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回家有哪些步骤?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务,将于近日择机撤离空间站核心舱组合体,返回东风着陆场。目前,神舟十三号乘组已做好飞船撤离前的各项准备,东风着陆场及工程相关系统正在开展迎接航天员返回的各项准备。

       据央视新闻 消息,神舟十三号3名航天员已在空间站工作生活了6个月,按计划,他们将在轨工作生活180天左右,如今已进入了“回家”倒计时。

       目前,神舟十三号乘组已做好飞船撤离前的各项准备,东风着陆场及工程相关系统正在开展迎接航天员返回的各项准备。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1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建造阶段的第2次载人飞行任务。

       从神舟十三号飞船与空间站核心舱分离,到最终返回地面,航天员要经历9个多小时的时间。安全着陆需要以下几个过程。

       一:离“站”上“船”,撤离空间站组合体。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首先实施分离。分离前,航天员需要关闭连接天和核心舱与神舟十三号的双向承压舱门,正式撤离空间站。进驻神舟十三号飞船后,航天员需要马上换上出征时穿过的舱内压力服。

       二:在返回舱值守,等待返航。在神舟十三号飞船返回舱内,航天员还要进行一些返回前的准备,包括返回状态的设置、在轨指令的发送等。

       三:进入大气层前,完成“两舱”分离。神舟飞船的前段是轨道舱,中段是返回舱,后段是推进舱。在降轨之前,轨道舱和返回舱将首先进行分离。随后发动机开机,飞船逐步下降高度,并在进入大气层之前完成推进舱分离,返回舱进入返回轨道。

       四:进入大气层。飞船返回舱下降到距地面100公里左右进入大气层后,是返回过程中环境最为恶劣的阶段。空气密度越来越大,返回舱与空气剧烈摩擦,使其底部温度高达上千摄氏度,返回舱周围被火焰所包围,因为摩擦舱内会出现震动噪声过载的现象,其间会经历4-6分钟的“黑障区”,此时会和地面失去联系,但地面可以通过电扫雷达等方式进行跟踪。

       五:打开降落伞,稳稳落地。在距地面10公里左右的高度,返回舱将依次打开引导伞、减速伞和主伞,并抛掉防热大底。在距地面1米左右时,启动反推发动机,让返回舱下降速度降到每秒2米左右,最终使返回舱安全着陆。

       欢迎航天英雄们回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4-16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务,将于撤离空间站核心舱组合体,返回东风着陆场。



目前,神舟十三号乘组已做好飞船撤离前的各项准备,东风着陆场及工程相关系统正在开展迎接航天员返回的各项准备。

从神舟十三号飞船与空间站核心舱分离,到最终返回地面,航天员要经历9个多小时的时间。在航天员重返地球的过程中将需要经历哪些程序呢?一起来了解。



程序一:离“站”上“船”,撤离空间站组合体。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首先实施分离。分离前,航天员需要关闭连接天和核心舱与神舟十三号的双向承压舱门,正式撤离空间站。进驻神舟十三号飞船后,航天员需要马上换上出征时穿过的舱内压力服。

程序二:在返回舱值守,等待返航。在神舟十三号飞船返回舱内,航天员还要进行一些返回前的准备,包括返回状态的设置、在轨指令的发送等。




程序三:进入大气层前,完成“两舱”分离。神舟飞船的前段是轨道舱,中段是返回舱,后段是推进舱。在降轨之前,轨道舱和返回舱将首先进行分离。随后发动机开机,飞船逐步下降高度,并在进入大气层之前完成推进舱分离,返回舱进入返回轨道。

程序四:进入大气层,经历高温震动恶劣环境考验。飞船返回舱下降到距地面100公里左右,进入大气层后,是返回过程中环境最为恶劣的阶段。空气密度越来越大,返回舱与空气剧烈摩擦,使其底部温度高达上千摄氏度,返回舱周围被火焰所包围,舱内会出现震动噪声过载的现象,其间会经历4-6分钟的“黑障区”,返回舱此时会和地面失去联系,但地面可以通过电扫雷达等方式进行跟踪。




程序五:打开降落伞,稳稳落地。在距地面10公里左右的高度,返回舱将依次打开引导伞、减速伞和主伞,并抛掉防热大底。在距地面1米左右时,启动反推发动机,下降速度降到每秒2米左右,最终使返回舱安全着陆。

第2个回答  2022-10-18
据央视新闻 消息,神舟十三号3名航天员已在空间站工作生活了6个月,按计划,他们将在轨工作生活180天左右,如今已进入了“回家”倒计时。

目前,神舟十三号乘组已做好飞船撤离前的各项准备,东风着陆场及工程相关系统正在开展迎接航天员返回的各项准备。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1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建造阶段的第2次载人飞行任务。

从神舟十三号飞船与空间站核心舱分离,到最终返回地面,航天员要经历9个多小时的时间。安全着陆需要以下几个过程。

一:离“站”上“船”,撤离空间站组合体。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首先实施分离。分离前,航天员需要关闭连接天和核心舱与神舟十三号的双向承压舱门,正式撤离空间站。进驻神舟十三号飞船后,航天员需要马上换上出征时穿过的舱内压力服。

二:在返回舱值守,等待返航。在神舟十三号飞船返回舱内,航天员还要进行一些返回前的准备,包括返回状态的设置、在轨指令的发送等。

三:进入大气层前,完成“两舱”分离。神舟飞船的前段是轨道舱,中段是返回舱,后段是推进舱。在降轨之前,轨道舱和返回舱将首先进行分离。随后发动机开机,飞船逐步下降高度,并在进入大气层之前完成推进舱分离,返回舱进入返回轨道。

四:进入大气层。飞船返回舱下降到距地面100公里左右进入大气层后,是返回过程中环境最为恶劣的阶段。空气密度越来越大,返回舱与空气剧烈摩擦,使其底部温度高达上千摄氏度,返回舱周围被火焰所包围,因为摩擦舱内会出现震动噪声过载的现象,其间会经历4-6分钟的“黑障区”,此时会和地面失去联系,但地面可以通过电扫雷达等方式进行跟踪。

五:打开降落伞,稳稳落地。在距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