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个提出“计划生育”的人,却娶了两个老婆,生了八个孩子,他是谁?

如题所述

我国自古就有多子多福的说法,也就是说家里的人越兴旺家里的生活就会越好,其实早在《诗经》中就有百子的典故,大致将周文王有很多子孙,当初周文王有九十九个儿子,有一天在路边捡到一个孩子叫雷震子,所以周文王才刚刚收了一百个儿子,于是人们都称赞周文王有百子,子孙兴旺。但也有传说,周文王不仅有100个孩子,实际上有101个孩子。

中国还有一句俗语叫"七大姑八大姨",更能说明中国人喜欢多生孩子祈求后代有福,但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的进步、国家政策的约束等原因,人们逐渐改变了多子多福的思想,开始少生优生,甚至衍生出不生孩子的丁克行为。

其实,除了人们受教育程度的逐步提高,最重要的是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大家知道这个政策当初是谁提出来的吗?就是他。

马寅初,但他是中国第一个提出"计划生育"的人,却娶了两个老婆,生了八个孩子,这是怎么回事?

01、马寅初的治学之道

1882年生于浙江。

马寅初虽然从小怀着一颗热爱学习的心,但家境贫寒,生活凄苦,但这些外部条件都阻挡不了马寅初的求学之路。西汉时,匡衡凿壁偷光,《西江杂谈》中记载:"匡衡字之赐贵,勤于学而无烛,邻有烛而不逮,恒引其光穿墙而读于书之光。"。

现代的马寅初不怕辛苦坚持学习,最终选择了出国留学,在完成学业后仿佛听到了祖国的召唤,立即回国报效祖国。在那个知识不被重视的年代,很少有人能潜心学习,比如

能以如此学术成就回国报效祖国的马寅初更是难得。

所以在马寅初回国的时候受到了很多团体和有能力的人的关注,因为大家的心都是怜悯的,尤其是一个海外归来的人,所有人都向马寅初伸出了橄榄枝,但是对于从小就有自己理想的马寅初来说,这些橄榄枝都不足以动摇他们的志向,所以最后马寅初选择到北京大学任教,马寅初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他想通过知识的传播来改变后代的思想。

02、用自己的努力为祖国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马寅初事件与鲁迅弃医从文其实有相似之处,希望通过知识的传递来改造后代思想的马寅初很快在经济学界做出了名,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失去了自我的一生,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国家,包括自己的生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他担任浙江大学校长。

马寅初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动向。

在大家眼里,一个好的中国经济,在马寅初眼里其实是一颗随时随地都会爆炸的炸弹。很早的时候,马寅初就预感到中国的人口会越来越多,但事实上,对于那个时代来说,人口过剩无疑是国家最沉重的负担。当时中国没有足够的粮食养活这么多人,如果到了一个基本点,中国全民就会陷入吃不饱饭的境地。

于是马寅初针对当时的国情,为了保证大家都能吃上饭,他迅速开始了社会调查,然后根据调查的结果,得出一个家庭最多只能生两个孩子的结论,对不守规矩的人进行罚款。虽然这个想法在马寅初提出时遭到了大多数人的反对,但经过国家的认真研究,发现这个政策能够促进我国未来的发展,"计划生育"政策落实到各家各户,很快就控制住了全国人口。

03、备受讨论的家庭生活

在马寅初出生的那个年代,大多数人的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马寅初也不例外,他也经历过父母包办的婚姻。有过留学经历、知识水平较高的马寅初,娶了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农村妇女。虽然两人的知识水平相差甚远,好在妻子是个很好的妻子,可以帮助马寅初打理很多生活上的琐事。

婚后两人的生活也算幸福,妻子先后为马寅初生了四个孩子,三个女孩一个男孩,但不幸的是,唯一的男孩因感染死亡,对于当时"重男轻女"思想过于严重的年代,通情达理的妻子怕家人遭受别人的指指点点,

他提出同意马寅初纳妾的想法。

即使妻子没能为马寅初生个男孩,但受过高等教育的马寅初并没有嫌弃妻子,相反,他所有的心思都在妻子身上。但后来马寅初出国留学一直想着学业上的事,两人聚少离多,也没有了当初的爱情。同时,一个女孩出现在马寅初的生活中,她比马寅初小22岁,还是她女儿的同学,他们在一起可能是因为三观而更加了解对方,最终这个女孩也和马寅初共同养育了两个男孩和两个女孩。

一生为中国做出了无数贡献的马寅初,他不仅学业优秀,还发表了无数文章,最著名的可以说是《新人口论》,但因为他没有遵守计划生育政策而备受争议。他敢于突破世俗的眼光,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即使不被世人理解,他也是成功的。那么伟大的人,我们尊重他已经太晚了,又怎么忍心对他胡乱评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02
他是曾经北京大学的校长马寅初。在经过第一次人口普查后,他提出了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就必须实行独生子女计划。
第2个回答  2021-03-02
是马寅初,当时国家还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提倡多子多福,所以多生孩子并不奇怪。
第3个回答  2021-03-02
苏贺,他的一生并不幸福,大老婆太过强势。二老婆疑心太重。八个孩子当中老大最能让他欣慰,学识渊博,善解父母懂得感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