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的将领宁愿被俘惨遭凌迟,却很少选择自尽,这是为何?

如题所述

虽然拜上帝教的教义和正统的基督教相比有很大的区别,但太平军的将领们却不这么认为,他们相信,自己的教义更正统。

而这些教义中,比较突出的一点是反对自杀——他们认为人是“天生天养”,不能自行了断。虽然太平天国的大部分人对所谓的教义只是机械式的应付,并非真正的信仰,但较长时间的耳濡目染下,许多人就慢慢接受了拜上帝教教义中的部分观点,其中就包括对自杀的态度。

所以和同时期的天地会相比,太平军中自杀的将领比较少,他们或战死,或被俘后惨遭杀害,很少会选择自杀。

除了受拜上帝教教义的影响,还有就是为了生存,或者是为了保全部下。

清军有时候会招降,理论上只要投降了是有生存的可能性的,例如太平天国北伐军中的李开芳,他的投降带有一定的诈降性质,他试图用暂时投降的方式,先投降后设法逃走,可惜清政府经过短暂的争议后,还是将其杀害。再比如苏州杀降案,郜永宽八人如果知道李鸿章等人言而无信,自然也不会选择投降。

此外,太平军的将领投降,有时候还是为了保护部下,比如石达开,他希望能以自己的投降换取部下的性命,可惜骆秉章言而无信,事后直接杀害了石达开的部下。

而且,太平军的将领投降时,很多是没有想到会惨遭凌迟的,否则,与其痛苦死去,还不如直接自行了断。只能说,清军的招降带有很强的误导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8

太平天国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将领宁愿被俘,也不愿意自尽

宗教信仰的原因

这个和他们的宗教信仰有关,他们很多都是拜上帝教教的信徒,拜上帝教教义中,就有对自杀的态度,他们认为人是“天生天养”,不能自杀,自杀的人灵魂上不了天堂。所以相比同时期的天地会,太平军中很少有自杀的,他们要么被俘,要么战死,很少有选择自杀的。

被清军招降误导

当时的清军有时候会招降,招降的意思是,选择投降的就不会被杀,有的是为了生存,选择投降,而不是自我了断。但是有的将领投降是缓兵之计,就是所谓诈降,有一句古话,就是“留得青山在 不怕没柴烧”比如太平天国北伐军中的李开芳,他就是诈降,他想用这个方法先活下来,再找机会逃走,但是清政府考虑之后,还是把他杀害了;郜永宽当时也是如此,但是没有预料到李鸿章等人言而无信,否则他们也不会选择投降这条路。

投降为了保全部下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部分将领会选择保护自己的下属,所以宁愿被俘。比如历史上的石达开,他投降的原因就是希望能用自己的投降换取自己部下性命,只是可惜当时的骆秉章是个小人,言而无信,之后直接把骆秉章的部下杀死了

还有部分将领投降的时候,没有想到会被凌迟的那么痛苦,否则他们应该也不会选择投降。

第2个回答  2019-09-09
拜上帝教的教义和正统的基督教相比有很大的区别,但太平军的将领们却不这么认为,他们相信,自己的教义更正统。而这些教义中,比较突出的一点是反对自杀——他们认为人是“天生天养”,不能自行了断。
第3个回答  2019-09-09
太平天国的教义不允许他们自杀,并且在古代,自杀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第4个回答  2019-09-05
太平天国的将领所信奉的教义不允许他们自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