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方式的三种类型有哪些?

如题所述

1、专权型领导:领导者个人决定一切,布置下属执行。这种领导者要求下属绝对服从,并认为决策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

2、民主型领导:领导者发动下属讨论,共同商量,集思广益,然后决策。要求上下融合,合作一致地工作。

3、放任型领导:领导者撒手不管,下属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完全自由。他的职责仅仅是为下属提供信息并于企业外部进行联系,以此有利于下属的工作。

领导方式的这三种基本类型各具特色,也适用于不同的环境。领导者要根据所处的管理层次、所负担的工作的性质以及下属的特点,在不同时空处理不同问题时针对不同下属,选择合适的领导方式。

3、“协商式”:对下属抱有相当大的信任和信心,通常设法采纳下属意见;采用奖赏,偶尔用惩罚和一定程度的参与;进行上下双向沟通;在最高层制定主要政策和总体决策的同时,允许低层部门作出具体问题决策,在某些情况下进行协商。

4、“群体参与式”:对下属在一切事务上抱有信心和充分的信任,总是从下属获取设想和意见,并积极地加以采纳;组织群体参与确定目标和评价实现目标的进展;积极从事上下双向沟通;鼓励各级组织作出决策。

放任型领导的特点:

放任型领导的指挥性行为偏低,支持性行为也偏低,这是领导风格,领导方式支持少,指导少,决策的过程委托下属去完成,明确地告诉下属希望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纠正工作中的错误。 放任式这种领导方式会允许下属去进行变革。

领导者根本既不给下属太多的激励,也不给他们太多的指挥,基本放任自流,各干各得,偶尔实在看不过去了,指挥一下;下属实在完成不了必须的任务,给予一点支持。

员工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高,企业有活力、动力缺点:员工容易互相推诿,群龙无首,特别是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团队容易乱 适用于角色分工明确、战略目标清晰、有共同的价值观、员工主动性强的团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1-02
其实,领导也是摆渡人。领导即为带领和引导,帮助团队成员一起度过难关,实现目标,其实就是和摆渡意义一样。

罗伯特豪斯认为:领导者的主要任务是帮助下属达到他们的目标,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以确保下属的目标与群体或者组织的目标相互配合。
换言之,就是领导要帮助属下实现目标,才能共同达成公司的目标。
这就是“路径-目标” 理论。
路径-目标理论认为,领导者的行为如果想被下属接受,那也必须能够为员工提供满足感,这种满足感既可能是当下的,也有可能是未来的。
有路径,有目标,那领导者的作用就和摆渡人一样,你要知道你摆渡的终点是哪里?是哪个码头?还有就是,你想通过哪个河道,哪个水域,如果船搁浅了怎么办,都要去考虑。

所以,路径-目标理论认为领导的激励作用有两个:
1. 使绩效的实现与员工的需要相满足。
2. 为实现有效的工作绩效提供必要的辅导支持。
在这个基础上,也分为几种类型,和领导的个人风格有关。
领导的几种类型:
1. 指导式领导
让员工明确别人对他的期望,成功绩效的标准和工作程序。
这种类型的领导,比较中规中矩,属于事无巨细。
《三国》中的诸葛亮就属于这种指导式的领导,给下属将领下达指令,总是非常详细。比如大军何时启程,在哪个地方安营扎寨,几更造饭,等哪个地方火起再带军杀出,而且这还不算,临走还送你几个锦囊妙计,总是那么料事如神。下属经常感叹:“丞相真乃神人也。”
我相信诸葛亮肯定失眠,因为天天要考虑这些规划和细节,以及应急预案。最后就是累死的。这种领导,下属比较省心,有的下属非常喜欢这种领导,但是有的下属也不喜欢,比如魏延,在北伐开始的时候,就提出过出一道奇兵,穿秦岭,打曹魏一个出其不意,但是被诸葛亮否定了,所以魏延也一直耿耿于怀。

指导式的领导,事无巨细,喜欢稳扎稳打,但是突破性和创新性较差。组织显得没有活力,而且人才的梯队建设较差,并不能有利于人才的持续培养。
2. 支持型领导
努力建立舒适的工作环境,亲切友善,关心下属的要求。
这种类型的领导,比较适合组织架构相对于比较完善的企业或者组织。就是给予授权,给资源给平台,希望员工能够自主的发挥才干,实现目标。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冬奥会的幕后,需要一个强大的系统去支持,那就是阿里云。而阿里云刚开始在阿里巴巴,并不被多数人看好,大家都认为这种极度烧钱而对结果充满怀疑,但是当时的马云力排众议,支持王坚带领团队去攻坚克难。
领导人,要做的,就是看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做别人做不了的事情,算别人算不清的账。

3. 参与式领导
主动征求并采纳下属的意见。
这种类型的领导,必须遇到有一定能力和知识的下属才行。要不然,给你提出的建议不专业,那就得不偿失了。这种类型的适用于下属愿意去掌控自己的工作节奏,可以让下属获得一定的参与感和归属感,这种组织充满活力。
4. 成就取向式领导
设定挑战性的目标,鼓励下属展现自己的最佳水平。
这种领导比较具有魄力,不愿意墨守成规,以结果为导向,比较利于那种有自己想法,不愿意受太多约束的下属。

总的来说,不同的领导行为也会适合不同的环境和下属的个人特征,不是哪种领导一定是最好的。如果下属的工作是结构化的,那么支持型的领导满意度更高,如果面对能力强或者经验丰富的下属,指导式的领导就会被认为是多余的。相信自己能力愿意自己把控节奏,愿意展现自己的,那么更喜欢参与式的领导和成就取向式的领导。
其实,面对不同的环境和下属特征,领导的管理方式也是可以改变和调整,以便弥补员工和团队在某个方面的不足,来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实现目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