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河南高校毕业生流失率是多少?

如题所述

作为我国的人口大省,近年来整个河南省的发展也是有目共睹,随着以郑州为核心的“中原都市圈”的建立,“中原崛起,振兴河南”的目标也即将实现。但眼下,人才却成为影响整个河南发展的一大阻碍。随着新一轮“抢人大战”的升级,除了针对高端人才的争夺,越来越多的地市也普遍将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人口作为争取落户的对象,而应届毕业生成为了最炙手可热的人才群体。河南省作为国内教育大省,全省拥有高校153所,近五年来毕业生数量也在稳步上升,仅2019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就高达61万。为此我们不禁反问,拥有庞大人才资源的河南为何会面临人才困境?为此我们不妨通过由中国大学生一站式求职网申平台——梧桐果主编的《2019届中国校园招聘报告》一探究竟。


近7成毕业生流向省外,河南沦为人才“输血基地”


通过上图2019届河南高校毕业生意向流动区域可见,河南省已沦为“人才输血基地”。2019届毕业生中意向留在本省就业的人数仅占32.98%,而意向前往省外工作的占比高达67.02%。就其意向流出省份来看,江苏省已成第一流向地区,其占比高达8.5%;“北上广”作为传统优势地区,人才吸附能力依然较强,其占比分别为8.22%(上海)、8.01%(广东)和7.7%(北京),浙江省占比也相对较高,为6.83%位列第五。

纵观2019届河南高校毕业生省外流向不难发现,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成为其主要流向地区,这一特点反映了河南毕业生就近流动的趋势。从城市群角度来看,长三角城市群对河南毕业生的吸附力无疑更强,其占比高达23.55%,已超过京津冀城市群的11.03%,而上述两个城市群对河南2019届毕业生的吸纳已经接近外流总量的四成。

从另一方面来讲,纵使中原都市群已经形成,但受限于其北靠“津京冀”,南邻“长三角”,东接“山东半岛”的尴尬地理位置,致使当地人才吸附能力降低。其次,随着以郑州为核心的“米字型”高铁网的日趋完善,更加快捷便利的交通在一定程度上也为毕业生的外流提供了便利。

校园招聘不受重视,毕业生需求仅占3%


总体来看,校园招聘需求量还是延续了以往格局,需求量最大的省份主要集中在沿海,然后向内陆逐渐减少,毕竟沿海省份在地理位置上占据优势,不论是交通还是贸易都较为便利。而在人口数量方面,广东、江苏、北京、山东、浙江和上海都是人口数量庞大、人群密集的省市,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区,开放时间早,发展稳定,各省的经济发展环境和体系都已建设成熟,因此固有企业体量和高频次的新企业迭代,都需要大量的人才补充,因此岗位需求大。而反观河南,校招需求量仅为3.12%,且在所有省份中排名第十。

结合2018年中国各省份GDP排名来看,河南省凭借48055.9万亿元位列全国第四,仅次于广东、江苏、山东和浙江,但以上省份校招需求量均大幅领先和河南,这也表明,当地企业对于校园招聘重视度较低。

结合当地产业结构不难发现,河南省目前的产业结构依然是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也导致相关企业在招聘时更加注重技能技术型人才,因此也忽视了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这也导致众多毕业前往其他区发展。

产业发展不均,传统行业吸难以吸引毕业生


与沿海地区省份服务业引导经济发展的模式不同,内陆地区省份基本都是靠着重工业在支撑,因此重工业成为当地发展的重要支柱。而通过上图河南校招企业所属行业也能发现这一问题,当前机械/设备/重工、建筑/建材/工程、矿产/采掘/冶炼和石油/石化/化工行业占据全省校招主导,而服务类行业校招需求相对较少。

当前实体经济愈发难做,除了经济增速放缓,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互联网经济的崛起。而通过河南毕业生意向就业行业来看,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凭借19%的占比位居榜首,且大幅领先其他行业。作为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互联网经济摆脱了传统的经济发展规律,这使得互联网经济更有活力。因为互联网经济的崛起,大量的工作岗位被创造出来,因此毕业生就业意向更高。而反观河南,当地互联网发展已近滞后,通过近期中国互联网协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发布的《2019年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发展报告》可见,河南省仅河南锐之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一家上榜,且排名第78位。互联网发展滞后也使得当地对人才的吸引力大大减小。

薪酬水平无优势,河南省毕业生普遍流向“高薪”地区


从上图2019届中国高校毕业生薪酬省份分布来看,“北上广”地区再次领跑全国,其毕业生薪酬分别为7750元、7624元和6854元。以上地区经济发展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汇聚全国各地的人才与资源优势,经济发展势头强盛,毕业生岗位薪酬也较为可观。虽然河南省当地毕业生薪酬也相对较高,为6091元位列全国第九,但依然与其他优势省份存在明显差距,而排名靠前的省份,大多数也是河南高校毕业生的省外流向地。这也从另一方表明,诸多应届毕业生会因薪酬水平的高低选择自己的发展之地。

家乡归属感低,2019届河南籍毕业生返乡率仅31.86%


注:毕业生意向返乡率=高校毕业生申请到其户籍所在地省市简历数量/毕业生总申请简历数量

影响毕业生是否愿意返乡就业的因素有很多,经济发展、供需矛盾、文化习俗等都会决定毕业生的抉择。从2019届中国高校毕业生意向返乡率排名来看,广东户籍的毕业生意向返乡率最高,为84.06%,其次为浙江户籍的毕业生,意向返乡率为77.14%;排在第三位的为江苏户籍的毕业生,意向返乡率为74.06%;而河南户籍的毕业生返乡率仅为31.86%,排名全国第21名。我们通过查询河南省教育厅数据可见,2015年河南省高考报考人数为77.2万人,而今年全省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1万,除去未录取学生及外来学生,也就是说2019届河南籍毕业生中有在接近10万人在外省求学,鉴于其31.86%的返乡率,也就是仅有接近3.2万名河南籍毕业生会返乡工作,毕业生家乡归属感低也是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通过数据不难发现,毕业生返乡率较高的省份,多为经济条件较好,基础设施完善的省份。对于当地户籍的毕业生而言,他们只需要返回家乡就能享有各种高水准的资源,因此毕业后返乡发展成为了主流选择。而通过前文分析可见,当前河南省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均、当地企业不重视校招、毕业生无合适发展平台且薪资水平较低的现状。这些因素不但不利于当地的人才争夺和留存,也为众多河南籍毕业生返乡就业造成了障碍。


虽然这个教育大省留不住高校毕业生,但省市的建设却离不开这些人才。目前,郑州市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抢人政策”,比如:大学生落户政策、每月发放生活补贴、首次购房发放安家费......至于效果如何,时间会告诉我们。但其实,更多的人才需要更好的硬件设施,更符合物价的薪资水平,更恰当的利益格局和人情观念,更自由开放的思想,以及更包容的城市文明。这意味着,当地在人才引进的时候不能只拿户口和政策说事,虽然有一定效用,但长期吸引力不大。想要真正留下人才,也并不是只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就可以搞定的。重要的是考虑怎样去留住人才,怎样给人才创造一个能够不断成长、不断发展的环境,这比承诺优惠条件更为重要。当这些方面能迎头赶上的时候,河南才能真正的留住人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