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主考哪些

高考历史主考哪些

命题指导思想

2008年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科(江苏卷)的命题将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高考考试大纲为指导,以考试说明为依据,实现对学科主干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相统一的考核目标,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查内容的选择,以课程标准的模块“学习要点”为依据,结合教学实际和学术标准,实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考查内容的呈现,不拘泥于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符合考试目标,使考试保持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并在试卷结构和命题方式上体现出稳中求变、稳中出新的原则。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参照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科)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以及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确定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获取和解读信息

•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2.调动和运用知识

•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

•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

•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3.描述和阐释事物

•客观叙述历史事物。

•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

•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

4.论证和探讨问题

•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

•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二)考试范围

考试范围涉及《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必修和选修内容。其中,历史(Ⅰ)、历史(Ⅱ)和历史(Ⅲ)三个必修模块为必考内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以及“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四个选修模块为选考内容。为减轻考生的复习负担,“必考内容”与“选考内容”在“考试大纲”以及本省“教学要求”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必考内容

古代部分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宗法制、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皇帝制度、秦朝的中央机构、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初郡国并行制、唐朝三省六部制、元朝的行省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

(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古代中国的经济

(1)农业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小农经济的含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纺织、冶金和制瓷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3)商业

“市”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的商业城市与著名的商帮、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4)主要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

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孔子、孟子和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董仲舒的儒学主张、汉朝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3)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王阳明的心学。

(4)明清之际的儒学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

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1)科技成就

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汉字与书画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中国书画。

(3)文学成就

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的成就;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4)京剧

京剧产生与发展的历程。

5.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希腊地理环境与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雅典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2)罗马法

罗马法的内容与作用。

(3)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关于人的价值的阐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4-18
我是上海2010届高三考生
这个问题的话....要看你是哪里的考生?
上海的话考得更多的是近代史,特别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屈辱史和奋斗史,还有17 18 世纪的资产阶级改革。
上海的历史考死的内容是很少的,可能选择体力会涉及2 ,3 个,大多是很灵活的题目。
如果是全国高考卷的话,按照我做的题目来说,中国古代史野战里相当一部分比例,更趋向于图片和历史结合。专题性也更强一些。
如果是上海考生的话,可以按时间线复习。全国考卷的话可以按专题复习。当然,两个都是必须的明知是侧重点不同。
这些都是我题海战术下的经验之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4-18
考试范围及《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必修和选修内容。其中,历史(Ⅰ)、历史(Ⅱ)和历史(Ⅲ)三个必修模块为必考内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以及“世界文化遗产荟萃”三个选修模块为选考内容。为减轻考生的复习负担,“必考内容”与“选考内容”在“考试大纲”以及本省“教学要求”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必考内容占比例超过80%。
第3个回答  2010-04-26
我是安徽2009届考生
对于这个问题,我以过来人的身份,讲句最实在的话
那就是无论是哪个省的什么题型的卷子大多都是考对历史事物的判读和对当前的意义和影响什么的,正所谓“以史为鉴”嘛,让我们学历史的目的也就是这个,这个规则普遍适用的,无论是什么地方的是不是新课改最终的目的都一样的,只不过表达这个主题的形式和方法不同罢了,把握了这一主旨,再结合你们那得特点就行了,最重要的就是要相信自己的判断,特别是在考试时,这一点很重要,我就有很深的感触和体会的!具体的还得看你们省的考试大纲! 祝你成功!
第4个回答  2010-04-18
政治 和 经济 两本书 文化很少 没大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