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应该怎样开展教育

如题所述

学习内容包括数学基础、算法积累以及编程语言。数学要学好高数、线性代数、概率论、离散数学等等内容,算法积累需要学会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等,还需要学习一门编程语言,通过编程语言实现算法,还可以学习一下电算类的硬件基础内容。
2、人工智能专业应用领域

应用领域是很广泛的,主要有图像识别、博弈论、工智能导论、机器学习等,当然想要在这些领域有所发展,还需要学习一些信号处理、微积分、数据基础结构等等知识内容,保证使用过程中,有一定的理论来支撑。

3、人工智能就业前景

随着智能化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会在互联网行业逐步应用和普及,把技术应用于物联网、大数据等行业,所以就业需求会不断扩大,我们也将会频繁与智能体互动和交流,这也是未来社会生产环境的发展趋势,需要我们去迎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相关的人工智能基础内容,一定要学习起来,掌握人工智能技术将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学习人工智能专业的学生也会越来越多,相关技能的教育,也会迎来更多发展机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26
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的“冲击力”不言而喻,同时它也给人类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它会对教育带来哪些影响?
从发展趋势来看,今后教育活动中势必会有越来越多人工智能的身影:它可以作为助教或家教老师,为孩子们提供实时反馈和答疑服务,有不会的问题,请直接问;在教学中,人工智能已具备图像识别和语义分析技术,或许过不了多久就能帮老师批改作业和答卷,减轻老师的负担;如果想得再远一点,人工智能或许有助于增加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让更多孩子享受“名师”服务。
以上这些还只是“术”的层面,那“道”呢?会不会影响教育理念、教学规律?比如说,“高考机器人”在“刷题”数量不多、无法准确理解人类语言的情况下,获得的分数就已经超过了大多数高中生。所以,相比“题海战术”,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真正知其所以然更为重要。在这方面,今后人工智能或许能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定制、推送知识点,帮孩子们告别“题海”。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10-26
对于教师,主要是教学方法的冲击。未来,任何重复性的、有大量数据积淀的事情,都可以被人工智能取代。当重复性的教育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时候,教师怎么办?当人工智能可以随时随地用更精准、更有效的方法来教学的时候,老师还有什么用?所以,我觉得“老师”这个职业,或者“教授”这个群体,现在要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我们是不是会被人工智能取代?
 对于学生,主要是学习方法的冲击。现在,我们的时间是碎片化的,知识来源也是非常多元化的。学生原本要在课堂里听一两个小时才能获得的知识,现在可以通过各种各样其他方式获得。每个人的基因不一样,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一样,每个人接受知识、接受信息的能力也不一样。所以,人工智能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新的可能。
对于学校,主要是教育体制的冲击。未来,很多职业可能就不会存在了,学校还要为就业做准备吗?当前,很多学校的专业设置是为未来的职业做准备的,这些职业不存在了,我们的学校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清华大学有一次讨论,我们最后得出了一个共识,就是所谓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
人工智能如何应用于教育?
 在教育方面,我们也希望有这样的创新出现。但是教育有它的特殊性,被教育者的年龄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我们教育最终还是要有些方面不同于人工智能的。人是具有想象力、创造性的,我们怎样通过教育把人的想象力发扬光大,从而创造出新的东西?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教育如何迎接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
  最后总结出四个点:1.当前,人才的流通、资本的流通,各方面的连接非常紧密,交流非常快。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有表达能力、有社交能力、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2.现在,人类社会一方面出现了科技的进步,另一方面,环境污染、资源约束、贫富差别等问题也不断发展;3.中国的崛起对于未来的领军人才有特殊的要求,需要他们有新的价值观和新的能力,新的知识结构;4.我们需要有创造性、有想象力的科技领军人才,而且需要他们有企业家的精神。这是最近人们在人工智能、脑科学等一系列讨论中得到的一个重要的共识。由于想象力和创造性,是人脑和机器脑的最大差别。所以,我们的教育要让每一个人都要学会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生活。
第3个回答  2017-10-26
让孩子去体验,去感受,引导孩子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毕竟所有的一切都来源于生活。
第4个回答  2017-10-26
要更;知识点没真掌握融贯通结没弄明白错遗忘做白工绩能提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