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斜摄影三维建模

如题所述

闲话少述,下面介绍倾斜摄影三维建模的技术体系

1、概述
随着地理技术的发展,地理应用正经历从传统二维到三维的发展变化。城市三维建模也从传统的手工建模到基于倾斜摄影、机关雷达等技术的低成本、大批量建模的发展。
完整的倾斜摄影三维建模包括数据获取,建模与应用三大部分。数据获取涉及无人机航拍,相机、航线规划、数据质量控制等内容。建模包括空三运算、重建、修模;应用部分主要是三维模型与具体的业务相结合,常见的包括土方量计算、建筑物限高分析、智慧城市中以房查人,以人查房等功能。整体技术体系非常广泛,借助于项目实践,有幸粗略经历了建模的各个部分,限于时间及技术面,各部分略懂皮毛,记下来,以为总结。

2、什么是倾斜摄影
从多个侧面获取建筑物表面影像,已知摄像机的位置内外方位元素,根据后方交会的原理,结算被摄物体的空间位置,基于此,实现三维建模。倾斜摄影一般从五个方向获取数据即:垂直正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倾斜(一般45度角)。相机内方位元素包括焦距、像主点的位置,外方位元素包括相机的空间位置及姿态信息。后方交会为三角测量的基本方法。
飞行平台:主要包括固定翼及旋翼,固定翼飞行时间长,旋翼相对较短。我项目中使用到的大疆M600 pro ,一组6块电池,高原地区飞行时间20分钟左右。
相机:常见的有五镜头、双镜头摇摆、单镜头等方案。理论只要满足三角测量的的原理,从至少两个不同的位置对同一个物体表面进行测量即可完成建模,所有,对于单镜头一般需要重复飞行5次以获取五条航线(建筑物五个角度)的数据。
3、数据获取

4、建模

5、应用

6、总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