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求解过程。我不知道怎么得出来的

如题所述


这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16
先看等号前面的分母部分:这恰好是一个平方差公式,等于1-(1+x平方)=-x平方。与分子的x平方约分化简得1+根号下1+x=1+根号下1+x平方,求得x=1。
第2个回答  2017-10-16


如图

第3个回答  2017-10-16
1.这首诗在语言形式上有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案 诗共6节,每节的前3句相同,辗转反复,余音袅袅。这种刻意经营的旋律组合,渲染了诗中“梦”的氛围,也给吟唱者更添上几分“梦”态。(可以从节奏、旋律等方面分析。)2.通读全诗,你觉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绪?答案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一种既甜美又忧伤的情绪。(诗人的情绪可以从“依洄”“迷醉”“甜美”“伤悲”“心碎”“黯淡”诸词中体现出来。)3“甜美是梦里的光辉”“黯淡是梦里的光辉”,这两句与《再别康桥》中的哪个句式比较相像?说说你的理由。答案 这两句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比较相像。这四个语句都采用了比喻中暗喻的修辞手法,本体都是抽象的情绪,“甜美”“黯淡”“悄悄”“沉默”;喻体都是具体可感的事物,“梦里的光辉”“别离的笙箫”“今晚的康桥”。(所给的诗句是比喻手法,从《再别康桥》中比较容易看出。)4关于这首诗的主旨,人们说法不同,有人说是写爱情的,有人说是写理想的,也有人认为二者都对。你是怎样理解的?答案 从徐志摩的相关文章中,我们应倾向于第二种观点。徐志摩说:“要从恶浊的底里解放圣洁的源泉,要从时代的破烂里规复人生的尊严——这是我们的志愿。成见不是我们的,我们先不问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功利也不是我们的,我们不计较稻穗的饱满是在哪一天。”(《“新月”的态度》)(这是一个开放的题目,只要能结合诗的内容作出合情合理的分析即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