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英雄故事

一定要快,有急用!

  张丹/张昊
  张丹腾空、旋转、落地、摔倒、受伤、站起,慢慢地滑到场边,又回到赛场;音乐再次响起,掌声如潮,张丹再次跃动在冰面上……张丹,在都灵冬奥会双人滑比赛中以悲壮和出色的演出震撼了现场观众,并勇夺第二名,她不是冠军,却是人们心中的英雄。
  肩负冲金任务的张丹/张昊最后登场。在《龙的传人》音乐的伴奏下,张丹/张昊按照计划尝试从来没有人在世界大赛中完成过的“抛四周跳”,不幸张丹在落冰时摔倒受伤,举止和表情显得痛苦。音乐停止,比赛中断。张丹勉强滑到了场边,对花样滑冰队主教练姚滨说了一句“对不起”,但仍选择了继续比赛,最终高质量地滑完了全套节目,获得了125.01的高分,并以189.73的总分超过两对队友,奇迹般地获得银牌。

  布莱德伯瑞
  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
  在男子1000米短道速滑决赛当中,由于领先自己的四位选手悉数摔倒,这位命运的宠儿突然从比赛的最后一名变成了第一名,为澳大利亚赢得了首枚冬奥会金牌。

  这一令人难以置信的一幕迅速登上了当地所有重要报纸的头版。在澳大利亚这个酷爱体育的国度当中,人们甚至开始将布莱德伯瑞的成功比作美国冰球队1980年冬奥会上战胜前苏联队的神奇一役,后者一直被人们盛赞为“冰雪奇迹”。

  《悉尼先驱报》评述称,布莱德伯瑞的胜利简直就是一个童话:“似乎是龟兔赛跑寓言的重演,澳大利亚的布莱德伯瑞在冬奥会男子速滑决赛当中制订了一个漂亮的计划,他跟在后面,等待前面的对手摔倒--结果他真的如愿以偿了。”

  布莱德伯瑞是昆士兰人,这一热带地区以前总被认为是游泳和跑步运动员的家乡,但是他的出现却打破了这一成见。这位28岁的英雄的意外胜利是对他此前十年的艰苦努力和坏运气的报偿。

  1994年利勒哈莫尔冬奥会上,布莱德伯瑞曾经作为澳大利亚男子接力队的第三棒赢得过一块银牌,但是厄运随即就降临到这位运动员的头上--在同年的世界杯比赛当中,他划伤了腿部,失血4公升,伤口总计缝了111针,一度命在旦夕。

  十八个月前,他在训练当中不慎撞上挡板,导致颈椎骨折。医生警告他,如果他在盐湖城复出,很可能会落得终生瘫痪,但他最终还是出现在了赛场上。

  虽然人们显然无法对这样一个结果感到满意,但是多数人还是同意了不再重赛的决定。

  由于五名决赛选手当中有四名摔倒,裁判完全有权要求重赛,但是当场比赛监督、澳大利亚滑冰联合会主席休伊士最终还是宣布,比赛结果有效。

  由于此前滑冰门事件的影响,裁判已经成为了众矢之的,布莱德伯瑞的胜利也受到了嘘声的冲击。有媒体报道称,一位激烈质问者甚至当面向布莱德伯瑞宣称,要将他的笑容从脸上抹掉。

  但是,布莱德伯瑞很快就承认,自己的胜利完全是由于幸运使然,而澳大利亚当地的媒体则认为,人们不应该质疑他金牌的含金量。

  “那种认为布莱德伯瑞配不上这枚金牌的看法是站不住脚的。我们怎么能够说一位在训练中折断了两节颈椎还能够出现在决赛中的选手不应该拿到金牌呢?更何况他还那么谦逊,承认自己的胜利得到了运气的帮助。”

  我爱花滑,因此以此作结。

  我国冰坛世界级著名名将一一申雪.赵宏博以76.66的世界滑联最高分排名第一,随后又以139.75的自由滑得分,赢得了久违的金牌。
  经历零二年盐湖城冬奥会的洗礼,零三年《图兰朵》的惊艳(为中国夺得第一枚花滑世锦塞冠军),到零四年《宋氏王朝》的辉煌(夺取其参加的所有比赛的冠军),遭遇零五年的不幸(宏博跟腱断裂),在零六年顽强摘铜(都灵冬奥会第三),零七年他们凭借一曲哀婉的《沉思》再次横扫各大奖项冠军;零八年他们选择了暂隐,度过了俩人生命中最灿烂的日子(申雪赵宏博正式结为夫妻)!零九年五月,他们同一个梦想,冰坛伉俪再度携手踏上了他们再熟悉不过的那快洁白如玉的舞台! 中国杯上的完美复出,美国站上的最高分,总决赛上又再次刷新短节目之最。
  他们怀揣着炽热的心阔步迈向2010温哥华冬奥会的冰面! 今天,33岁的申雪与36岁的赵宏博用极至的舞台演绎技术和唯美感人的表现力为双人滑拉开的最亮眼的帷幕。 76.66分的超高分奠定了他们王者的风范。让我们默默为他们祝福!
  同样令人兴奋的是,庞清.佟健,张丹.张昊这两队中国花滑顶尖选手、姚家军的老二与老三号人物同样发挥出色,短节目得分均超七十!这样,在短节目后,排名前五的选手得分均在七十以上!这在冬奥赛场上还是头一次!最后,庞清佟健以自由滑第一的成绩摘取银牌,张丹张昊获第五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8-16
  一、冬奥会的英雄故事:
  2006年2月10日至26日,第二十届冬季奥运会在意大利都灵举办。在这场冬季运动盛宴中,中国军团表现出色,都是都灵的英雄。
  双重“意外”与第二块银牌
  在前两届冬奥会上都有优异表现的中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在都灵以“意外”的方式梦想成真:
  中国男选手虽然有很强实力,但在此前从未获得过世锦赛奖牌和世界杯总冠军,而这一次,韩晓鹏却“意外”夺冠。比赛中,他两跳的成绩都不是最好的,但他的几位对手却分别在两跳中出现失误,最后他以250的总成绩超过对手一分问鼎。赛前被中国队寄予厚望的邱森虽然第一跳得分超过韩晓鹏、却因为第二跳出现失误而获得第六名。
  女子组比赛中的“意外”由郭心心演出,论绝对实力她如果发挥完美是难以战胜的,第一跳之后的成绩,她领先主要对手、澳大利亚的库珀将近十分,夺冠看似板上钉钉,却因为第二跳的失误而未能站上领奖台、最终取得第七名。郭心心参加过三届冬奥会,最好成绩是2010年在温哥华获得的铜牌,她未能取得世界冠军,应该说是一件很令人遗憾和略显“意外”的事情。
  和郭心心一起参加比赛的,还有徐囡囡、王娇和李妮娜,其中缺少三周台实力的李妮娜以稳定的发挥获得了银牌,这也是继徐囡囡之后、中国选手在该项目上获得的第二块奥运会银牌。
  李妮娜第一次登上世界赛场是在2001年9月8日的澳大利亚世界杯赛上,作为一名两周台选手,她的运动生涯长达14年,其间除获得两块奥运会银牌之外,还三次蝉联世锦赛金牌、两次获得世界杯总冠军,通算八次获得世界冠军,确实是一位堪称伟大的运动员,再加上美丽的形象、智慧的谈吐和朴素的为人,不失为当代中国冬季项目的代表人物之一。
  关于李妮娜的稳定发挥还有一点特别值得一提:她获得2006年冬奥会银牌的成绩竟然和获得2005年世锦赛金牌的成绩一模一样——197点4分,在当时以两跳总成绩定胜负的比赛规则下,她表现实在太难得。
  参考资料:
  冬奥史话http://sports.sina.com.cn/others/winter/2015-08-05/doc-ifxfsyiv7387292.shtml

  二、冬奥会的简单介绍: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为冬季奥运会,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冬季奥运会每隔4年举行1届,并与夏季奥运会隔两年举行。按实际举行次数计算届数。该赛事的主要特征是在冰上和雪上开展冬季运动,如滑冰、滑雪等。
  第一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924年在法国的夏慕尼举行。
  1986年,国际奥委会全会决定将冬季奥运会和夏季奥运会从1994年起分开,每两年间隔举行,1992年冬季奥运会是最后一届与夏季奥运会同年举行的冬奥会。
第2个回答  2015-08-16
2006年2月10日至26日,第二十届冬季奥运会在意大利都灵举办。在这场冬季运动盛宴中,中国军团表现出色,他们,是我们都灵的英雄。关于都灵冬奥会的故事,下面请听房学峰为您道来。
  都灵冬奥会的双人滑比赛结束的第二天,何振梁前辈曾兴奋地说:“昨天,IOC的委员们纷纷向我祝贺,认为金牌虽然是俄罗斯的,但真正体现体育精神的却是张丹张昊的那块银牌。”
  的确,虽然在这届冬奥会上获得金牌的中国选手只有韩晓鹏和王蒙,但都灵的中国英雄绝对不止他们两位。
  第三对明星和第一块银牌
  这已经是中国选手第二次冲击冬奥会的双人滑金牌了:
  在盐湖城,申雪赵宏博以“抛四周”进行的冲击未遂,这一半输在绝对实力上,另一半则输在原来的竞赛规则上。
  其实在盐湖城冬奥会上,庞清佟健也完全有可能登上领奖台,他们当时刚刚获得了四大洲比赛的金牌。
  也是因为缘故,中央电视台几乎没有对盐湖城冬奥会比赛进行同步的直播,像杨扬取得“零的突破”的那场比赛,国内唯一同步直播比赛的、居然是上海电视台,现在想来,这算是上海冰雪文化的第一笔印记了……
  这样到了都灵冬奥会上,申赵组合、庞佟组合都有强烈的冲击渴望,在赵宏博跟腱有伤的情况下,中国队寄予厚望的选手首推庞清佟健这对“老二”。
  但从短节目比赛开始,出场顺序不佳的“老三”张丹张昊就表现出色,成绩排在三对中国选手里的第一位,到了自由滑比赛中,虽然张丹在完成“抛四周”时受伤,但规则的革命使她能够在规定时间内重新回到冰场上完成比赛,结果,“老三”排在“老大”、“老二”之前,获得了一块宝贵的银牌。
  这块银牌出在北京时间2月14日,是中国代表团的第一个兴奋点——虽然在前一天李佳军以“迟暮之年”获得了代表团的第一块奖牌,但鉴于人们对两个项目不同的期望值和不同比赛过程的缘故,人们对这块银牌的关注远远胜过那块铜牌。
  但是在张丹成为英雄的那个时刻,人们可能更需要关注的、是中国在双人滑项目上体现出来的整体实力:三对中国选手依次排在2、3、4位,换言之,这块银牌属于中国是必然的、属于张丹张昊则既有必然又有偶然,在赛场上出现一位英雄很重要、出现一个实力强大的群体同样重要——一个月之后的世界锦标赛上,庞清佟健终于获得世界冠军,这个情景酷似2002年,当时,也是在冬奥会失利之后一个月,申雪和赵宏博在世锦赛上获得中国双人滑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相比“老大”和“老二”,张丹张昊组合有个小遗憾,那就是他俩曾经四次获得世界亚军,却从未赢得过冠军,虽然他们在都灵的英勇表现令人永志不忘。
  第一位排名与第二块银牌
  31岁的李佳军和33岁的王曼丽,分别是都灵冬奥会上中国代表团奖牌得主里年龄最大的男女运动员,也是最先获得奖牌的运动员。
  北京时间2月15日进行的速度滑冰女子500米比赛,显然是王曼丽夺取奥运会金牌的最好机会和最后机会,她已经连续两年获得世界单项锦标赛的500米冠军,似乎到了“终成正果”的时候。但她遇到了一位很诡异的对手:俄罗斯的朱洛娃。
  比王曼丽大一岁的朱洛娃出道甚久,曾经和叶乔波阿姨同场竞技,早在1996年就获得过世锦赛金牌,其后长期沉寂、看似江河日下,不料在2005-2006赛季尾期回光返照,在都灵冬奥会前一个月赢得了自己十年里的第二个世界冠军。最终在女子500米的两场比赛中,朱洛娃以出色的发挥在一个月内第二次战胜王曼丽获得金牌、王曼丽则获得了中国女子500米的第二块奥运会银牌。此战成名之后,朱洛娃不但在俄罗斯体育界甚为活跃、是索契冬奥会的形象大使,而且也活跃于政坛、是国家杜马的议员。
  和王曼丽一起参加500米比赛的还有老将邢爱华和两位年轻选手、分别比她年轻10岁和12岁的任慧与王北星,这两位选手当时都已在世锦赛上获得过奖牌,冲劲十足,却也因为朱洛娃神奇而诡异的回光返照而未能如愿:任慧虽然在第二轮比赛中成绩超过朱洛娃排名第一位,无奈第一轮成绩差得太多,最终收获一块铜牌,这个赛季也成为任慧国际比赛生涯中最后一次出色发挥;王北星此时则略显稚嫩获得第七名。
  双重“意外”与第二块银牌
  在前两届冬奥会上都有优异表现的中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在都灵以“意外”的方式梦想成真:
  中国男选手虽然有很强实力,但在此前从未获得过世锦赛奖牌和世界杯总冠军,而这一次,韩晓鹏却“意外”夺冠。比赛中,他两跳的成绩都不是最好的,但他的几位对手却分别在两跳中出现失误,最后他以250的总成绩超过对手一分问鼎。赛前被中国队寄予厚望的邱森虽然第一跳得分超过韩晓鹏、却因为第二跳出现失误而获得第六名。
  女子组比赛中的“意外”由郭心心演出,论绝对实力她如果发挥完美是难以战胜的,第一跳之后的成绩,她领先主要对手、澳大利亚的库珀将近十分,夺冠看似板上钉钉,却因为第二跳的失误而未能站上领奖台、最终取得第七名。郭心心参加过三届冬奥会,最好成绩是2010年在温哥华获得的铜牌,她未能取得世界冠军,应该说是一件很令人遗憾和略显“意外”的事情。
  和郭心心一起参加比赛的,还有徐囡囡、王娇和李妮娜,其中缺少三周台实力的李妮娜以稳定的发挥获得了银牌,这也是继徐囡囡之后、中国选手在该项目上获得的第二块奥运会银牌。
  李妮娜第一次登上世界赛场是在2001年9月8日的澳大利亚世界杯赛上,作为一名两周台选手,她的运动生涯长达14年,其间除获得两块奥运会银牌之外,还三次蝉联世锦赛金牌、两次获得世界杯总冠军,通算八次获得世界冠军,确实是一位堪称伟大的运动员,再加上美丽的形象、智慧的谈吐和朴素的为人,不失为当代中国冬季项目的代表人物之一。
  关于李妮娜的稳定发挥还有一点特别值得一提:她获得2006年冬奥会银牌的成绩竟然和获得2005年世锦赛金牌的成绩一模一样——197点4分,在当时以两跳总成绩定胜负的比赛规则下,她表现实在太难得。
  震荡中的唯一金牌
  北京时间2月16日,王蒙赢得中国在都灵冬奥会上的第一块金牌,对于处在震荡中的中国短道队来说,这个成绩差强人意——
  当时,中国队的主教练由来自黑龙江的伊敏担任,而辛庆山则位居总教练的“虚席”,这种调整原本很正常,却由于中国式“内部竞争”的因素,使得队伍的内部关系不再像以前那样单纯,再加上队伍处在新老交替时期,更很微妙地影响了战斗力。
  中国男队实力已经大不如前,最后仅由李佳军赢得了一块珍贵的铜牌,这已经是他的第五块冬奥会奖牌了,至少到目前为止,还看不出有哪位中国男子短道速滑选手能达到他那样的运动成就——他获得过12块世锦赛金牌、2块团体世锦赛金牌和六次世界杯总冠军,是中国男选手里取得世界冠军次数最多的人。
  中国女队在此前几年里,一直徘徊在启用新人还是相信老将的两难选择中,最后组成的参赛阵容是一个老中青组合:杨扬、王蒙、付天余和程晓蕾。比赛的结果,王蒙收获了金银铜牌各一块、杨扬取得了1000米比赛的铜牌,这样一来,两个人就都成功地收集了全套冬奥会奖牌。
  都灵冬奥会的短道速滑比赛,给中国队留下了很多至今未解的疑难:在500米比赛中,是不是应该使用杨扬,虽然她此前一次比赛的失误影响了中国队获得满额席位?在女子接力比赛中,是否有必要为了冲击金牌而不惜犯规?在训练方面,是否因为世界杯杭州站的大胜而过分乐观、致使强度不足?在处理新老运动员关系方面,是否能有更好的办法?等等。
  最后一个疑案是关于教练员:辛庆山教练虽然率队在各种大赛上取得了几乎完美的战绩,但既然国家体育总局的最高领导都对其水平有过质疑,既然他又有若干特殊的秉性,似乎不再是合适的主教练人选;伊敏教练虽然是王蒙的师傅,但就驾驭整个国家队而言,他的威信也似乎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有没有既熟悉中国的情况,又掌握最新的训练方法与手段、并对世界格局了如指掌的教练员人选呢?
  找到前面那些问题的答案,看来会很困难并且继续困难下去,但找到最后一个问题的答案却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在男子500米比赛中,美国选手阿波罗获得金牌,他的教练是李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