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和回避型相处的雷区

如题所述

注意!和回避型相处的雷区

一、伴侣的自作主张

这一点可能对于已经进入婚姻的回避型和伴侣来说更为明显。回避型往往带有强烈的自我主张,内在强势霸道,在家庭生活中表现为需要事事占据主导地位,表面上放权,但对于那些可能对共同居住环境产生影响的事情,如果伴侣没有事先征询回避的意见而自作主张,回避内心是极其不爽的,但是可能什么都不会说。

那是不是所有事务都必须按照回避的意思来呢。

其实也未必。如果你顺着回避的意思,表示同意他的看法,着手准备,他反而可能会摆摆手说算拉算啦,还是按对方的意见来吧;或者一开始就征询他的意见,表示尊重他的看法,回避感觉心里舒爽了,也无所谓对方是怎么捣腾了。

这里其实隐藏的点是回避很害怕被忽略,希望伴侣在做决策的时候考虑到他的意见,只要有了这个动作,事实如何其实他们并没有很在意,毕竟回避对生活中的零碎没那么兴趣,他们在意的是自己的主张得到重视 。如果你以为你是当家的,看对方也似乎懒得过问就真的不问了,就等着被记小黑本吧。

二、伴侣的越界

回避型非常看重自我空间的维护,即便在亲密关系中也需要划分很明确的界限,伴侣如果无意识的越过回避心中设定的边界,就又会埋雷。

回避很不喜欢对方未经他许可翻动他的物品,翻看手机更是不可能,所以好奇的伴侣忍不住的时候记住千万不要被发现,哈哈。

还有很多焦虑型伴侣热衷的各种视奸行为,包括关注微信步数、QQwifi状态,王者荣耀玩伴啦诸如此类的,如果想要通过这些蛛丝马迹探寻回避的行踪,那就自己千万绷住了不要拿这些作为证据去质疑回避,质疑的后果是很惨烈的。

回避会很生气,有时候是因为觉得不被信任,有时候是你猜的太准了,回避整个暴露在你面前让他极度不适。

还有一种越界可能真的是出于对回避的关心,贴心的伴侣可能会经常向回避提出善意的建议。这本身是一件体现伴侣间关心的好事,但如果不太重注方式,不是一种有商有量的氛围,又会招致回避的反感,他们不会体会到善意和关心.而只能感觉到被控制。

就好像有一种冷是你妈觉得你冷,你觉得这样对回避好,更适合回避,但对方偏偏不这么认为,如果你一再坚持,彷佛对方不听你的就损失了,回避反而更不领情。因为他们感觉很不自在,这种不自在掩盖了你的爱的初衷。

退一步说,大家都是成年人了,衣食住行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回避并不需要多一个妈,我们泛滥的爱心还不如回收放到自己身上。

记住,”你一定要如何如何“,这种句式还是在与回避相处的字典中删除吧。

三、伴侣情绪紊乱

情绪紊乱主要说的还是焦虑型,主要表现为一点就炸、一点就哭、爱抱怨、爱指责、爱怀疑。

有的时候负面情绪不是因为回避引发的,只是单纯的想要和回避吐槽一下,寻求认可和支援,但回避比一般男同志共情能力还要再一言难尽些,所以这种时候得不到任何回应,还会反而被回避吐槽,于是你本来就委屈巴巴又从回避那受到二次打击。所以何苦呢。

更多的情况是你的负面情绪就是被回避引发的。

面对仿佛外星生物的回避,内心千万种委屈,但是我们也反思下,是不是自己的负面情绪非常容易被触发呢。

回想自己的一些举动,确实是一点点委屈都受不了,对方语气一点点不对我就绷不住,根本没有办法控制眼泪,或者一上来就是指责对方、埋怨对方,行为举止很不成年人。

而回避这种个性恰恰更需要一个情绪稳定、耐心包容的伴侣,他们的内心没有看上去那么坚固,内里其实很脆弱,他们非常害怕对方的攻击和指责,一次次被提醒他做的是多么不好。他无从应对伴侣的哭闹,同时夹杂着被伴侣否定的怨气,正式开启回避。

待伴侣的情绪缓解了,感受到回避的回避,反而着急忙慌起来,反省自己是不是做的太过了,又开始主动贴着冷若冰霜的回避。长此以往,回避会认为对付伴侣的无理取闹最好的办法就是冷冻,反正不知道怎么处理对方的情绪,自己冷了对方反而急了,那还费什么劲去安抚啊。虽然暂时平静了,但问题还在那完全没有得到解决。

更合适的做法是有情绪先自我释放,再心平气和的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诉求少用“你如何如何“,多说“我感觉如何如何,我希望如何如何“。还有的无关痛痒的小问题,有时候真的不用太放在心上,回避让你不爽了,学会一笑置之,打个哈哈就过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