、驸马、戟、铖”等等。它们同文言词不同,在一般交际中不使用,在叙述历史事物呀现象时,才使用它们。有些历史词,在今天国际交往中还经常使用,例如“皇帝、亲王、大臣、公主、酋长、陛下、殿下、公爵、男爵”等。 2、古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是: (1)可使语言简洁匀称 (2)可以表达庄重严肃的感情色彩 (3)可以表达幽默、讽刺等意义 文言词虽然有这些特点,但文章里绝不能随便使用。用得太多,或用得不贴切,文章就会成为半文半白,不伦不类的东西,影响表达的效果。 (二)方言词(方源词) 普通话不断从各方言中吸取有用的成分来丰富自己,例如“名堂、把戏、垃圾、瘪三、二流子、搞、垮、拆烂污、别扭、尴尬、陌生、蹩脚”等。这些方言词都表达了某种特殊的意义,普通话里没有相当的词来表示,所以被吸收了进来。 有些词是表示方言地区的特有事物的,如“橄榄、椰子、革兀革拉、青稞、槟榔”等,这类词不宜看作方言词。 (三)外来词 外来词也叫借词,指的是从外族语言里借来的词。例如“法兰西、巴尔干、镑、加仑、模特儿、摩托、马达、幽默、浪漫、取缔、景气”等等。 现代汉语吸收外来词,一般不是简单地照搬,而是要从语音、语法、语义甚至字形上进行一番改造,使它适应现代汉语结构系统,成为普通话词汇的成员。 在语音上,要把外来词的音节构改造成汉语的音节结构。 在语法上,外来词进入汉语词汇后,原有的形态标志就一律取消。例如英语的tractor,有单数、复数的变化,汉语“拖拉机”,就不分单数、复数了。 外来词的意义也要受汉语词义的制约,往往要发生变化。如英语的jacket是指“短上衣、坎肩儿”之类,汉语吸收进来后成为“夹克”,就专指“一种长短只到腰部,下口束紧的短外衣”,因为汉语词汇中已经有了表达“坎肩”概念的词,这就使外来词的词义发生了变化。 外来词有以下几种类型: 1. 音译外来词 照着外语词的声音对译过来的,一般叫音译词。 2. 音意兼译外来词 把一个外来词分成两半,一半音译,一半意译。 3. 音译加意译外来词 整个词音译之后,外加一个表示义类的汉语语素。例如“卡车”的“卡”是car(英语“货车”)的音译,“车”是后加上去的。: 4. 字母外来词 直接用外文字母(简称)或与汉字组合而成的词。例如: 5.借用日语中的汉字词,但不读日语读音而读汉字音。如“景气、引渡、取缔、瓦斯、茶道、俳句”等。 三、行业语、隐语 (一) 行业语 行业词语是各种行业应用的词语,或者叫“专有词语”。 行业词语受社会专业范围的限制,但不受地域的限制,同一行业的词语,不管山南海北,意义都是一样的。 行业词语也是丰富普通话词汇的源泉之一。例如如“比重、水平、渗透、腐蚀、反应、麻痹、感染、消化、突击、进军、战役、战线、尖兵、攻坚战”等等。 (二)隐语 隐语是个别社会集团或秘密组织中的一种只有内部人懂得的特殊用语。 隐语,一般是赋予现有普通词语以特殊的含义的办法构成的。 有的隐语是用字谜办法创造的。如旧社会的商贩为了使局外人不知道行市,就创造隐语代替一般数字,如把“一”叫“平头”,“二”叫“空工”,“三”叫“横川”,“四”叫“侧目”,“五”叫“缺五”,“六”叫“断大”,“七”叫“皂底”,“八”叫“分头”,“九”叫“未丸”,“十”叫“田心”。 有少数隐语失去了秘密性,而进入了全民的共同语里,如“洗手、挂花、挂彩、清一色”等。
7 浏览9982017-04-10
现代语义学上的词义一般包括哪些
对语义学的发展与特点,对有关语义的本质、词义的结构与关系、句子意义的逻辑学和语用学等研究作了比较详尽的介绍和剖析,并有丰富的例证,各章的引言与结束语对学习该章起了引导与归纳作用。每章后附有思考与练习题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有关概念和理论,还列出了有关题目作进一步研究的参考书目。书后附有详细参考书目及语义学术语英汉对赵表。
1 浏览582016-04-25
现代汉语词汇包括哪些内容?详细些的
包括词汇和词汇单位、词的结构、词的性质和分类、词的分解、词的聚合、语境和词义熟语、现代汉语词汇组成及其发展等。
6 浏览981
1条评论
惟伊影子

2012-04-13 21:26
你链接的这个地址没有啊?!!
回复Ta
评论两句1抢首赞
下一条回答
被赞1次
精彩推荐
古琴培训班 ,选华藏琴院 TEL:

古琴培训班-华藏琴院:中国传统教学理念,广陵派传承...
huazangguqin.com广告
古琴来长春纳音堂古琴馆 古琴七弦...

古琴来长春纳音堂古琴馆!多种品牌琴由您挑选,价格超低...
nayintang.com广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0-18
“小姐”是好词吧?原来指没出嫁的姑娘,现在指什么我就不多说了。想必你是知道的。

“同志”这词意思不错吧?!志同道合的共事者。现在却指同性恋了。糟蹋了这词!!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6-10-17
序号 例词 例句 句中义 今义
1 居 居十日 过了 居住
2 走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跑 走
3 再 一股作气,再而衰 第二次 又
4 池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护城河 水池
5 次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 停驻 质量差;次数
6 戾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至 暴戾
7 令 何患令名不彰耶 美好的 命令
8 寻 未裹,寻病终 不久 寻找
9 狱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案件 监狱
10 坐 停车坐爱枫林晚 因为 坐下
11 渠 问渠哪得清如许 它(他) 水渠
12 微 微斯人,吾谁与归 没有 微小
13 迁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官吏调职 迁移
14 形 无案牍之劳形 身体 形状
15 鄙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目光短浅 卑鄙
16 卑鄙 先帝不以臣卑鄙 地位低下 品质低下
17 牺牲 牺牲玉帛,弗敢专也 祭祀用的物品 为正义事业而奉献
18 亲戚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父母兄弟等 姻缘亲属
19 交通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交错相通 交通运输
20 妻子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儿女 男性的配偶
21 绝境 同上 与世隔绝的地方 山穷水尽的地步
22 无论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更不必说 条件关系连词
23 几何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多少 数学学科之一
24 开张 诚宜开张圣听 扩大 开业
25 会计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聚集商议 财务人员
26 儿女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青年男女 子女

1.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古:跑。今:行下次。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古:只有,只要。今:转折连词。

3.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古:经常。今:平常,一般。

4.少时,—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蒲松龄《狼》)

古:离开。今:到某—地方称“去”(古称“往”)。

5.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出处同上)

古:大腿。今:屁股。

6.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出处同上)

古:多少。今:数学中的一门学科。

7.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陶渊明《桃花源记》)

古:鲜艳美丽。今:食物新鲜,味道好。

8.复前行,欲穷其林。(出处同上)

古:极,尽。今:资财缺乏(古时用“贫”)

9.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出处同上)

古:交错相通。今:交通运输。

10.问所从来。(出处同上)

古:从哪里来。今:从过去到现在。

1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出处同上)

(1)妻子,古:妻子儿女。今:男子的配偶。

(2)绝境,古:与世隔绝的地方。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12.无论魏晋。(出处同上)

古:不要说,更不必说。今:连词,表无条件关系。

13.便扶向路。(出处同上)

古:沿着,顺着。今:扶持。

14.诣太守,说如此。(出处同上)

古:像这样。今:这样。

15.欣然规往。(出处同上)

古:计划。今:规则,成例。

16.愿为市鞍马。(《木兰诗》)

古:买。今:集市。

17.木兰不用尚书郎。(出处同上)

古:不愿作。今:没有必要。

18.当户理红妆。(出处同上)

古:窗户。今:门

19.坐我西阁床。(出处同上)

古:坐具。今:卧具。

20.出入无完裙。(杜甫《石壕吏》)

古:衣服。今:裙子。

21.天明登前途。(出处同上)

古:前面的路。今:将来的光景。

22.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古:这样。今:量词。

23.会宾客大宴。(林嗣环《口技》)

古:适逢,正赶上。今:会见。

24.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出处同上)

古:在这时。今:因此。

25.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魏学 《核舟记》)

古:特别手巧。今:新奇而巧妙。

26.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彭端淑《为学》)

古:雇船。今:买船。

27.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出处同上)

古:及,到。今:过了。

28.邑人奇这,稍稍宾客其父。(王安石《伤仲永》)

古:渐渐。今:稍微。

29.孟尝君特鸡狗盗之雄耳。(王安石《读〈孟尝君传〉》)

古:只不过。今:特殊,超出一般。

30.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愚公移山》)

古:山岗高地。今:把持和独占。[注:陇同垄]

31.然而不能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孟子〉二章》)

古:这样却。今:转折连词。

32.人恒过,然后能改。(出处同上)

古:这样以后。今:副词,表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

33.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古:浅陋。今:粗俗,低下。

34.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出处同上)

(1)牺牲。古: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为正义而献出生命。

(2)加。古:虚夸,以少报多。今:增加。

35.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出处同上)

古:案件。今:监狱。

36.然后叹借者用心专,而少年之岁月为可惜也。(袁枚《黄生借书说》)

古:值得珍惜。今:值得惋惜。

37.先帝不以臣卑鄙。(诸葛亮《出师表》)

古:地位低微,见识浅陋。今:言行恶劣,不道德。

38.今当远离,临表涕零。(出处同上)

古:眼泪。今:鼻涕(古用“泗”)

39.未尝不叹惜痛恨于桓灵也。(出处同上)

古:遗憾。今:仇恨,怨恨。

40.若毒之乎?(柳宗元《捕蛇者说》)

(1)若。古:你。今:像。(2)毒。古:怨恨。今:毒害,有毒的物质或事物。

41.则久已病矣。(出处同上)

古:困苦不堪。今:疾病。

42.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古:可惜,可叹。今:值得怜悯。

古今异义词举隅
1.亲戚今义:旁系亲属;
古义:指父母兄弟,统指家里亲人。
例如: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妻子今义:爱人(女方);古义:妻子和子女。
例如: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
3.中国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古义:中原地区。
例如:或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赤壁之战》)
4.非常今义:很、大(副词);
古义:意外事故(名词);
例如: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人与非常也。
(《鸿门宴》)
5.所以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古义:①缘故(名词)。
例如:余即所以(《狱中杂记》)
②表原因的虚词。
例如: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用来,靠它来。
例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6.绝境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古义:与外界隔绝之地。
例如: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
7.无论
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古义:更不必说。
例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
记》)
8.用心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事肯动脑筋(褒义)。
古义:思想意识的活动(中性)。
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用心一也。(《劝学》)
9.稍稍今义:稍微;
古义:渐渐地、慢慢地。
例如: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口技》)
10.更衣今义:换衣服;
古义:上厕所。
例如: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
11.无日
今义:不知还有多少时候服久;
古义:不久。
例如: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赤壁之战》)
12.殷勤今义:热闹,周到;
古义:关切、问侯。
例如:肃奉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赤壁之战》)
13.唧唧
今义:低声交谈,也可指虫的叫声;
古义:①织布机声。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②叹息声。我闻琵琶又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琵琶行》)
14.豪杰今义:才能出众的人;
古义:①有声望、地位的人。
例如: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起义》)
②英雄人物。
例如:山东豪杰遂并起…《陈涉起义》)
15.何着今义:不值得做,犯不着;
古义:哪怕,怕什么;怎怕。
例如:而山不加增,何若而不平!(《愚公移山》)
16.肉食今义:肉类食物;
古义:指享受优裕的大官。
例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17.鱼肉今义:鱼的肉
古义:鱼和肉,意为被欺凌的对象(名词)。
例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18.卑鄙今义:品质恶劣;
古义:卑,指出身低微,鄙,指为人粗野。常用作谦词(《出师表》)
例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出,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19.不过今义:转折连词;
古义:不超过。
例如: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久已疲。(《赤壁之战》)
20.其实今义:实际上(副词)
古义:①它的果实。
例如: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
②那实际情况。
例如: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李固与黄琼忆》)
21.春秋
今义:①春季、秋季;②时代名称;
古义:①年龄。
例如:天子春秋鼎盛。(《治安策》)
②一年。
例如:蝼蛄不知春秋(《庄子·逍遥游》)
③书名。
例如:孔子成春秋而知臣赋予惧。(《轩子·藤文公》)
22.垄断今义:把持独占;
古义:山川阻隔。
例如: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垄断焉(《愚公移山》)
23.美人今义:美貌女子;
古义:歌伎、宫妃。
例如: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廉颇·蔺相如列传》)
14.左右
今义:①大致范围(方位词);②控制(动词);
古义:侍卫人员。
例如:王顾左右而言它。(《孟子》)
25.结束
今义:事情做完,一个过程的完结。
古义:整装。
例如:婉贞于是集诸少年结束而出。(《冯婉贞》)
26.约束今义:限制;古义:盟约。
例如:秦自缨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7.大风今义:大的风;古义:麻疯病。
例如:可以已大风。(《捕蛇者说》)
28.一切今义:所有的;
古义:一律、一概、任何。
例如: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梦溪笔谈》)
29.宣言今义:表示政见的公告;
古义:公开扬言。
例如:宣言日:“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30.烈士今义:为革命而牺牲的人。
古义:烈,有节操有抱负;士,一般指男子。
例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31.牺牲今义:为正义而死;
古义:用作祭礼的牲畜。
例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判论战》)
32.交通今义:来往和运输;
古义:①交结。
例如:因其富厚,交通王侯。(《论贵粟疏》)
②互相通连。
例如: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33.扶老今义:扶着老人;
古义:拐杖。
例如:策扶老以流憩。(《归去来辞》)
34.秋天今义:秋季;
古义:秋季的天空。秋天漠漠向昏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5.可恨今义,令人憎恨;古义:痛惜。
例如:用人不当其才,闻贤不试以事,良可恨也(《马钧传》)
36.留意
今义:当心、注意;古义:考虑。
例如:先生可留意矣(《中山狼传》)。
37.举手
今义:表赞同,或要求发言时的动作;
古义:①动手。
例如:先生举手击狼(《中山狼传》)
②告别时的动作。
例如: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孔雀东南飞》)
38.老子
今义:①父亲;②自我的粗俗称谓。
古义:老人。
例如:遥望老子杖藜而来。(《中山狼传》)
39.鞠躬今义:行礼;
古义:①弯着身子。
例如:我鞠躬不敢息(《中山狼传》)
②恭敬地、谨慎地。
例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
40.小生今义:古典戏剧中的一种角色;
古义:青年人。
例如: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日恕己,曰奉壹。
(《小石潭记》)
41.虽然今义:用于让步复句的关联句;
古义:虽,尽管;然,如此,尽管如此或虽说如此。例如:王日:“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造云梯,必取宋。(《公输》)
42.一毛今义:一角钱;
古义:①一根小草;
例如: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③一根汗毛。
例如: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孟子·尽心》)
43.怠慢今义:冷淡、待人不够殷勤;
古义:松懈、轻忽。
例如: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劝学》)
44.口舌今义:由说话引起的是非、争吵;
古义:口和舌,指说明。
例如:国事如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指南录后序》)
45.不好今义:坏;古义:不美。
例如:是女子不好。烦大巫为人报河伯,得更求好
女,后日送之。(《西门豹治邺》)
46.丈人今义:岳父;古义:①老人
例如:愿文人一言而生。(《中山狼传》)
②长辈。例如: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47.风流
今义:生活浪漫放荡;男女关系不正当;
古义:①杰出、英俊。
例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②繁华的景象,流风余韵。
例如: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③学问才华,雍容的风度。
例如:摇落深知朱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卿。(杜甫《咏怀古迹》)
48操持今义:料理、筹划;古义:拿着。
例如: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苏武传》)
49.开张
今义:店铺开业;古义:广泛。
例如:诚直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50.学者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古义:求学的人,读书人。
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
5l.妖怪今义:迷信传说中的怪物;
古义:妖异、奇怪的现象;反常的现象。
例如: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妖怪不能使之凶。(《天伦》)
52.有意今义:居心;
古义:①愿意。
例如: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文收责于薛乎?(《冯谖客孟尝君》)
②有某种打算。
例如:岂有意乎?(《隆中对》)
53.地方
今义:①泛指空间的一部分;②民间;③地区;
古义:①当地的事。
例如:在外监司牧字,亦皆贪鄙成风,不以地方为意。(《方腊起义》)
③地土方圆。
例如:江东虽小,地方千里(《项羽本纪》)
参考资料:http://www.upweb.net/peradmin/htmlfile/hongpx/200410051207005370661.htm
第3个回答  2006-10-17
“子”指的是子女,既可是男孩,也可是女孩。而现在的“子”,则只有“儿子”的意思了。由指子女的“子”到专指儿子的“子”是由类概念到种概念的过程,属于上下义的关系。
“国”。“丘也闻有国有家者。”(《论语·季氏》)这里的“国”是指诸侯的封地。“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这里的“国”指的是“国都”,而现在我们所说的“国”则指的是“国家”。“国都”“诸侯的封地”都是属于“国家”的一部分,所以古义的“国”和今义的“国”就形成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走。古义指跑,后引申为行走,接着演变为被驱使的人。如:“吏走问诸朝。”(《左传·襄公三十二年》,《经典释文》注作:“走,走使之人也。”)
一、同义关系的变化:

1、有些词过去有同义关系,后来没有了。

原因:词在,但原有义位消失,出现新义位。例如:艺、树、种、植;阻、险

古:种植 艺:“艺麻。”
树:“树之以桑。” 种 植

古:路不平 阻:“以周知其山林川泽之阻。” 险:“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今 艺:技艺、文艺 树:植物名词 今 阻:阻拦 险:路不平,危险

2、有的词原来没有同义关系,后来变成同义词。

原因:词义引申或转移。例如:穷、贫;熬、煮

穷1:“横四海兮焉穷?”(尽头、走到尽头) 穷2:“穷不失意。”(政治上无出路) 穷3:“不恤穷匮。”(经济生活中无出路,困窘)
贫:钱少无法维持生活。

同义词 原先:煎、熬 后来:熬、煮 例如 “太宗遣使取熬唐法。”
意 义 把米、麦炒干、烤干 加水煮

3、同义词的减少:

原因:原来的一组同义词中,有的后来消亡或很少单用了。例如:

意 义 古 今 意义 古 今 意义 古 今
烧火做饭 炊、爨 炊 尊敬 尊、严(孝莫大于严父) 尊 尽 尽、殚 尽

古为同义:树梢 末:“末大必折。” 标:“大本而小标。” 杪miao3:“猿长啸于木杪兮。”
今非同义 末:终了、末了。 标:表明 (杪:该词已消亡)

二、反义关系的变化:

1、反义关系中一项未变,另一项变了:词义变化的结果。

古 “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下:形容词;低:动词 今 高低 下:常作动词;低:动词、形容词
“民之情伪,尽知之矣。” 情:实情、本然 真伪 情:感情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穷:政治上无出路。 穷富 穷:经济上穷困
“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

2、反义词的减少:多:少、(寡); 美:丑、(恶)

3、反义关系中两项都变了:

古 辩:口才敏捷 讷:言语迟钝 例:辩讷之异 今 辩:辩论;讷:(少单用)
丰:宽大 杀(shai4):减损 例:广袤丰杀 丰:多、盛;杀(sha1):诛杀

http://www.sedu.cc/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4691有好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