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发现四大淡水湖形状很像我国古代的四大神兽吗?

如题所述

在我们古代的封建迷信中一直存在这样的东西,那就是古代的四大神兽,它们分别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虽然是封建社会存在的东西,但是其中所蕴含的一些神奇的现象也不得不让我们信服。可能是就是因为有类似的东西才让人们联想出这样的四大神兽。就比如在地图上,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四大淡水湖在地图上的形状非常像我们古代的四大神兽,洞庭湖比较像青龙,鄱阳湖像白虎,洪泽湖像朱雀,太湖像玄武。但是会出现这个现象,很可能只是因为人们能够联想到一起。也根据这些湖的形状,画出四大神兽的姿态。


首先四大淡水湖是我们宝贵的遗产。我们每一个中华民族的,也应该去有意识地去保护这样的东西,洞庭湖是在我们湖南省北部。它的面积非常大,大约有2820平方千米。同时洞庭湖我也是我们国家的第二大淡水湖。第一大淡水湖就是鄱阳湖。也是被誉为像白虎的一个湖水。


鄱阳湖还有过缩小的历史,因为当地地区的一些改造,才让这个地方越来越小,不过还是有着第一大湖的美称。第3个淡水湖就是洪泽湖,这个湖本来并不是很大,但是,因为天灾让湖水连在了一起。最后一个说是像玄武的湖水就是太湖。在这个湖的旁边还发现了很多陨石坑。


虽然拿出四大神兽的画面,看上去的确四大淡水湖有点像这个4个神兽,但是毕竟还是有一些牵强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0

提问者想象力十分丰富,作者两相对比了一下,发现还真是如此:洞庭湖像青龙,鄱阳湖像白虎,洪泽湖像朱雀,太湖像玄武。

中国四大淡水湖从大到小分别是:江西鄱阳湖、湖南洞庭湖、江苏太湖、江苏洪泽湖,他们的形状与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四大神灵”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十分类似。

洞庭湖——青龙

洞庭湖,古称云梦泽,历来是古人诗词吟诵的对象,孟浩然有诗“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突出了洞庭湖的烟波浩渺,万千气象,而洞庭湖的水面形状跟神兽青龙十分相似。

不过最初的洞庭湖并不是青龙的样子,水面比现在大得多,“丰满”得多,只不过后来由于气候和人类活动影响,洞庭湖水面不断退缩,一直退缩到现在的2820平方公里左右,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且被分隔为几个部分,人们称之为东洞庭、西洞庭、南洞庭和大通湖。

鄱阳湖——白虎

鄱阳湖,古称彭蠡泽,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面积仅次于第一大湖青海湖(咸水湖),其水面形象和古代神兽白虎十分相似,王勃《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描写的就是鄱阳湖的景色,令人无限神往。

同样,最初的鄱阳湖也不是白虎的样子,整个形状是“丰满圆润”的,水面至少是现在的两倍,只不过后来受到气候和人类活动影响,鄱阳湖水面不断“瘦身”,变成仅有当初一半大小,但即便如此,鄱阳湖仍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

洪泽湖——朱雀

洪泽湖,古称富陵湖,中国第四大淡水湖。与其他三大湖泊历史悠久、面积越变越小不同,洪泽湖历史短暂,且越变越大。唐宋以前,这里只有一些零星的小湖水泽,宋朝时黄河多次泛滥,夺淮河入海,才把这些小湖水泽连起来,成为一个大湖泊,形状跟朱雀差不多。

由于这个原因,洪泽湖本身就是个悬湖,水面高于地面,据说下面淹着一个明朝古城泗州城,水深也不是特别深,下面大多是黄河带来的泥沙,需要围湖造堰,才能避免泛滥。

太湖——玄武

太湖,古称震泽、五湖,中国第三大淡水湖。太湖历史十分悠久,至少有数万年,养育了一方百姓,受到历代文人墨客歌颂,传说中范蠡携西施泛舟五湖,指的就是太湖。

近现代以来,由于围湖种植、围湖养殖、围湖造天等人类活动频繁,太湖面积急剧缩小,短短几十年内减少了160平方公里,使得太湖水面与神兽玄武形象比较相近。

除了面积缩小,太湖水质也遭到严重污染,蓝藻大规模爆发,一度产生“供水危机”,经过近十年的专项治理,太湖水质才逐渐有所好转,希望人们好好保护这颗“明珠”。

通过追溯四大淡水湖的演变历史可以发现,这些上天赐给我们的“明珠”都面临着人类活动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大多是负面的、消极的,我们需要好好珍惜保护这些淡水湖,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美丽的绿水青山。

第2个回答  2020-09-20

从地图乍一看,四大淡水鄱阳湖、洞庭湖、洪泽湖和太湖确实有点形似上古四个神兽白虎、青龙、朱雀和玄武。有人肯定就会说那难不成这四个湖泊是这四大神兽幻化的?这仔细一想,纯属无稽之谈,上古的这四个湖泊可不是现在这个轮廓。

在远古的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有两个巨大的古泽,一个是云梦古泽,一个彭蠡古泽。 在班固记载之前,彭蠡古泽在慢慢消失消失,彭蠡新泽同时就形成了。新泽不断发展变化,不断吞并周边小湖泊,远古时代鄱阳湖地区水泽密布,水系发达。由于数量众多,变用“九”来代指这些河流,称之为“九江”。《禹贡》中记载“九江孔殷,东为彭蠡。”彭者,大也;蠡者,瓠瓢也,即葫芦。也就是说,这片洼地湖泊,自古就形似葫芦瓢。

而随着不断吞并,鄱阳湖最终变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鄱阳北湖,北湖稳定下来之后,它就不断地向东南扩展,最终在五代事情将枭阳平原吞没,纳为鄱阳南湖。 而到了宋朝初期,由于天气变暖,鄱阳南湖彻底吞并了处于鄱阳湖平原地区的海昏、枭阳二县。明清时期,鄱阳湖仍然不断扩张,大致形状跟今天无异。鄱阳北湖与鄱阳南湖一起构成了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的湖泊——鄱阳湖。不过对比起现在地形图上鄱阳湖的形状,倒是真觉得它与中国古代四大神兽之一的白虎相似。鄱阳北湖细长像是白虎的尾巴,南湖宽长,且形状不规则,像是白虎前趴的两爪与回望的头部。

而洞庭湖,大家不约而同想到的是“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的壮阔自然风光。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长江中游荆江南岸。在古代曾号称“八百里洞庭”。 作为典型的通江吞吐型湖泊,洞庭湖水源相当充沛,而且对于调节长江水量起到了很大作用,曾使长江无数次的洪患化险为夷,江汉平原和武汉三镇得以安全渡汛。但是近年来,由于气候条件和人类活动,洞庭湖的面积急剧萎缩。周边的长沙、岳阳等城市,在古代云集大批知名的官商文人,也是对洞庭湖周边景色旖旎的证明。 洞庭湖湖身整体细长,湖面向四周发散,因吞吐形成的支流很多,像极了神兽青龙的龙爪。

太湖,古称震泽、具区,又名笠泽、五胡,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水域面积两千三百多平方公里,横跨江、浙两省,北临无锡,南濒湖州,西依宜兴,东近苏州。湖中有大大小小50多座岛屿,这个大湖的深度也是非常浅的,平均水深只有不到1.9米,最大深度也不过4.8米。 太湖,湖面主体呈半圆形,很像玄武圆滚滚的身体,太湖北部靠近无锡的那一部分与玄武的头部很像。

至于太湖的形成,至今都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太湖原先与海想通,后来由于长江携带的大量的泥沙淤积,使得太湖逐渐与海分离。也有人认为其是地质变迁而产生的。太湖到底如何形成的,还是没能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洪泽湖古称富陵湖,两汉以后称破釜塘,隋称洪泽浦,唐代始名洪泽湖。公元1194年,金国朝野腐败,无人修堤治水,黄河决口,河水一路南下霸占淮河河道。这一世界罕见的河道侵夺事件被称为“黄河夺淮”。黄河夺淮入海后,洪泽湖成为了淮河的终点。 长江、黄河之间数百条河流涌入淮河,也造就了洪泽湖成为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泊。 洪泽湖,湖泊东部高昂,与朱雀高昂的头部相似,湖泊西南部分细长,像极了朱雀尾巴。

仔细一看的话,似乎没有前面三大湖泊更相似神兽。而现在洪泽湖最出名的莫过于大闸蟹了。

第3个回答  2019-10-11
不是的,那只是天然形成的,只不过被人传说的而已。
第4个回答  2019-10-11
感觉很像,这可能是四大神兽就是这么来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