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指数走势

如题所述

央视网消息:昨天(10月5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了9月份中国商品指数。商品是指能够进入流通领域,具有商品属性,用于工农业生产和消费的物质商品,如原油、有色金属、钢材、农产品、铁矿石、煤炭等。数据显示,9月份商品指数继续上涨,当前国内商品市场稳中向好的趋势进一步明显。

9月份中国商品指数为103.1%,比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为2021年5月以来的最高点。分项指数中,销售指数继续上升,供应指数止跌回升,库存指数下降。

分析认为,供应指数小幅回升,显示国内商品供应稳定增长;销售指数继续上升,表明国内市场需求良好;股指回落,表明市场供求开始平衡,生产经营活动趋于平稳。

整体来看,供需都在上升,尤其是需求端,比供给端强。由此,商品库存压力得到缓解,国内商品相关企业生产经营环境进一步改善,行业持续平稳发展。

专家表示,目前国内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向好,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将继续拉动需求增长。短期来看,商品市场供需基本平衡,目前仍处于去库存阶段。预计10月份商品市场将保持稳定向好,商品价格整体仍有一定空间。

相关问答:大宗商品具体都指哪些?

大宗商品是指:可以进入流通领域,但非零售环节,具有产品大量用于工业和农业生产和贸易的消费使用的物质商品属性。在金融市场,大宗商品是指同质化,可交易,被广泛用作商品,如原油,金属,农产品,铁矿石和煤炭的工业原料基地。商品包括三类,即能源商品,基础原材料和农产品。商品可以设计为期货,期权交易作为一种金融工具,可以达到更好的价格发现和价格风险规避。由于大宗商品大多产业基地,在最上游,因此反映在期货和现货价格变动的供需状况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经济。例如,铜价将增加生产,电子,建筑,电力等行业的成本,油价上涨将导致化工产品,推动其他能源,如煤炭价格和供应,并推广替代能源的价格上涨。投资者,尤其是与投资相关的行业投资者应密切关注供需变化和价格的商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