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多向沟通是师生沟通的最佳方式

如题所述

真诚沟通,师生共进——与学生沟通的方法与技巧

中专阶段是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起始时期,存在很多不稳定的转折性因素,稚嫩的心灵很容易受到干扰和伤害。他们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其言行举止、心理、情感无一不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影响。作为班主任,在日常的工作中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及时了解学生的或积极或消极的表现,与学生进行必要、适时的沟通与交流。否则,将会导致各种不良后果和问题的出现,甚至出现不堪设想的场面。

那么,影响班主任与学生的情感沟通的因素有哪些?在沟通过程中讲究哪些方法与技巧呢?

一、与学生沟通的意义和定位

沟通是师生双方共同的事情,沟通就是以心换心、以真诚的爱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没有沟通,就不会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倘若班主任与学生不能适时有效地沟通,个别学生就会产生对班主任的不理解,学生自身出现一些诸如情绪焦虑、精神抑郁、态度散漫等困惑和问题就无法解决。所以,班主任与学生的沟通是极其重要的。

但沟通不是简单地批评、寄望、训话。经常有班主任抱怨说:“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对付他们。我整天苦口婆心,只是希望他们听进去一点点,但是……男生都是左耳进、右耳出,女生都是两耳进、嘴巴出……根本就没放在心上好好思考过。”于是就认为学生不可救药、不尊重老师、不懂事。事实上,这是老师把学生当成了“训话工具”,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沟通。

二、影响班主任与学生情感沟通的因素

首先,班主任与学生是否有足够的接触

班主任与学生的情感是在双方日常的接触中逐步建立发展起来的。班主任与学生的接触越多,越有利于学生对班主任工作、教学的理解,有利于班主任对学生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性格特点的了解。另外,也可为班主任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所遇到的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困惑提供思路与方法。

相反,班主任若是“两年不闻学生事”,将学生的心灵拒之于千里之外,无疑是在师生之间设置了一道无形的障碍。这时候,师生之间就会出现很多不必要的猜疑与误会,“沟通”便已不复存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的工作自然是一沓糊涂,甚至根本无法展开;而学生也很难取得学习和生活上进步。

其次,班主任是否重视学生反映的问题

在学生的心目中,班主任应是一个负责任、值得信任、能给学生予帮助的人。班主任若是虎头蛇尾,说话言而无信,对学生反映的问题不予重视和解决,学生就会失去对班主任的信任而按自己的不成熟的意愿行事。这种情况所导致的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

2007年广东电白某个男生,曾向班主任反映自己遭遇其他几个男生索要保护费的问题,向班主任寻求帮助。而班主任却没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没有帮助他解决问题。于是,该男生在失去对班主任的信任后“逼不得已”地做出了可怕的事情,用削铅笔刀刺死刺伤6个男生!此事足以引起我们的反思——班主任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够重视,后果将是多么严重。本来很懂事的一个孩子,就这样毁了自己的一生!真是可恨、可叹!

再次,班主任是否有“共情”意识

所谓“共情”,就是推人及己、设身处地。班主任是否有足够的真情,也是影响师生有效沟通的重要因素和纽带。班主任要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就要换位思考,体会学生内心的感受。当学生身体不舒服时,会给他以亲人般的关怀;当学生冒犯你时,会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耐心地教育。

最后,影响师生情感沟通的因素还有爱心、恒心以及班主任的办事风格等等。

三、与学生沟通的方法、技巧

第一、班主任要放弃“架子”心理,注重情感交流,不要拒人千里

班主任有意识地突出自己的地位,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和学生谈心,难以放下自己的架子,把自己的角色神圣化,让自己去扮演说一不二的神,很容易把学生推向被管理者对立面,再好的道理学生也听不进去。这样非但不会达到有效的沟通,还会导致师生间的隔阂越来越深。

事实上,找学生谈心,学生往往开始时并不注意老师讲的道理,而是看老师对自己态度和感情。因此,班主任既要把谈心看作是心理沟通的过程,更要把谈心看作是感情交流的过程。就是说谈心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说教,是要交流思想、交流感情。只有在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良好的谈心氛围,才能谈得拢、谈得好。

石家庄工程技术学校工建07-4班的是高中毕业的学生,年龄较大;班主任张老师刚从大学毕业,又是第一次担任班主任工作。第一次开班会,张老师是这样对学生说的:“我比你们大不了多少,又刚参加工作,社会经验有些方面可能还不如你们丰富,所以你们要多帮助我。”结果学生非常配合班主任的工作,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表现非常突出。

第二、班主任要善于运用“平行交谈法”

平行交谈源是讲用教育子女的,意即父母与子女一边一起做普通活动,一边交谈,重点放在活动上,而不是谈话的内容上,双方也不必互相看着对方。

这种沟通方式很值得班主任借鉴。因为此时师生处在平等的地位上,沟通场合多选择在宿舍、操场、课间等地方,这种交流会让师生都感到轻松、舒畅、融洽,容易达到沟通目的,往往能引起很好的回应。

石家庄工程技术学校胡老师对采矿07-3班的管理方法值得借鉴。这个班50多名学生全部是男生,管理起来难度很大。胡老师利用和学生一起打篮球、一起吃饭、一起参加活动等机会,在操场、宿舍、教室等场所不失时机地和学生交流、沟通,对每个学生既严格管理又充满爱心,这个班在学习、班级量化、自习纪律等方面成绩良好。

第三、作业是师生沟通的重要平台

老师们都知道,批改作业不只是批改对错,而且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班主任应充分利用作业本这个平台与学生进行适当的沟通。另外,部分学生有害羞、胆怯心理,与班主任面对面沟通时心里会发颤。在这种情况下,最好以书面的形式进行沟通,作业本的交流平台作用就派上用场了。

对于没有上课的专职班主任怎么办呢?笔者的做法是:让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每周都将自己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得失做总结,也可以写出对学校、班级、老师等的意见和建议,篇幅不限,形式自由,但必须真实、具体;周日开班会时详细记录班会内容及要点,每周一交给老师;老师认真阅读,写上简短的评语,以鼓励、期望为主。笔者管理的汽修05-1、电子05-1、工建05-1三个班从入学到毕业一直坚持这样做,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效。

第四、沉默也是沟通的重要手段

在学生心目中,班主任所处地位具有特殊性。因而在沟通时,班主任适时沉默会体现出一种自信心和力量感,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也就是说,有意识的沉默是一种很有效的批评和暗示方法,往往更具说服力。

一个学生沉迷上网玩游戏,家长来学校多次,费尽心机毫无办法。一次,班主任终于在网吧里找到他,可是班主任并没有出言批评他,只是用严肃的眼光默默地盯着他看。他心里发虚,闷声不响地跟在班主任后面回了学校。路上,谁也不说话。以后的几天里,班主任也没找他谈话,可他却心事重重,终于憋不住问班主任老师:“你什么时候批评处分我啊?”班主任说:“现在你都不去网吧了,让我批评你什么呀?”听班主任如此说了,他才如释重负地笑了。可见,这种“无声胜有声”的沟通技巧作用之大。

石家庄工程技术学校通安06-1班王同学,家庭娇惯,性格怪异、暴躁、蛮横。他曾经说过:“来学校后就没有上过早操,凭什么杨老师(该班班主任)叫我上操!”杨老师在班会上教育了几次,效果不明显。后来杨老师采取沉默的办法,开班会时故意不理之不睬之,不批评不点名。后来他自知道理亏,主动找杨老师承认错误,并坚持上操。

第五、要耐心聆听,不要随意插话

有的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时,心不在焉,三心二意,没有耐心、也没有意愿去倾听学生的想法,即便“听”了,也是在冷漠地听,批判地听;即使学生表达了希望交流的愿望,也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往往被教师的随意插话和主观评判所打断;这就会使学生感到自己在被审问,并且产生抵触情绪。

教师对学生的积极聆听的态度,可以使学生觉得受到重视并肯定自己的价值。这时候,班主任的催促或者插话都会使学生产生“老师并不重视我的感受,也不重视我本人”的想法,从而失去了解学生的良机。这样,谈心的效果自然会打上大大的折扣。

有个学生旷操了,说:“每天出操对我而言太难了,我想……”老师不耐烦地一顿训斥:“怎么别人都能起床?这也不是在你家里呀!你个人会影响到整个班级,你知道吗?你必须克服困难,必须出早操,必须遵守学校纪律!”这位班主任与学生在沟通时不愿意先聆听,打断学生的话,急于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答案。其实学生是想承认错误,然后星期天买个定时闹钟,以后争取上早操!就导致了沟通的败笔。

第六、要注意口语艺术

语言是人类交往、沟通的工具,师生沟通也就是师生间的语言交流艺术。为适应不同情景和学生,教师除了要重视语言的表达内容外,还要重视表达语言的技巧。

幽默——幽默是人际关系中必不可少的“润滑剂”。人们都喜欢幽默的交谈和幽默的话语。具有幽默的教师一走进学生中间,学生就会感到快乐,沟通也就通畅了;

有次晚自习,班主任提着个袋子走上讲台,对同学们说:“今天下午我们班级进了个小偷,偷了很多东西。大家检查一下少了什么没有!”大家一阵翻找,纷纷摇头。“我点到谁的名字就上来拿,记住先不要打开!”老师打开袋子,拿出很多纸包,上面写着学生的名字。等同学们拿到写有自己名字的纸包时,十分好奇地打开了——原来是碎纸屑、果皮、瓜子皮、食品袋等等!“这全是你们丢失的东西,是我今天下课后从你们桌斗里偷的。知道你们‘丢’了什么吗?”同学们纷纷议论。最后老师做了总结:你们丢失了两样东西:一是真正的垃圾,一是优良的生活习惯。显然,幽默的方法比单纯说教效果好得多。

委婉——在师生的沟通中,教师的话虽然完全正确,但学生却因为碍于情感而感到难以接受,这时直言不讳效果一般就不好了。如果把话语磨去一些“棱角”,使对方在听话时仍能感到自己是被尊重的,也许就能既从理智上,又在情感上接受老师的意见了;

石家庄工程技术学校采矿05-2班刘同学,个人经历很复杂,曾经在社会混过很长时间。他来学校后拉拢了10余个老乡,打架斗殴,欺凌他人,多次受到纪律处分,是学校一霸;同时他有很大号召力,很多同学乐意听从他的指挥。对于这种学生单靠管教、训斥、给处分显然是没有作用的。于是在一次运动会时笔者找他聊天,说:“听说很有号召力,很多同学听你的话,那么我给你个光荣任务怎样?”他将信将疑地看着我:“真的假的?你相信我?”“那是。你能不能叫你们班同学不闹事、不打架,把你们班量化搞上去,让老师不为他们操心?”他拍着胸脯说:“没问题!他们听我的,我保证!”过后,这个班果然很平静,直到毕业没有再出现打架事件。

含蓄——语言含蓄也是达到良好沟通效果不可或缺手段。如一位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介绍一位因犯错误回家反省后来报到的学生时说:“由于大家都知道原因,某同学终于在今天回到了自己班级……”这种说法既不伤同学的面子,也没有被全班同学误解为包庇该学生。

此外,还可以采用“反语”、“模糊”等说话艺术。

第七、教师体态语的应用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无意识的做着体态语的沟通,而平时大部分的时间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接触瞬时,他们的体态语也是无意识的。一般来说,长得胖胖的教师更容易让学生感到随和、亲切、易接近;而清瘦的教师却更容易给学生形成严肃、不易接近感;一个年轻的女教师容貌秀美,声音柔和,会增强她对学生的亲和力;身材高大,留着小平头的中青年男教师很容易让学生畏惧;一些白发苍苍的老教师也许受到学生更大的敬重。当然教师的体貌特征主要是天生的,教师博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最根本的一点还于内在的学识、修养。

在体态语的应用中,最常用的是眼神的运用和面部表情。

(一)眼神的应用:也就是教师对学生的注视艺术。教师对学生的注视一般分为严肃注视、关注注视、亲密注视。严肃注视让学生心灵震撼,吐露真情:关注注视让学生感到受注意后得到鼓励,从而能积极的思维和认真的与教师沟通:亲密注视一般能使学生感到关心体贴,产生巨大的温暖效应。除一些特殊的情况外,教师要避免使用消极的眼神,如呆视、漠视、怒视等。

(二)面部表情:一个人的面部可以产生丰富的表情,表示关注、饶有兴趣的面部表情;表示询问及疑问的表情;表示满意和赞扬的表情;表示亲切、友善、严肃、认真的表情……这些在师生沟通中会产生强大的作用力。

(三)还有其他的体态语,如手势、方位、角度等。  

综上所述,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产生效能的关键所在。路长时间没人走,就会长满野草;心长时间不沟通,就会变得陌生。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导者,是思想的启迪者,是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是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师。学高为之师,德高为之范!正确处理师生关系,掌握技巧性、艺术性的沟通方式,是每位教师所必须具备的。
这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