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官靴”跟普通百姓的靴有什么区别?

古代的“官靴”跟普通百姓的靴有什么区别?

古代的“官靴”跟普通百姓的靴区别如下:

1、靴,就是高筒鞋,源于北方牧民族。宋·高承《事物纪原》载,靴,“本胡服,赵武灵王所作。”赵武灵王好胡服,常穿黄皮短腰靴,后来靴腰加长,以供军愉穿用。故官靴大都可以用来骑马射箭,而百姓的靴不能用于作战。


2、在中国古代,官员穿礼服时,不能着靴,否则便是不敬。据《南史》载,宦官蔑视朝廷,“学北人着靴上殿,无恭肃之礼”,所以受到指责。 因此官靴被称为能上堂的靴子,而百姓的靴子通常不能用来作为政治用途。

扩展资料:

古代的“官靴”跟普通百姓的靴的历史背景:

1、唐以前,中原人在骑马时才穿靴,但自唐高祖顾渊武德年间(618年到626年)以后,上至帝王,下至庶人,平时也常穿靴。其时,为追求美观,靴的造型多的变化。靴本是高腰的,而从唐代开始,已出现矮腰靴。


2、五代以后,靴子花样更加繁多,据晋人著作《邺中记》载,十六国时赵国君主石虎的“皇后”每次出行,有着靴骑马女官千人护卫,队列整齐,至为壮观,这些女官,每人穿一双“五彩织花靴”。此靴究竟是何模样,已无从查考,但就其命名可以想见,当是异常华丽讲究。而百姓靴子极为朴实。 


3、宋初,沿袭唐、五代遗制,仍许在朝堂上着靴。规定文武官分别按品级服色,在靴边加饰不同颜色的滚条、滚边,以示区别,如三品以上的用紫色滚条,五品以上用绯色滚边,七品以上用绿色滚边,九品以上用蓝色滚边。百姓之靴则较为简便且没有等级之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5-26

古代的“官靴”跟普通百姓的靴的区别

1.古代官靴又叫厚底皂靴,是很厚的白底,黑色的靴子,平民不可以穿,只有官吏或官家子弟方可穿着。

2.中国古代官员鞋履的演进,要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秦朝.秦始皇建立起我国第一个中央集权封建国家后,创立了衣、冠、履各种服制,但对官员所穿的鞋履尚没有严格的规定。直到汉代,社会繁荣昌盛促进了鞋履制作的发展,服饰与鞋履逐渐有了严格的等级差别,尤其是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在鞋履中表现的比较突出。

3.隋唐之后,中国鞋履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官员所穿的鞋履也逐渐固定鞋式,经过历朝历代加以演变,连同服饰一起共同构成了封建时代的服饰文化。

第2个回答  2006-11-03
古代官靴又叫厚底皂靴,是很厚的白底,黑色的靴子,平民不可以穿,只有官吏或官家子弟方可穿着!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