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配方怎么看?

如题所述

奶粉配方要看以下几点:
1、乳清蛋白粉;
2、是否额外添加DHA和ARA;
3、是否含有铁、维生素D、维生素K;
4、是否含有存在于母乳中核苷酸。
同时奶粉中还应当含有OPO结构脂、乳铁蛋白、叶黄素、牛磺酸、酪蛋白磷酸肽等促进宝宝消化吸收的成分。
不可添加成分:蔗糖,1段奶粉不可添加果糖,香精香料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13

教你3招。一看《营养成分表》,其中的营养成分多达30-50种 二看关键营养素比如乳清蛋白、核苷酸、乳铁蛋白的含量 三看奶源工艺,有机奶源稀少珍贵,生牛乳湿法工艺,一次成粉更新鲜,让宝宝吃的精

第2个回答  2018-02-27

买奶粉要看配方,这是判断奶粉优劣的关键因素之一,除了这一点,奶粉的比例也要算。奶粉配方怎么看?奶粉配方比例怎么算?本文详细教你巧算奶粉比例!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选择一款好奶粉也有一些“门道”是我们必须掌握的,那就是奶粉配方。虽然不少父母在购买奶粉都会注重配方,并且“研究研究”,但估计没有几个人能看出优劣,看配方只流于形式而已。奶粉罐上的配方表,我们应该看什么呢?

一、看成分构成

众所周知,配方营养成分和含量越接近母乳的奶粉,其品质越好。选择配方奶粉时,我们先要看配方中的成分和含量是否与母乳近似。但目前母乳的成分还未完全清楚,那么我们如何判断成分含量的科学合理性呢?可以根据婴幼儿配方食品国家标准进行判断。国家标准规定了婴幼儿配方食品中必须添加的成分及含量,以及允许添加的成分及含量,是配方奶粉必需符合的基本的要求。

另外,我们还可以看配方中是否含有一些特色功能成分。如益生元、益生菌,胃肠道消化能力差的宝宝比较适用。

二、算比例

选购配方奶粉前,我们还要懂得计算这些比例,这是评价奶粉配方合理性的几个重要指标:

1.钙磷比例

母乳的钙磷比例为2:1,所以钙吸收率高,不易患佝偻病。而牛奶的钙磷比例为1.2:1,钙吸收率低,所以婴儿不宜喝鲜奶。配方奶粉需要调整钙和磷的比例尽量接近2:1,已达到营养的充分吸收。

2.亚油酸(LA)和亚麻酸(ALA)的比例

亚油酸和-亚麻酸都是必需脂肪酸,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婴幼儿则需要从配方奶粉或其他辅食中摄入足够的量。亚油酸在人体代谢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亚麻酸是构成脑细胞的重要成分,婴幼儿成长对两种的需求量不同,约为5-15:1。因此,应选择两种比例为5-15:1的配方奶粉。

3.蛋白质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的比例:

母乳乳清蛋白:酪蛋白=60:40。鲜牛奶中的蛋白质主要由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组成,其比例为80:20,以酪蛋白为主。酪蛋白的分子大,在胃酸的作用下形成不容易消化的乳凝块。制成配方奶粉需减少酪蛋白的含量比例。

4.铁与维生素C比例

维生素C是机体抗氧化剂之一,可助铁质维持在二价状态,促进铁的吸收,同时减少机体其他易氧化的营养素被氧化。

5.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例(PS)

PS是决定油脂消化吸收程度的重要因素。脂肪酸又分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中含有的n-6和n-3脂肪酸属必需脂肪酸,是人体无法合成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取的,且是大脑发育的重要营养素。

奶粉选购小窍门

在选购配方奶粉,我们除了会根据以上两点“看懂”配方外,还要掌握一些判断奶粉优劣的小技巧。

1.辨颜色:好奶粉颜色应该是均匀纯净的天然乳黄色,淡黄色次之,粉末干燥松散不结团;若奶粉太白,细看有结晶和光泽,或呈漂白色,或有其他不自然的颜色则可能是假奶粉。

2.闻气味:打开包装,好奶粉有牛奶特有的乳香味;劣质奶粉乳香甚微,甚至没有乳香味,或者只有一种甜腻的香气。

3.试手感:好奶粉粉质细腻,用手指捏住奶粉包装袋来回摩擦,会发出“吱吱”声;而劣质奶粉由于掺有绵白糖、葡萄糖等成分,颗粒较粗,摩擦时会发出“沙沙”的流动声。

4.尝味道:把少许奶粉放进嘴里品尝,好奶粉细腻发黏,易粘在牙齿、舌头和上颚部,溶解较快且口味清淡不甜腻;而劣质奶粉放入口中很快溶解且不粘牙,甜味很浓。

5.水溶性小测试:韶关市卫生监督所副主任朱医师建议,选购奶粉的时候重营养更要重吸收,一款奶粉产品好不好,营养合理是基本的,关键还是要看宝宝的吸收情况。宝宝对奶粉吸收不好的话,往往表现出消化不良(上火),原因可能和孩子体质的适应性、配方的实用性及工艺技术、水溶性有关。在选择奶粉时,可以简单做一个水溶性检测,如果奶粉的水溶性越好,就越不容易引起上火。

选购奶粉既非易事、亦非难事,平时要注意积累一些选购的窍门,收集妈妈们的经验谈,必要时不妨咨询医生,便能在奶粉选购之路上无往不利。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3-07-24
一、看配料表的奶粉原料
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规定,配料表需按加入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加入量不超过2%的配料可以不按递减顺序排列,某一成分排名越靠前,就代表添加量越大。 配料表第一项会标注生牛乳、脱脂乳粉、全脂乳粉、脱盐乳清粉、植物油、乳清蛋白粉、乳糖、乳脂等,这些都属于奶粉的原料。
奶粉原料好不好,我们看第一项就可以知道。如果标注的是生牛乳/鲜牛奶/脱脂牛乳等,则说明该奶粉在原生牛奶的状态下直接加入其他营养素,然后通过工艺一次成粉,这样能有效避免二次高温带来营养元素的损失。反之配料表里写有优质奶粉、脱脂奶粉/脱脂乳粉、奶粉等,则说明该奶粉的奶源地距离加工的工厂比较远,无法在生牛乳的状态下直接一次成粉,还需要进行二次加工,在加工期间脱脂奶粉/全脂奶粉需要先喷粉,再运输到加工工厂,然后在干法状态下混入各种营养元素,然后开启罐装的“长途旅行”。
用奶粉加工的这种工艺比较简单,成本也相对较低,且奶粉原料的新鲜度也无法保证,整个过程中,生牛乳/鲜牛奶/脱脂牛乳等本应存在的营养也会失去活性,包装的过程也有可能会存在二次污染的风险。所以,一定要看清配料表里面的第一项是否是生牛乳或者鲜牛乳
二、看配料表的成分结构
国标规定了婴幼儿配方食品中必须添加的成分和含量,以及允许添加(可选择)的成分和含量,我们不仅要知道奶粉中都添加了哪些营养成分,这些营养成分的含量是否在合理范围之内,还要知道哪些营养成分确实对宝宝生长有益,哪些只是商家的营销策略。但配方奶粉包装上的详细营养成分表,会有一堆密密麻麻的不知道是啥的化学元素,这些化学元素会让你感觉比较头疼……但其实这些化学元素基本上都可以分为两个大类:必须添加的成分和可选择的添加成分。必须添加的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这几个是人体生长发育、维持体能的必需营养素,也是奶粉营养中必需添加的成分。
不过目前市面上在售的奶粉,只要是通过国家配方注册的,在这几个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上区别都不大。 可选择性添加的成分:除了必需的营养成分外,国标中还规定了允许在配方奶粉中添加的一些其他营养元素,但允许添加的营养元素又分为基础的和特色的两部分,基础的一些可选择添加的营养素是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婴幼儿奶粉中都添加的成分,有ARA、DHA、牛磺酸、核苷酸、胆碱和左旋肉碱6个。
而特色的可选择添加的营养素成分有叶黄素、益生元、核苷酸、OPO、乳铁蛋白、CPP、益生菌等等。这些营养元素虽然都属于可以选择添加,但非必须添加的成分,不仅对宝宝的成长发育有一定的好处,同时还是各款奶粉的加分项。 比如乳铁蛋白是自护力“担当”,益生元等会影响肠道微生态,脂质代谢,矿物质吸收,让小肚子更舒服,叶黄素对眼睛很有影响……在挑奶粉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自家宝宝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二、各种营养元素的添加量是否合理?
看完营养元素,我们再来看营养元素的添加量,有些新手爸妈会认为,奶粉中的营养素添加得越多越好,但其实添加的种类多并不代表添加量足,量不足,也无法充分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就拿DHA来说,中国营养学专家组在《中国孕产妇及婴幼儿补充DHA的专家共识》中提到奶粉中DHA含量应为总脂肪酸的0.2%~0.5%,这个范围内的DHA添加量是经过科学验证,对宝宝成长有帮助的。再比如乳铁蛋白,目前乳铁蛋白的添加范围,还没有研究能给出足够的依据到底多少合适,所以就造成了有些配方中虽然添加了乳铁蛋白,但含量少的可怜,只有30mg/100g或者50mg/100g左右(我见过好几款奶粉的乳铁蛋白含量都是50mg),与100mg/100g的含量比起来,可吸收的利用率肯定是有一定差距的。
所以在选择奶粉时,不要一味的追求添加营养素种类多,营养素种类的含量也很重要,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过高,会增加宝宝代谢负担;过低,又不能满足宝宝的生理需求。
三、各种营养素之间的配比是否合理?
除了种类、含量之外,配方奶粉里的营养元素的添加还需要有科学合理的配比,否则多了或是少了都会影响到营养素所能起到的效果。例如,奶粉中的DHA成分,并不是含量越多,对宝宝的发育越有好处。当宝宝DHA摄入过量,会影响到身体吸收其他有益的营养,会导致宝宝自身的自护力下降。 所以,看配方的时候,一定要记住这几个重要营养素的科学配比;1.乳清蛋白与酪蛋白的含量比例 6:4 乳清蛋白营养价值高、易消化吸收,生物利用度高达99.3%。酪蛋白能够在胃中形成凝乳以便消化,生物利用度也高达97%。所以,婴幼儿配方奶粉中都会额外添加乳清蛋白,来调整这两种蛋白的比例,使乳清蛋白与酪蛋白的比例不低于 6:4。2.钙磷比例为2:1钙磷比例为2:1的乳品,钙吸收率高,不易患佝偻病。所以,配方奶粉需要调整钙和磷的比例,尽量接近2:1,以达到营养的充分吸收。 3.亚油酸(LA)和亚麻酸(ALA)的比例:应为5-15:1 亚油酸和亚麻酸都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亚油酸是DHA前体,α-亚麻酸是是AA的前体,摄入后可在体内转化成ARA和DHA,所以宝宝需要从配方奶粉或其他辅食中摄取。比如,宜品益臻娟姗奶粉就是通过对母乳的研究,贴合母源营养配比。
根据宝宝的成长状况,目前《中国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中对DHA和ARA的规定是:DHA和ARA都属于可选择性成分,最大添加量分别不超过总脂肪酸含量的0.5%和1%,换算后就是约为5—15:1。因此,应选择两种比例为5-15:1的配方奶粉。
四、配方表上的食品添加剂
要认得在这个“谈添加剂色变”的年代,添加剂已被各种“流言”妖魔化;很多妈妈一听到食品添加剂就已经惊恐不已,但其实,并不是所有的添加剂都是有害的。就拿宝宝的奶粉来说,你会发现,给宝宝冲奶粉,发现根本冲不开,因为没有加乳化剂和增稠剂,奶粉很难调匀。
第4个回答  2019-01-27

  1、蛋白质: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不同产地的牛奶,蛋白质含量各有不同。牛奶中含有的蛋白可根据其在酸内的溶解度,分离成可溶解的乳清蛋白和不可溶解的酪蛋白。牛奶以酪蛋白为主,酪蛋白占82%,乳清蛋白占18%;母乳则是酪蛋白占 60-70%,乳清蛋白占30-40%。大家可以根据这个配比对奶粉的蛋白质含量进行甄选。

  2、脂质类:

脂质类营养素作为人体所需的基础营养素之一,对宝宝的生长发育起到重要作用。奶粉配料表中重点看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比例,以接近国际指导的1:2比例为宜。

足量适合比例的亚油酸和亚麻酸宝宝能自体合成生长所需DHA,并激发宝宝的自体合成能力,妈妈不必重点关注奶粉中DHA的含量,国标中对DHA添加是有上限要求的,并且这一成分仅在可选择添加范围里提及,在中国流行添加的DHA在欧盟国家还处于慎重添加阶段。

  3、碳水化合物类:

碳水化合物是糖类的总称,也是奶粉中占有成分最多的部分,一般总量超过50%。碳水化合物根据分子结构的繁简,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大家耳熟能详的如乳糖、淀粉、麦芽糊精以及GOS、FOS等都是碳水化合物。一般大品牌的1段婴儿配方奶粉基本是全乳糖或乳糖加低聚果糖,砂糖多不用于一阶段奶粉。

  4、维生素:

多种维生素在宝宝身体代谢反应中起其调节作用,对于提高宝宝免疫力、促进矿物质的吸收起到重要作用。

  5、矿物质:

宝宝缺乏矿物质容易引发各种疾病。矿物质在奶粉中通常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如氯化镁、氯化钠、硫酸亚铁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