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 的测定时为什么要取混合均匀的水样

如题所述

不取混合的的水样没有代表性,举个例子,水面上有油,取样的时候没有取到油,那测得COD肯定偏低。

COD作为衡量水中有机物质含量多少的指标,化学需氧量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

国家标准里面是使用酸性重铬酸钾来测定。

原理:在水样中加入已知量的重铬酸钾溶液,并在强酸介质下以银盐作催化剂,经沸腾回流后,以试亚铁灵为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滴定水样中未被还原的重铬酸钾由消耗的硫酸亚铁铵的量换算成消耗氧的质量浓度。  

在酸性重铬酸钾条件下,芳烃及吡啶难以被氧化,其氧化率较低。在硫酸银催化作用下,直链脂肪族化合物可有效地被氧化。

扩展资料:

COD的生态影响:

化学需氧量高意味着水中含有大量还原性物质,其中主要是有机污染物。化学需氧量越高,就表示江水的有机物污染越严重,这些有机物污染的来源可能是农药、化工厂、有机肥料等。如果不进行处理,许多有机污染物可在江底被底泥吸附而沉积下来,在今后若干年内对水生生物造成持久的毒害作用。

在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后,河中的生态系统即被摧毁。人若以水中的生物为食,则会大量吸收这些生物体内的毒素,积累在体内,这些毒物常有致癌、致畸形、致突变的作用,对人极其危险。

若以受污染的江水进行灌溉,则植物、农作物也会受到影响,容易生长不良,而且人也不能取食这些作物。但化学需氧量高不一定就意味着有前述危害,具体判断要做详细分析,如分析有机物的种类,到底对水质和生态有何影响。是否对人体有害等。

如果不能进行详细分析,也可间隔几天对水样再做化学需氧量测定,如果对比前值下降很多,说明水中含有的还原性物质主要是易降解的有机物,对人体和生物危害相对较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4-26
实际水样的上层和下层的氧化还原环境是有差异的。上层可以接触空气,容易获得更多溶解氧,使得上层水的还原性成分有较大可能被氧化,COD值较小。而下层水的溶解氧含量较少,还原性成分大多未被O2氧化,COD值较大。混合均匀的目的就是使测试结果能够代表水样上下层的平均COD值。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5-06
让水样更有代表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