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怎么治疗多汗症?

如题所述

老中医介绍说汗出过多会引起人体的阴阳失调,出现一些症状,这个时候不妨适当的服一些中药,本文列举了汗出过多的两种常见类型——气虚和阴虚,并给出了常用方药。

人们适当出点汗可以达到调节体温、排除代谢废物和体内垃圾的目的。但是,有的人在安静状态下或睡眠中经常出汗,甚至大汗淋漓,还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症状,这就属于病态了。对于这种身体虚弱引起的多汗,可适当服些中药调理。

以自汗(在清醒时出汗)为主,出汗部位以头部、躯干为主,并伴有精神疲惫、食欲下降、大便稀溏、小便清长(即小便色白、量多)、周身无力、手脚冰冷等症者为气虚,治宜益气固表止汗,选用生黄芪、太子参、炒白术、炒防风、浮小麦、煅牡蛎各15~20克,水煎服。轻者可单服浮小麦炒熟,泡水代茶饮用。

以盗汗(睡着出汗、惊醒立止)为主,汗出部位常在胸背及手脚心,并伴有心烦易怒、睡眠不安、两颧红赤、大便干结、小便黄赤、午后低热等症者为阴虚,治宜清热养阴敛汗,选用生地、白芍、五味子、地骨皮、麦冬、知母各10~15克,水煎服。

还有一些老出虚汗的病人,既有气虚的症状,又有阴虚的表现,这属于气阴两虚,治宜补气固表、养阴敛汗,选用太子参、生黄芪、白芍、五味子、浮小麦、煅牡蛎各15~30克,水煎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19
中医认为,本病病因分内因和外因。内因包括内伤七情和素体阳虚。七情所伤,五志化火,致阳热亢盛,蒸腾阴液则多汗。素体阳气不足,或大病久病之后气虚阳弱,腠理不密,卫外失固,气虚无以敛汗,阳虚阴无所生,汗随气泄而多汗。外因多为饮食不节。如过食辛辣,脾胃失调,湿热蕴结.湿阻气机,升降失常,致汗液外泄。
  临床上将本病分为湿热熏蒸,阳虚腠疏,气滞血瘀三个证型。湿热熏蒸:身热多汗,以额头、腋窝、外阴多汗为甚,汗出黏稠或伴有臭味,口苦咽干,心烦易怒,溲赤便干。阳虚腠疏:恶风多汗,劳累后加重,伴肢冷乏力,小便清长,大便溏软。气滞血瘀:年高体弱,偏身多汗,时轻时重,体倦乏力,气短懒言。
  针灸治疗本病可分毫针疗法和耳针疗法。毫针主穴多取合谷、复溜。可配大椎、气海、阴郄等。耳针治疗常取交感、神门、皮质下、心、肾、肺、热穴。每次2~3穴,留针15~20分钟,每日1次。
  也常取合谷、复溜作为主穴,同时根据证型的不同,在治疗上也有所侧重。合谷用泻法,复溜用补法,气虚卫外不固者补气海,火热内炽迫津外溢者加大椎,阴郄。
  白汗是指在安静状态下,如静坐、静卧,全身或身体某个部位出汗过多,或大汗淋漓不止为主的症状。多汗是指在劳动中出汗较多,或动则汗出得多为特征。自汗或多汗症,中医还认为“肺司皮毛”,是因肺虚及气虚所致。药方一:浮小麦,生黄芪,防风。功效:益气敛汗。用法:加水适量炖两次,午、晚饭后各服半剂。药方二:煅牡蛎,黄芪,麻黄根,浮小麦。功效:益气敛汗。用法:加水适量炖两次,午、晚饭后各服半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