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睡眠健康小常识

如题所述

睡眠九大注意事项

1、.睡眠环境:卧室整洁,空气流通,不燥不湿,光线柔和,温度18一20℃;床铺软硬适度.被褥干净柔软,枕头高低适当。

2.睡前散步:睡前散步30~60分钟。

3.睡前洗脚:温热水洗脚,有利于消除疲劳,有利于脑细胞由兴奋转为抑制,促进睡眠。

4.睡前饮水:睡前饮水,使血液适当稀释,以防睡觉时血流缓慢导致血栓形成

5.睡前喝奶:睡前喝奶,可以镇静安神,补充钙质,防止骨质疏松

6..睡前刷牙:可保护牙齿,提高睡眠质量。

7.睡前洗脸:防止化妆品和污垢刺激皮肤。

8..睡眠侧卧:可消除疲劳,有利于肠胃消化和排空。

9..不蒙头睡:把头蒙在被窝里睡觉,影响呼吸,不利健康。

健康睡眠十要素

1.少思:睡前不想忧郁事,先睡心后睡眼。

2.平心:睡前控制情绪,不要恼怒发火,心平睡自安。

3.忌食:睡前不吃东西,太饱影响入睡。

4.节语:睡前不要讲话太多,掌握食不言,寝不语。

5..关灯:不要开灯睡觉,开灯睡可使心神不安,并有损眼睛健康。

6.闭嘴:不要用嘴呼吸,张嘴呼吸不卫生,口、咽、喉和肺脏受冷空气刺激,易发生呼吸道感染

7.通风:睡前开窗通风,保持卧室空气清新。

8.常温:睡眠时要调节好冷气或暖气的温度。

9.露头:不要蒙头睡,被窝里空气不洁净,有损健康,影响呼吸。

10.饮水:睡前喝杯白开水、蜂蜜水或牛奶,稀释血液,帮助入睡。

四种睡姿与健康

1.仰睡:身体平躺伸直,两臂平放两侧,胸腹部不要盖得太厚,这样呼吸白然,全身肌肉均可松弛,身体能得到充分休息。

2.俯睡:趴着睡时胸腹受挤压,吸气时胸部扩张受限,呼吸费力,久之颈肩部肌肉易发生疼痛不适。

3..蜷睡:蜷曲睡姿多见于冬季,由干腿脚不暖和,便将双腿屈曲于腹部,这样使下肢血液循环减慢受阻.难以睡熟,晨起便觉腿足乏力。

4.侧睡:是符合生理健康的睡姿。侧睡时,胳膊不要枕在头下,两腿自然弯曲,不要并放在一起。这样全身松弛,血液通畅,入睡无影响。从生理上讲,以右侧睡姿为最佳,既不压迫心脏,又利于肝脏的血液回流及胃肠的排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9
步骤
1/3 分步阅读
很多人都会看着电视,或者是看着电脑,就睡觉了,这样子,往往都是累到沙发上,对脊椎,颈椎都不好。

2/3
睡前不适合做大量的运动,可以是吃完晚饭后,出去散步,或者是慢跑,但是不要走太剧烈的活动。动作幅度过大,反而不容易入睡。

3/3
一些患有中重度失眠的人群,是需要借助安眠药入睡的。不要擅自停药,如果觉得睡眠状态有改善,可以咨询医生。

方法/步骤2
1/3
晚上失眠了,白天补觉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可以考虑在中午的时候午休十几分钟,最多不要超过一个小时。

2/3
睡前保持放松的状态,但是不要是兴奋,过于兴奋,就会错过睡眠的时间,这样子人反而更不容易入睡。

3/3
睡前最好不要玩手机,在快到时间睡觉的时候,最好能够提前躺在床上。培养情绪。可以试着看看书。
第2个回答  2020-09-19
夜间保健六措施

1.晚餐吃素:晚餐应以素食为主,不宜吃得过饱。过饱会使胃部膨胀,影响心肺正常活动,油腻荤腥食物会使血脂升高。

2.卧房宜静:睡觉的房间应空气新鲜,湿度适宜.环境清静。

3.起身要缓:夜间下床不要起身太快,以免出现短暂性脑缺血而致晕倒跌伤。

4.宜睡板床:最好睡木板床加柔软的床垫或褥子,不要睡过软的弹簧床,以免日久引起腰背疼痛。

5.枕头适宜:枕头高度要适中,以自已的一拳半为宜。枕头的软硬要适度,有利于呼吸道通畅,不发生落枕。

6.自备药物:心血管病患者床头应自备保健药盒,药盒里应备有硝酸甘油片、扩心痛定、消心痛等药,一旦发病,随手可取,便于及时救治。

睡眠九大注意事项

1、.睡眠环境:卧室整洁,空气流通,不燥不湿,光线柔和,温度18一20℃;床铺软硬适度.被褥干净柔软,枕头高低适当。

2.睡前散步:睡前散步30~60分钟。

3.睡前洗脚:温热水洗脚,有利于消除疲劳,有利于脑细胞由兴奋转为抑制,促进睡眠。

4.睡前饮水:睡前饮水,使血液适当稀释,以防睡觉时血流缓慢导致血栓形成。

5.睡前喝奶:睡前喝奶,可以镇静安神,补充钙质,防止骨质疏松。

6..睡前刷牙:可保护牙齿,提高睡眠质量。

7.睡前洗脸:防止化妆品和污垢刺激皮肤。

8..睡眠侧卧:可消除疲劳,有利于肠胃消化和排空。

9..不蒙头睡:把头蒙在被窝里睡觉,影响呼吸,不利健康。
第3个回答  2020-09-19
1.少思:睡前不想忧郁事,先睡心后睡眼。
2.平心:睡前控制情绪,不要恼怒发火,心平睡自安。
3.忌食:睡前不吃东西,太饱影响入睡。
4.节语:睡前不要讲话太多,掌握食不言,寝不语。
5..关灯:不要开灯睡觉,开灯睡可使心神不安,并有损眼睛健康。
6.闭嘴:不要用嘴呼吸,张嘴呼吸不卫生,口、咽、喉和肺脏受冷空气刺激,易发生呼吸道感染。
7.通风:睡前开窗通风,保持卧室空气清新。
8.常温:睡眠时要调节好冷气或暖气的温度。
9.露头:不要蒙头睡,被窝里空气不洁净,有损健康,影响呼吸。
10.饮水:睡前喝杯白开水、蜂蜜水或牛奶,稀释血液,帮助入睡。
四种睡姿与健康
1.仰睡:身体平躺伸直,两臂平放两侧,胸腹部不要盖得太厚,这样呼吸白然,全身肌肉均可松弛,身体能得到充分休息。
2.俯睡:趴着睡时胸腹受挤压,吸气时胸部扩张受限,呼吸费力,久之颈肩部肌肉易发生疼痛不适。
3..蜷睡:蜷曲睡姿多见于冬季,由干腿脚不暖和,便将双腿屈曲于腹部,这样使下肢血液循环减慢受阻.难以睡熟,晨起便觉腿足乏力。
4.侧睡:是符合生理健康的睡姿。侧睡时,胳膊不要枕在头下,两腿自然弯曲,不要并放在一起。这样全身松弛,血液通畅,入睡无影响。从生理上讲,以右侧睡姿为最佳,既不压迫心脏,又利于肝脏的血液回流及胃肠的排空。
第4个回答  2020-09-19
一、每晚8小时的刚性安排是不切实际的

  生活中,我们总会碰上加班、聚会或者其他临时事务,很难每晚都睡满8个小时。每晚8个小时的刚性安排,这我们很难实现,久而久之只会让我们越来越沮丧和焦虑。

  主张用弹性的睡眠方案,以90分钟的睡眠周期为计算单位,只要保证不要连续三个晚上缺乏睡眠周期,同时每周至少4天睡够睡眠周期就可以了。

二、个体睡眠需求有很大的差异

  英国撒切尔夫人每晚只需4到6小时,但也有像飞人博尔特这样每晚要睡10小时的,不同年龄段的人所需睡眠时间也不同。

  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简称NSF)针对人生不同阶段所需睡眠量的提议:

  当然推荐的时间也不是绝对的,每个人都要根据自身状况,去发现最合适自己的睡眠时间

  最简易的判断标准就是,睡醒之后,观察自己身体和精神的反馈。

三、睡眠质量更重要

  比起睡眠时间的长短,睡眠质量往往会被大家忽略。

深度睡眠,对消除疲劳、恢复精力有较大的作用。如果睡眠质量差,即长时间处于浅睡状态,即使睡满8小时,依然会感到困倦疲惫。

这7个关于睡眠的常识你需要知道!
1、遵循昼夜节律(生物钟)

  身体在晚上9点开始分泌褪黑素让我们产生睡眠冲动,凌晨1-2点的时候我们睡得最深。从清晨醒来那一刻起,我们会有三个睡眠需求高峰:下午1-3点,傍晚5-7点,以及晚上11点以后。

2、睡前做好准备

  睡前做简单又充分的准备,有助于我们更好更快进入睡眠状态。

  睡前洗个温水澡,让身体提高一两度;让卧室的灯比客厅暗一些;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关掉大部分有干扰的蓝光电子设备——这容易让头脑变得清醒,不容易入睡。

3、采用婴儿睡姿能获得更好的睡眠质量

  身体侧卧,躺向自己非惯用手一侧(惯用右手,躺左边,惯用左手躺右边),双膝微微弯曲,手臂置于胸前,轻轻交叠一起,颈部、头部和臀部形成一条平滑的直线。这种睡姿会让你更有安全感,同时也能够改善打鼾的情况。

4、醒后不要马上坐起

  用自然光唤醒,注意听到闹钟不要马上坐起来,也不要立刻打开手机。神经紧张快速起床,对身体和精神都有大的伤害。用比较慢的节奏起来,开启不慌不忙的一天。

5、周末别起太晚

  很多人会在周末补觉,但发现睡得多了却不能缓解疲惫。其实,为了睡眠周期的连续性,可以选择更明智的做法——回笼觉。仍然按固定时间起床,先起来一小段时间,吃个早餐,然后再去补一觉,这样既能继续发挥睡眠周期的作用,又能让自己得到及时的休整。

  夜班后优质睡眠小技巧
  1、下夜班回家路上,戴上墨镜,尽量减少阳光对生物钟的刺激;

  2、卧室深色不透光的窗帘;白天睡觉时可戴眼罩;

  3、利用白色噪音(white noise)来对抗外界的声音。所谓白色噪音,是指一些有助于睡眠的、机械重复的、音量相对较小的声音。比如森林里的风声、远处的雷鸣声、下雨的声音等等。这些声音可以在网上载到。

  4、上床前放松自己,可以洗个热水澡,吃点清淡的小点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