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不达到目的不罢休的成语有哪些

如题所述

锲而不舍
人们都知道锲而不舍的意思就是类似于永不服输。不是有一句话叫“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吗?该成语故事讲的是战国末期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荀况在《劝学》中教育人们做事情要有恒心和毅力,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这个词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不停地雕刻,就连金属和石头那么硬的东西都可以镂穿。其中“镂刻”是一种精细的雕刻方式。
在《劝学》中,荀子还用镂刻金石来说明学习一定要持之以恒的道理。他写道: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后人就是根据这里锲而不舍的意思总结出了这句成语。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镂刻而不能坚持下去,就连朽木也不会被折断;但若坚持一直不停地镂刻,就是金属、石头也会被镂穿。学习知识是一个由少到多、日积月累的过程,高深渊博的学识是一点一滴积累而成的,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所以人们学习时一定要坚持不懈,只有这样才会取得成功。

锲而不舍的反义词可以是浅尝辄止、虎头蛇尾等。这是一个褒义的成语,我们可以用它来形容一切不达目的不肯罢休的正面人物和正面行动。不过不可以用于坏人,如果用于坏人可以用贼心不死、不思悔改、变本加厉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4-07
不到黄河心不死
成语:不到黄河心不死
拼音:bù dào huáng hé xīn bù sǐ
解释:
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这种人不到黄河心不死。现在我们横竖总不落好,索性给他一个一不做二不休。”
示例:他自己心里何尝不明白呢?~罢哩! ★茅盾《清明前后》第四幕

不择手段
成语:不择手段
拼音:bù zé shǒu duàn
解释:
择:选择。指为了达到目的,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
出处:
鲁迅《三闲集·通信》:“要谋生,谋生之道,则不择手段。”

欲得而甘心 想要弄到手才称心满意(多用于对人的报复或打击)。

精卫填海
成语:精卫填海
拼音:jīng wèi tián hǎi
解释:
精卫:古代神话中的鸟名。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出处:
《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示例:宾南如~,每不自量。 ★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十

坚持不懈
成语:坚持不懈
拼音:jiān chí bù xiè
解释:
懈:松懈。坚持到底,一点不忪懈。
出处:
《清史稿·刘体重传》:“煦激励兵团,坚持不懈,贼穷蹙乞降,遂复濮州。”
示例:这些都证明我们对于加强统一战线实行革命政策来进行抗日战争的这种方针,是~的。 ★毛泽东《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0189218.html

第2个回答  2010-04-18
案剑瞋目 本来面目 比目连枝 闭目塞聪 闭目塞耳
闭目塞听 避人耳目 避人眼目 播穅眯目 播糠眯目
不堪入目 不识庐山真面目 侧目而视 长目飞耳 嗔目切齿
瞋目扼腕 瞋目切齿 瞠目而视 瞠目结舌 骋怀游目
鸱目虎吻 怵目惊心 触目崩心 触目成诵 触目皆是
触目经心 触目惊心 触目儆心 触目警心 触目如故
触目伤怀 触目伤心 触目恸心 触目兴叹 疮痍满目
慈眉善目 璀璨夺目 道存目击 道路以目 瞪目哆口
瞪目结舌 动心怵目 动心骇目 洞心骇目 耳聪目明
耳目闭塞 耳目股肱 耳目一新 耳目昭彰 耳目众多
耳濡目染 耳视目食 耳视目听 耳闻不如目见 耳闻目睹
耳闻目击 耳闻目见 反目成仇 蜂目豺声 夫妻反目
甘心瞑目 纲举目张 纲目不疏 纲挈目张 刮目相待
刮目相见 刮目相看 光采夺目 光彩夺目 光彩耀目
光彩溢目 光华夺目 刿目怵心 刿目鉥心 刿心怵目
贵而贱目 贵耳贱目 过目不忘 过目成诵 骇目惊心
骇目振心 骇心动目 蒿目时艰 河目海口 横眉瞪目
横眉冷目 横眉立目 横眉努目 横眉怒目 魂飞目断
魂销目断 豁人耳目 极目迥望 极目远眺 极目远望
疾霆不暇掩目 戟指怒目 贱目贵耳 金篦刮目 金刚努目
第3个回答  2020-05-13
精卫填海。誓不罢休。
第4个回答  2010-04-07
昭昭在目
形容大家看得明明白白。
唐·裴度《寄李翱书》:“贾谊之文,化成之文也,铺陈帝王之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