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举例说明会计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如何影响纳税人的纳税行为

如题所述

  实质重于形式案例分析
  实质重于形式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PB)于1970年发布的第四号公告“基本概念与会计原则”中。APB认为,财务会计应该强调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而不论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是否不同于其经济实质。一些美国会计公报对交易事项的判断,揭示和核算进行制定了特别的标准。例如:(1)披露合并会计报表而非组成法律实体的个别会计报表;(2)融资租赁;(3)当票据的面值不能合理地反映付出或收到的交易对价的现值时,要反映合理的利率。尽管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前身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公报没有构成美国GAAP的组成部分,但APB在第4号公报中阐明了对实质重于形式的观点:“即使法律形式和经济实质不同,财务会计强调的是经济实质并建议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尽管财务会计对交易和事项的经济和法律效果都很关注,且更多的惯例是基于法律规定,但当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不同时,通常强调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事项的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采用相同的核算方法,但有时实质和形式不同。会计强调实质而非形式,这样以来会计信息才能更好地反映其代表的经济活动。
  例1 教学案例
  读书时老师讲的,企业向银行借款,先借半年,再借半年,再继续借半年„„这样下去连续好几年。嗯,根据借款合同,这得列为短期借款,但由于不断展期,这钱,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列为长期借款才合适。
  简析:虽然这钱一直都没还,但在银行账面,由于不停地借新还旧,所以银行的某些指标是非常不错。虽然这企业的还款能力肯定没表面这么好。此案中,纸面的短期,美化了指标,粉饰了报表,掩盖了偿债能力,否则企业不会闲得自找麻烦每半年签一次借款合同。
  例2多项合同的合并
  某A公司要买东西,签署了20个合同,都是购买某B公司的资产,这些合同履行后,B公司就没什么了。看单个合同,都是买资产;但从整体角度看,这是购买了整个B公司。大家知道普通购物和企业合并的区别。
  简析:如果无人告知,20个合同又分散在合同台账里,那么一眼看穿的几率不会是100%。不怕麻烦签那么多合同的原因可能是:规避重大重组等监管,不想做成企业合并什么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3-23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之一,其基本要求就是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实质进行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他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这一原则有些时候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纳税行为。比如: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应按自有资产一样提取折旧,此折旧能全额抵扣企业所得税纳税所得额。如果没有此原则,因为融资租赁的资产所有权不是企业的,不符合资产的基本定义,应不计提折旧。如果这样的话,企业所得税要多交不少的喽!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3-23
比如,你们企业是做通讯业务的,通常情况下,用户充话费以后,并不是当时全部消费完毕,而是需要有一个时间段,正常来看,按照会计的规定,只有你的通讯服务提供了,才会算作企业的收入,,,而实际上,用户交费完毕,基本上就没有了退款的可能性,所以从税法的角度来看,即使你会计处理按照预收账款来入账,但是税法已经按照收入实现来纳税,,所以这个时候就会用到会计上,关于递延所得税的,使用了,,,也就是本期多缴税,以后少缴税。。。

明白,,,,
第3个回答  2010-03-23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