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流行的哪五个常用语,都是从“青楼”中传出来的?

如题所述

如今非常流行的五个常用词语,居然都是从“青楼”中传出来的

随着社会在进步,现如今人们的观念比古人可是开放了很多,同样的,各种流行元素也是层出不穷,并渐渐融入到了社会生活多个领域,这其中包括衣饰、音乐、美术、娱乐、建筑等等。

除此以外,在语言方面,同样也有流行元素的存在,比如我们如今常说的流行词语,不过,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有五个我们今天非常流行的词语,其实都是从青楼中传出来的,那么,究竟是哪五个词语呢?下面就给大家一一道来。

流行词语一:跳槽

跳槽这个词在今天非常时髦,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一旦工作被炒,自然要找其他活儿,“跳槽”之声,不绝于耳,孰料,这个让人“脸儿熟”的词汇,竟然也是旧上海的妓院行话,指嫖 客丢弃原来的妓女另结新欢。

清人徐珂的《清稗类钞》中明确解释说:“原指妓女而言,谓其琵琶别抱也。譬以马就饮食,移就别槽耳。后则以言狎客,谓其去此适彼。”古代中国,良家妇女的地位很低,妓女简直就是漂亮玩物,花钱买乐的嫖 客,个个儿喜新厌旧。

嫖 客上妓院被比作“吃草”,玩到了“草色衰败”那一天,失去新鲜感“马(嫖 客)”自然就得“跳槽”,诸如“调头”、“跳槽”这些旧上海的妓院用语,频繁地出现在清末韩邦庆所著的谴责小说《海上花列传》里,足见其强大的社会影响力。

流行词语二:开盘

现代都市人对这个词再熟悉不过了,房地产广告满天飞,今天这儿封顶,明天那儿开盘;殊不知,“开盘”这个词,早就满身脂粉气,在旧时妓院里,“开盘”指客人让妓女陪着聊天、唱曲,不包括其他不堪入目的内容,颇似时下陪 聊、陪唱的歌厅小姐,民国时期,胡适、陈独秀等高收入的社会名流,时常闲聚“开盘”。

流行词语三:调头

简单来说,调头就是“回弯儿”的意思,听起来没什么怪味儿,细究起来,这个词却是旧上海的妓院行话,指妓女从原来的妓院转到另一妓院中营业,这很像现代人换单位,当时妓女的身体属于妓院,从八、九岁调 教成名重一时的“花魁”,当然要花很多钱,马上挣钱了,竟要活活地挪地方,想必,“调头”远比计划经济时代的“农转非”、“工转干”都艰难。

流行词语四:开方子

“开方子”在字面上的意思很容易理解,现在一般指医生为病人诊病后对症下 药开出药方,或者出主意、指路子,原意非常干净,但在妓院里,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开方子”指的是,妓女审时度势察言观色,详装可怜以各种借口相嫖 客敲诈的手段。

汪仲贤《上海俗语图说》:“未开方子以前,须先借因头,以作发端。或假装病痛,或愁眉紧蹙,或故意骂人,或暗地啜泣……嫖 客见之,定要询问根源复须羞怯怯地,不肯明言,等他再三相逼,才不得已而吞吞吐吐地说将出来,嫖 客一拍胸脯,方子已收收效。

流行词语五:出局

如今出局通常意指被淘汰,从圈儿里被揣到圈儿外,这种事儿比比皆是,没什么不好意思,可是,它的前身却不光彩,专指嫖 客花钱,把妓女接出妓院,送到自己家里或者其他隐秘的地方过夜。

比如著名的“情种诗人”徐志摩,乐于请朋友喝“花酒”,叫妓女“出局”,这在清末民初期间,算是上流社会的社会方式,如果妻子不是“醋坛子或者“母老虎”,像这类休闲娱乐活动是被默许的。

不得不说,虽然青楼是一口大染缸,但不少富有特殊意义的专用词汇,却保留了下来,到了今天还成了流行词语,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词语早已改头换面,被赋予了新的意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