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了解一个企业

如题所述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

如何了解一个企业
一看基本面

这个对一个企业的初步了解,通过对他们的产品、销售额、人员等情况的大致了解,就可以把企业的轮廓勾画出来,再谈论和分析中就不空洞了。这些信息,上网baidu一下,很快就出来了。要注意看以下几点:

1、企业规模(可以简化为销售额)大小,在同行中的排位、在所处区域(省、市)经济中的地位。(一个企业在当地是龙头企业的话,受当地政府重视,象户口、治安问题什么的都比较好办,员工在当地比较有自豪感哟!) x

2、员工数量、技术人员数量、外包工程队的人数情况。现在造船企业,通常采用外包工的方式,一般企业规模与其正式工、外包工总数成正相关的。 4] ?

3、基本生产设施、设备。 规模多大; ;NC设备如何。基本生产设施是其真实生产能力的体现,
4、主要产品。有没有自己拿手的主打产品? 为什么首先要看规模?
一是“马大不死”的道理。这谁都知道,企业大了,亏损、破产可能性较小,而承担风险的能力大。一年打十条船,一两条亏损几千万,其他的还弥补得过来;一个小厂一年就造一条,亏个千把万,估计就得关门大吉了。

二是企业太小,毕业生们没有学习和发展的空间。 去了能干嘛?好好学技术、等着排轮子,熬到一定程度,还是有希望的。相比而言,当然是到大企业去好,今后要跳槽,把工作过的企业招牌来出来,也还是有用的。

二看团队

这里说的团队,可以分作三个层面:

一是高层管理团队,以总经理为代表,包括副总经理等公司级的管理成员。这个群体,属于决策和指挥的层面,公司发展的路径和重要决策主要由其制定。

对高管如何评判呢?
1、有丰富的行业工作经验。正如巴菲特曾说,他不和40岁以下的投资银行家做业务。Why?因为经济发展具有周期性,同样股票市场也随之波动,年纪青青的连一个经济周期都没有经历,何来对证券业务的认识?丰富的行业经验,经历过行业的冷暖,亲历过行业的发展,就可以对行业形成一种不可捉摸而又存在的知觉。比如,就有哈佛商学院的教授说“学习战略规划的过程,其实就是学习那些卓越企业家作决策的思维过程”。当然这种行业的感觉,其实是建立对行业的熟悉、对信息的充分把握和内在消化后,经过思维的判断得出的。尤其象造船这种传统行业,其行业阅历更是必不可少的。

2、具有人格的独特之处。人格上的独特之处,不是说一定是那种宽容、慈祥、慷慨等品质,而是说作为公司的领导(特别是总经理),应该具有一种特质。这种特质,就如同道家所说的“气”,用现代生物学的说法叫“生物磁场”。这种东西,是人的本质的体现。举个例,有时你第一次看到某人后,就有似曾相识并象和他/ 她继续交往的感觉。每个人的“气”不一样,有些能影响很少一部分、有些则能影响一大批。正式因为有了这种气质,才有一大批人才追随着他,共同进退。人聚财兴!另外,在目前中国的市场环境中,做业务还是主要以个人感情为主,商业交往多是认人(认定商业伙伴值得交往),而非认企业;企业中拥有这种富有魅力的领导,也可以扩大业务面,在船市低迷的时候也能接到单子。

3、具有商业头脑。 (造军品的国企除外),必然要具有商业常识和商业思维。保持对市场的敏感、了解财务、人力资源管理、了解管理技巧。

二是看中层团队。
中层团队是企业中真正的执行层,人员指挥、物资调配、工作计划均是他们完成的。中层的力量是否强大、人员是否专业、职业素养的程度往往决定了企业的战略能否落实。

三是看员工队伍。
员工是直接创造财富的来源,体现着企业真正的文化素养。 企业的性质决定了外包工在一线生产中的主导作用,企业对工人管理能力的高低,通过对外包队伍的管理可以看出来一些征兆。
五看空间

大学毕业,走向企业,这个时候,我们都怀揣着一个梦想,或者模糊、或者清晰,但都是她指引着我们往前奔去。这个梦想,我们用理性把她整理,就成为了“职业规划”。在这个企业中,能否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呢,那就要看她给你的空间有多大。

职业发展空间,应注意:

1、公司是否有清晰的职业发展的晋升通道,看看有没有这方面的制度规定;

2、公司是不是存在“玻璃屋顶”,看似能够向上发展,原来却被一层玻璃隔绝。产生玻璃屋顶的原因很多,比如公司政治、学校派系、性别差异、地域差异等等。一般来说,企业历史越长,这种现象就越有可能;国有企业普遍比民营企业的可能性更大。所以,在选择企业时,看看这家企业的主要领导毕业学校、主要招用学生的学校,以前师兄师姐过得怎样,都有助于自己的选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4

1、查看企业的官网。

企业的官网是企业的门面。一般的官网都简洁大方,栏目清晰,产品、项目介绍很明了。

如果一个企业的官网花里胡哨,广告弹窗满天飞,你就需要仔细了解了,多半不是企业的官网,而是形似而神离。

不过要注意区别,一般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官网会显得很臃肿,各种领导视察新闻比较多,看起来也不是很美观,这个大家都懂得,它们的信息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在查看官网的时候,每一个栏目简单了解一下,重点看一下企业简介、业务介绍和人力资源,相对应的就是要了解一下公司的背景,业务模式是否喜欢,成长的机会有哪些,基本的福利是否可以接受。其中福利并不是指薪资,因为一般的薪资都是保密的,更不会公布在官网上,了解福利主要是指除薪资外的有哪些“小恩小惠”以及大概的薪资结构。

2、关注企业的社区平台,比如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

这些地方都会提供关于企业或业务的最新消息,可以从企业的公众号和微博运营情况,大概可以对企业的文化、办公氛围有一个初步的感性的认识。比如有的企业公众号的文字充满活力,清新脱俗,有的企业公号就是新闻似的直白陈述。这种比较比看企业官网里的企业文化里的宣传更直接。

3、通过第三方平台了解企业情况。

个人最推荐的是应届生求职网,这个网站本身就是针对应届生的,网站上有很多应届生校园招聘的工作与实习机会,而且更新地很快,信息时效性很强,基本上都是最新的工作与实习机会。如果是还没有毕业的同学找实习,也可以在这个网站上多看一看,实习机会很多的。

应届生求职网里有一个BBS,这个BBS基本上涵盖了各行各业的各家公司,按行业来划分统计的。这个论坛里有很多过来人的分享,尤其是每日主题推荐,推荐的基本上都是成功应聘500强企业的面经分享,这个对于应届生来说相当有价值。此外,论坛上还有一些求职大礼包可以下载,里面的内容包含公司介绍、笔记经历与面试经历,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还有大家很关心的薪资水平,里面提到的与实际薪资相关无几。

还有一个网站是看准网。这个网站界面很简单,进入网站后,直接在搜索栏里搜索自己感兴趣的公司,便可以看到这个公司的介绍。主要是两个部分,一个是薪资水平,分不同岗位呈现出来;另一个是下面的关于公司的点评,有正面评价,也有负面评价。可以通过别人的点评,对企业的工作氛围、成长机会和压力水平等做一个权衡。每一个公司都有好和不好的一面,你需要做的就是扪心自问别人评价出来的好与不好,自己是否能够接受,如果可以接受,接受的程度又是多少。

另外,也可以直接在知乎上搜索关于该公司的话题,把关于公司的问题与回答浏览一下。知乎上有很多人的回答比较细致,有的就是自己的亲身工作经历,甚至他描述的岗位经历有可能就是你感兴趣的职位。所以,知乎上的回答还是很值得参考的。

最后,可以利用百度等搜索引擎直接搜索对于XX公司的评价。为什么把百度放在最后呢?因为使用百度的人员太多,素质参差不齐,所以出来的结果对于你的选择来说参考意义不大,有时甚至会误导你。举个例子,比如你感兴趣的是一家公司是制造业,有自己的工厂,那么这样的公司员工素质差别就相当大了。如果厂区内的一个普通操作工,在百度贴吧或百度知道等上面对公司给出了负面评价,而你应聘的是这家公司的管理部门或销售部门的职位,而非厂区职位,那么他的意见对你就没有意义。这个问题在上面提到的应届生求职网、看准网与知乎上存在的可能性就低很多了。

不过,如果要了解一下公司所在的行业与公司的经营现状,在百度里用百度新闻搜索这个公司,倒是很方便,可以看到关于这个公司的最新动态与新闻,比如公司签订了什么项目,投资哪些新的机会等等。

4、建立新的求职圈,和其他求职者一起分享了解信息。

比如上面我提到的应届生求职网,可以在里面寻找关于某个公司的交流群,如果没有也可以自己发帖建个群,让和你一样求职的小伙伴加进来,大家可以互相交流,有信息共同分享。说不定其他人就有熟人或学长学姐在这个公司上班呢,就可以从他们那里获取一些参考信息了。

当然除了交流信息,大家在找工作的时候也可以共同勉励,提供一些求职经验,有其他公司的招聘信息也可以一同分享。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2-16

不一定的吧,这个

得看具体情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