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大型建筑发展的起源是什么?

如题所述

在欧洲,大型建筑的产生并非出于防御需要,而是源于对葬礼和宗教仪式的关心。个人住宅主要用木头搭建框架,墙壁由编条和灰泥制成,屋顶用茅草铺成,这些极少保留下来。而新石器时代的西欧和北欧人却用巨大石块来搭建坟墓和仪式场所,这种石块称为巨石。他们常常先搭起一个柱梁结构,两块直立的石头支撑一块横置的顶石。运用这一方法,他们为死者建造了带有一间或两间墓室的坟墓,这被称作石台墓,它们给观者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象。其他一些遗址则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呈现出划分为不同层次的水平空间,学者们认为这里是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

公元前4250至前3750年,在布列塔尼半岛南部海岸上的卡纳克地区的梅内克,三千多块竖立的巨石等距排成若干条笔直的长列,绵延达三公里多。其特点是,高约九十厘米的较小石块立在东侧,石块的高度逐渐增加;到了西侧,石块高达四米。石列的东西走向令学者们以为,石列用于测量一年之中不同时间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对于食物来源依赖于阳光的农业民族,它们起着日历的作用。开采、加工、运输和竖起这些石块是一个非凡的伟绩,除了要有出色的专业工程技术之外,它还要求有效地组织人力。这些石块的形状简单、重复,尺寸渐增;既是静止的,又会因太阳缓慢地不间断移动而变更。石块之间有一种平静的宏伟和庄严,给开阔的场地带来了静默的秩序。

巨石常常出现在被称为石圈的圆圈形建筑中。这是英国最常见的巨石排列方式,最著名的巨石建筑就是索尔兹伯里平原上的石圈“斯通亨奇”。现在看来统一的设计,实际上是至少四个建造阶段的结果。最初是在白垩地面上挖一条巨大的环形沟,围成一个直径约为一百米的圆圈;再沿沟内侧筑一圈约两米高的围堤。一条两旁排列着石块的宽阔大道向东北方向延伸,从圆圈一直通往一块灰白色的尖角砂岩巨石,今天我们将其称之为踵石。越来越多的巨石被运进圆圈,所以到了约公元前2100年,“斯通亨奇”已发展成一个马蹄形的建筑,拥有五座砂岩三石塔。环绕着它们的是一圈直立石块,它们顶部放着一道连接在一起的过梁,两个圈之间还有一圈较小的蓝砂岩石块。

“斯通亨奇”对于那些花费几个世纪的时间建造它的人们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依然是一个不解之谜。许多史前史学家相信,它有为流逝的时间作标记的作用,至少部分功能如此。由于它的纪念碑性,大多数史前史学家还一致认为它具有仪式功能;它那精心设计的圆形结构支持了这一猜测,因为在许多社会的宗教仪式中,圆形是一个重要标志。这两个特点甚至使得中世纪看到“斯通亨奇”的人认为它是亚瑟王的术士梅林建造的,而且它至今仍在吸引着人们在夏至时前来。然而,可以确定的是,与梅内克巨石阵一样,“斯通亨奇”显示出了一流的人力组织和工程技术。“马蹄”中心那座最大的砂岩三石塔高达7.2米,支撑着一块4.5米长、0.9米厚的过梁。每块砂岩重达五十吨,是从三十七公里外的马尔博罗唐斯运来的;蓝砂岩产自三百二十公里外的威尔士的普雷塞利山中。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这些完美的石块显示出了精细加工的痕迹。顶石上挖出的洞严丝合缝地套住了直立石上的突起,成为一个稳固的结构。另外,石块经过削凿,达到了那种通常认为古典时代希腊的帕特农神庙才有的精巧:直立的巨石向顶端逐渐变细,中部则鼓起,在视觉上造成一种负重的感觉,并表现出一种活力,能赋予石头生命力。对过梁的加工从两个方向上进行:它们的正面向外斜出约十五厘米,以使其从地面上看来是垂直的,同时,它们的侧面呈水平弯曲,以形成一个光滑的圆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