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不能没实力,长安逸达竞争力解析!

如题所述

不论哪个行业,2022年都是艰难的一年,特别是对于汽车这类“大件”而言,销量对于车企而言,则亦可决定生死。但即便如此,根据数据可知,2022年汽车上险量数据,国内乘用车依然达到2057.7万辆,虽同比下降2.9%,但也是近几年来少有的佳绩。

就详细数据而言,在这2057.7万辆的总数中,轿车占比达到50.4%。SUV虽然是市场的话题明星产品,但轿车产品且均在无声无息的赚钱。同时,合资紧凑级轿车凭借不错的口碑,依然牢牢占据着榜单冠亚季军,分别为轩逸朗逸卡罗拉。实际数据部分,他们分别超过42万辆、超过35万辆和超过24.9万辆。

当然,中国品牌车型同样表现不俗,比亚迪秦PLUS DM-i、长安逸动、吉利帝豪等车型也都以超过33万辆、超过14万辆、超过13万辆的成绩,分别排在榜单前十之列。

从这些数据就可以看出,紧凑级轿车的竞争有多激烈。虽然榜单前三位置的产品,在产品品质、配置、质感部分有些落后。但凭借多年的口碑,依然有不少用户选择这些产品。

也就是说,想要与之争高低,比这些产品做得好一些还不够。必须用越级的品质,合适的价格,以及优秀的综合表现,才能赢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就在近日,长安推出全新紧凑级轿车——逸达,从试驾体验来看,这款车型在全方位品质方面,绝对达到超越合资紧凑级车的表现。同时,目前预售价格已出,预售3款车型,预售价格分别为8.99万、9.99万、11.09万。并且,我们试驾体验的顶配车型,11万出头价格已经可以享受到非常好用的L2级别驾驶辅助系统。

那么,哪个方面的优势最为明显?

配置部分自然不必多说,这个最后再说。就试驾体验而言,个人认为最给人惊喜的便是行驶品质表现。特别是非常紧致的底盘调校,以及越级的隔音表现,让人非常惊喜。

试驾现场,长安便将一辆全新逸达进行拆解,从现场能够清晰的看到许多细节的做工用料。特别是做过特殊防锈处理的座椅内部框架,轮拱处、A/B/C柱覆盖件的纯白色隔音棉,以及车顶部分的激光焊接等等,都能看到长安在逸达的材质和用料上,非常的用心。

此外,全新逸达基于长安最新的方舟架构打造,拥有短前悬、长轴距、低重心的特点,加之整车刚性的提升,不仅提升车辆安全性。同时,在驾乘感受上也有着越级的表现。

虽然悬架系统部分,采用这个级别常见的类型,为前麦弗逊后扭力梁悬架,但行驶表现部分给人惊喜。首先是动态行驶部分,底盘的整体感非常强,无论是通过减速带还是坑洼路面,车身、悬架、车轮的一体性非常好,并不会有那种散的感觉。

而在路感部分,全新逸达并不是一味的软,而是保留部分路感,加之富有韧劲儿的减震阻尼设定,驾驶起来还是有一定乐趣的。同时,上面有说到全新逸达的整体用料扎实,体现在动态部分那就是拥有越级的隔音表现。特别是城区及快速道路中,整辆车相当的安逸,车内人员交流很轻松,并不需要刻意提高音量。而在高速里面110-120km/h左右,车内噪音会有些许提升,但与同级我们熟悉的合资车型相比,依然是优秀水准。即便是与中国品牌畅销的几款车型相比,全新逸达的隔音表现依然是非常出色的。

说完了全新逸达动态部分的优势,那么在静态表现上同样是优势满满。

静态体验部分,全新逸达在颜值设计和乘用体验部分,同样给人越级的感受。首先,全新逸达基于长安纵横万象中的横之境理念打造,意在诠释平衡与静谧。实际的观感部分,无边界中网向两侧延伸,搭配全新设计的扁平化灯组,有着很强的精致感。车身侧面采用溜背轿跑车型的线条勾勒,视觉上非常的流畅。同时前后灯组延伸出的装饰件,削弱了车侧的笨重感,看起来非常的精练。不仅如此,全新逸达还是十万级唯一采用主动弹出式隐藏门把手的车型。并且,该设计考虑到北方寒冷地区用户,即便被冰冻也可通过强大的扭矩进行破冰,绝不耽误用户使用。

还有一点比较让人有好感的部分,那便是车尾部分了。在贯穿式尾灯成为主流的今天,全新一代依然采用经典的分体式设计,同时灯腔内部灯带设计很有辨识度,并与前大灯组呼应,观感上非常的细节。另一个非常细节的地方,便是后风挡玻璃上方的高位刹车灯,其不仅采用外凸设计,且点亮后独特的样式非常的俏皮。

当然,作为一款2023年推出的全新车型,颜值设计上优于合资经典车型自然不算什么。车内乘用品质能够做到全面提升,才是做到真正的越级。并且,由于这些畅销的合资紧凑级车,多数都被用作网约车使用,所以或多或少大家都有一定的体验。后排空间宽敞的吧,座椅不舒服。座椅舒服的吧,车内隔音差。隔音稍微好点的吧,空间又紧凑,还顶头。这里就不点名了,我们体验过的大多数合资紧凑级轿车,都有以上这些问题。此外,还包括后排座椅硬、靠背直、坐垫短、无后排出风口等等一些列的问题。

全新逸达的前排空间完全不必担心,主驾座椅支持六向/副驾座椅支持4向电动调节,能够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同时,主驾座椅还支持座椅加热功能。虽然座椅造型非常运动,但内部填充物柔软,做到了久坐不累。

并且,后排座椅内部填充物的柔软度更优于前排,同时靠背角度合适,日常乘坐非常的舒适。同时,2765mm的轴距也使得后排腿部空间富裕,个人175cm的身高,后排无压力。还有一个优点是,虽然全新一代也搭载了全景天窗,以及遮阳帘。但后排头部空间同样比较充裕,并不会出现顶头的情况。

仅以上这些优势,便已经让全新一代的静态乘坐体验强过合资紧凑级车型。再加上全新逸达优秀的隔音降噪表现,也要比同级国产紧凑级轿车优秀不少。无论是作为家用轿车,还是网约车,全新逸达也绝对相当优秀的那个。

动态出色,静态优秀,那么舒适性配置以及智能网联自然不能缺席。

毕竟作为中国品牌中,最早一批进行智能化功能研发的品牌,长安在这方面积攒的优势,还是非常强的。首先是智能车机系统部分,采用全新一代的全场景智慧交互系统,加之8核的MT8666芯片,日常使用无论是触控反应速度,还是智能语音控制系统,都非常的优秀。在这里多说一句,全新一代使用的讯飞飞鱼系统已经来到了4.0时代,不仅交互内容更加丰富,且反应效率更加快速。

加之内置定制的高德地图,以及音乐软件,日常驾驶需要的地图和音乐需求都能得到更高品质的满足。

此外,全新一代还支持雷石车载KTV、车内趣味拍照、手势控制等功能,好玩好用自然还得有趣。合资车型紧凑级车型在这方面的劣势自然不必多说了,能够支持CarPlay手机互联就已经算是出色表现了,更不用说车联网方面的表现了。

其次则是远程控制部分,南方用户可能对热度比较敏感,北方用户比较尴尬的是,对冷和热都非常敏感。如果没有地库,露天停车,那么炎热的夏季或者寒冷的冬季进入车内,跟受刑没什么区别。全新逸达同样支持智慧云控远程助手,不仅能够实时查看车辆状态,并且还可以远程启动车辆及开启空调等,有多好用就不用赘述了吧。

其余诸如全车LED灯光、自动大灯、自动空调等自然是不会缺席的。全新逸达更是支持车外灯光秀,偶尔耍个帅,氛围感直接拉满。虽然不是新能源产品,但在炫酷这方面自然也不能拉胯。手机重度用户也不必担心,除常规USB充电接口外,该车同样支持手机无线充电,功率为15W,具备过温保护,并可在车机中自行选择关闭或开启,用户拥有绝对的控制权。

相信不少人应该都看到过这个新闻,此前一辆日系高端豪华MPV依然事故撞车后车门无法打开,导致车内乘客遇难的事件吧。全新逸达支持车门碰撞后自动解锁,即便出现意外事故,也能保证车门轻松打开,得到及时救援。

总结:

从实际的动态试驾,到车辆静态体验,全新逸达的整体表现,确实要比同级合资紧凑级轿车优秀许多。特别通过价格的对比后,才能发现什么是真正的碾压。对于车企来说,好酒也怕巷子深,如今不少国人购车时依然会听取长辈的小意见。但在2023年的今天,不可否认中国品牌的产品综合品质已经有了质的提升。如果我们可以静下心来看,综合考虑自己与家人的用车需求,便能发现全新逸达在这个级别中的优势有多强。当然,以上都是个人在经过对比以及实际试驾体验之后的心得,并且与同级畅销的合资紧凑级轿车进行对比得到的结果,希望能在你购车时有一定帮助。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牛车网,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