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高手请进

明天我要月考、考的是九年下人教版的、主要是酸碱盐那块、可是我因生病九下基本没学、哪位高人给整个提纲让我复习下啊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大全
第九单元 《溶液》知识点
一、溶液的形成
1、溶液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叫做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
如CuSO4为蓝色 FeSO4为浅绿色 Fe2(SO4)3为黄色
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c、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 ≠ 溶质的体积 + 溶剂的体积
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
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有水,水为溶剂
液体溶于液体,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无水,量多的为溶剂
(1)概念:
(2)判断方法: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注: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
(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5)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
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
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
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
二、溶解度
1、固体的溶解度
(1)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g溶剂③状态:达到饱和④质量:单位:克
(2)溶解度的含义:
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
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
或在20℃时,NaCl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 ②温度
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
(4)溶解度曲线
例:(1)t3℃时A的溶解度为 80g
(2)P点的的含义在该温度时,A和C的溶解度相同
(3)N点为 t3℃时A的不饱和溶液 ,可通过 加入A物质,降温蒸发溶剂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
(4)t1℃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B>A
(5)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降温结晶 的方法获取晶体。
(6)从A溶解度是 80g 。
(7)t2℃ 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1℃会析出晶体的有A和B无晶体析出的有C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 A<C<B
(8)除去A中的泥沙用 过滤 法;分离A与B(含量少)的混合物,用 结晶 法
2、气体的溶解度
(1)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影响因素:①气体的性质 ②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③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3、混合物的分离
(1)过滤法:分离可溶物 + 难溶物
(2)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
结晶的两种方法 蒸发溶剂,如NaCl(海水晒盐)
降低温度(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如KNO3)
三、溶质的质量分数
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1)用固体配制:
①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②仪器:天平、药匙、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2)用浓溶液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①步骤:计算、量取、稀释

小结一下中学阶段有机化学方面的知识,有如下20点:
1、 常温常压下为气体的有机物:1~4个碳原子的烃、新戊烷、一氯甲烷、甲醛。
2、 碳原子数较少的醇、醛、羧酸易溶于水;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醚、酯都难溶于水。
3、 所有的烃、酯的密度都比1g/ml小;而多卤代烃、硝基化合物的密度都大于1g/ml。
4、 能使溴水褪色的有机物有:烯烃、炔烃、苯酚、醛和含不饱和碳碳键的其它成分有机物。
5、 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有机物有: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类、醛类和含不饱和碳碳键的其它成分有机物
6、 碳原子个数相同时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不同类物质有:烯烃和环烷烃、炔烃和二烯烃、饱和一元醇和醚、饱和一元醛和酮、饱和一元羧酸与酯、芳香醇与酚、硝基化合物与氨基酸。
7、 属于取代反应范畴的有卤代、硝化、磺化、酯化、水解、分子间脱水等。
8、 能发生消去反应的物质有卤代烃和醇。注意—X、—OH所连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无H原子的卤代烃和醇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如(CH3)3C—CH2OH,CH3X等。
9、 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有: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醛、酮、不饱和羧酸及其酯(如丙烯酸)、油酸甘油酯等。
10、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有:金属的碳化物、卤代烃、醇钠、酚钠、羧酸盐、酯类、二糖、多糖、腈类、肽类、蛋白质等。
11、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醛类、葡萄糖、麦芽糖、甲酸、甲酸盐、甲酸酯等。
12、能与活泼金属发和生置换反应生成H2的物质有醇、酚、羧酸、置换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
13、能发生缩聚反应的物质有:苯酚与醛、二元羧酸与二元醇、二元羧酸与二元胺、羟基酸、氨基酸等。
14、需要水浴加热的实验有:制取苯磺酸、制取酚醛树脂、银镜反应、酯的水解、二糖水解等。
15、光照条件下能发生的反应有烷烃与卤素的取代反应、苯与Cl2的加成反应(紫外光)。
16、常用的有机鉴别试剂有新制的Cu(OH)2、溴水、酸性KMnO4溶液、银氨溶液、NaOH溶液等。
17、最简式为CH的有机物有乙炔、苯、苯乙烯等。最简式为CH2O的有机物有甲醛、乙酸、甲酸甲酯、葡萄糖、果糖等。
18、烷烃中w(C)小于85.7%,单烯烃中w(C)等于85.7%,炔烃中w(C)大于85.7%.随着分子中C原子数增多,烷烃中w(C)增大,炔烃中w(C)减少,都向85.7%靠近。
19 、总质量一定,不论A、B以何种比例混合完全燃烧。若产生CO2的量恒定,则A、B中碳的质量分数相同,如C9H10与C10H8O2;若产生H2O的量恒定,则A、B中氢的质量分数相同,如CO(NH)2与C2H4O2。
20、 总物质的量一定时,不论A、B以何种比例混合完全燃烧,若生成CO2和耗O2的量恒定,则A、B分子中C原子个数相等,每相差2n个H原子必同时差n个O原子。若生成H2O和耗O2的量恒定,则A、B分子中H原子个数相等,每相差n个C原子必同时差2n个O原子。
一.两个置换反应规律 :1.酸+金属==盐+氢气 反应条件:①酸不能用强氧化性酸,如硝酸、浓硫酸,(常用稀硫酸、盐酸)②金属必须位于氢以前(常用Mg、Al、Zn、Fe)
Mg+ 2HCl==MgCl2+H2↑ Mg+ H2SO4==MgSO4+H2↑
2Al+6 HCl== 2AlCl3+3H2↑ 2Al+3 H2SO4== 2Al2(SO4)3+3H2↑
Zn+ 2HCl==ZnCl2+ H2↑ Zn+ 2H2SO4==ZnSO4+ H2↑
Fe+ 2HCl==FeCl2+H2↑ Fe+H2SO4===FeSO4+H2↑
2.盐+金属==新盐+新金属 反应条件: ①盐(反应物)必须溶于水②金属单质(反应物)比盐中金属活泼,不用钾、钙、钠
Fe+CuSO4==FeSO4+Cu 2Al+3CuSO4==Al2(SO4)3+3Cu
Zn+CuSO4==ZnSO4+Cu Cu+2AgNO3==Cu(NO3)2+2Ag
Cu+Hg(NO3)2==Cu(NO3)2+Hg
二.三个分解反应规律
1.酸(含氧酸)==非金属氧化物+水
H2CO3 === H2O+CO2↑
2.碱(难溶性)== 金属氧化物+水
Cu(OH)2 == CuO+H2O, 2Fe(OH)3 ==Fe2O3+3H2O
3.碳酸盐(难溶性)==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碳
CaCO3 CaO+ CO2↑
三. 四个化合反应规律
1.金属+氧气 == 金属氧化物
2 Mg+O2 ==2MgO 3Fe+2 O2== Fe3O4 2 Cu+ O2 ==2CuO
2.金属氧化物+水 == 碱(可溶性)
CaO+H2O==Ca(OH)2 Na2O+H2O==2NaOH
3.非金属+氧气==非金属氧化物
S+O2 ==SO2 4P+5O2 ==2P2O5 C+O2 ==CO2 (碳充分燃烧)
2 C+O2 ==2CO (碳不充分燃烧) 2H2+O2 ==2H2O
4.非金属氧化物+水==酸
CO2+H2O==H2CO3 SO3+O2==H2SO4 SO2+O2== H2SO3
四.五个复分解反应规律 (亚硫酸)
1.酸+碱==盐+水
Cu(OH)2+2HCl==CuCl2+H2O Al(OH)3+3HCl==AlCl3+3H2O
Cu(OH)2+H2SO4==CuSO4+2H2O Mg(OH)2+2HNO3==Mg(NO3)2+2H2O
2.酸+盐==新酸+新盐
反应条件: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实际反应条件很复杂)
CaCO3+2HCl==CaCl2+H2O+CO2↑ Na2CO3+2HCl==2NaCl+H2O+CO2↑
AgNO3+HCl==AgCl↓+HNO3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H2SO4+BaCl2==2HCl+BaSO4↓
H2SO4+Ba(NO3)2==2HNO3+BaSO4 ↓
3.盐+碱==新盐+新碱 反应条件:反应物都溶于水,生成物至少有一种不溶(前溶后沉)
CuSO4+2NaOH==Cu(OH)2↓+Na2SO4 FeCl3+3NaOH==Fe(OH)3↓+3NaCl
Na2CO3+Ca(OH)2==2NaOH+CaCO3↓ CuSO4+Ba(OH)2==Cu(OH)2↓+BaSO4 ↓
4.盐+盐==新盐+新盐
反应条件:反应物都溶于水,生成物至少有一种不溶(前溶后沉)
NaCl+AgNO3==NaNO3+AgCl↓ Na2SO4+BaCl2==2NaCl+BaSO4 ↓
Na2SO4+Ba(NO3)2==2NaNO3+BaSO4 ↓
5.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
CuO+2HCl==CuCl2+H2O CuO+ H2SO4==CuSO4+H2O MgO+2HNO3==Mg(NO3)2+H2O
五.其它反应
1.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不属于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2NaOH+CO2==Na2CO3+H2O 2NaOH+SO2==Na2SO3+H2O
2NaOH+SO3==Na2SO4+H2O Ca(OH)2+CO2==CaCO3↓+H2O
2.三种还原剂(H2 、、 C 、 O2 )跟氧化物反应
H2+CuO ==Cu+H2O (置换反应) CO+CuO ==Cu+CO2
3CO+Fe2O3 ==2Fe+3 CO2↑ C+2CuO ==2Cu+CO2↑(置换反应)
C+CO2 ==2CO (化合反应)
3.实验室制取三种气体(常用方法)
2KMnO4 K2MnO4+MnO2+ O2↑ 2KClO3 ==2KCl+3O2↑
Zn+ 2HCl==ZnCl2+ H2↑ Zn+ 2H2SO4==ZnSO4+ H2↑
CaCO3+2HCl==CaCl2+H2O+CO2↑
4.盐分解
Cu2(OH)2CO3 ==2CuO+H2O+CO2↑ CaCO3 ==CaO+ CO2↑
KMnO4 == K2MnO4+MnO2+ O2↑ 2KClO3 ==2KCl+3O2↑
5.三种有机物燃烧
CH4+2O2 ==2 H2O+CO2 ,C2H5OH+3O2 ==3 H2O+2CO2
2CH3OH+3O2 ==4 H2O+2CO2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3-28
现在看没用,倒不如把书看了,抓抓题型,相当有用,书后面的表必须背,那个是判断方程式的重中之重!书上的内容理解即可。(如果脑袋够用)相信你会考个好成绩!加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