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伊春市的人口是多少

如题所述

伊春市,是黑龙江省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旅游城市和黑龙江省东北部中心城市。全市共辖4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5个县,总面积32800.29平方千米,2019年总人口1124360人。[1][2]

伊春市地处中国东北地区、黑龙江省东北部,东部与鹤岗市、佳木斯市相接,南部与哈尔滨市接壤,西部与黑河市和绥化市毗邻,北部与俄罗斯阿穆尔州、犹太州隔黑龙江相望,界江长245.9公里。[3]

伊春市历史悠久,是一个多民族散居的边疆城市。唐代以前,是北疆少数民族劳动生息之地,唐、辽、金、元、明、清各代在此实施管辖[4][5][6]

2019年,伊春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988410万元,比上年增长5.5%;人均生产总值26384元,比上年增长7.1%。[5]2020年10月,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2020年,伊春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5.2亿元,比2019年增长0.2%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12
截至2019年末,伊春市总人口1124360人。其中:城镇人口918676人;乡村人口205684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81.7%,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男性人口556788人,占总人口的49.5%;女性人口567572人,占总人口的50.5%。全市出生人口3879人,出生率为3.4‰;死亡人口8403人,死亡率为7.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0‰。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8.5。
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探究实验的一般方法步骤: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实验方案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和假设来进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一般步骤: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收集和分析资料也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收集资料的途径有多种.去图书管查阅书刊报纸,拜访有关人士,上网收索.其中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数据以及音像资料等.对获得的资料要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寻找答案和探究线索.
第2个回答  2021-07-07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伊春市常住人口为878881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48126相比,减少269245人,下降23.45%,年平均增长率为-2.64%。

各区人数:


伊美区:173320人

乌翠区:72259人

友好区:54302人

金林区:60466人

嘉荫县:56523人

汤旺县:33245人

丰林县:62214人

大箐山县:57697人

南岔县:82895人

铁力市:225960人

伊春市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市10个县(市)区的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113586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163517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426892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133339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7271人上升至12924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 20173人下降至18605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50702人下降至48572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15725人下降至15171人。

全市10个县(市)区的人口中,文盲人口(指15岁及15岁以上不识字的人)15859人,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19719人,文盲率[5]由3.42%下降至1.80 %,下降1.62个百分点。

以上内容参考 伊春市人民政府-2020年伊春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5
伊春市辖15个市辖区、1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伊春市 面积39017平方千米,人口132万(2003年)。 伊春区 面积 100平方千米,人口15万人。邮编153000。 南岔区 面积3088平方千米,人口14万人。邮编153100。 友好区 面积2366平方千米,人口 7万人。邮编153031。 西林区 面积 457平方千米,人口 5万人。邮编153025。 翠峦区 面积1560平方千米,人口 5万人。邮编153013。 新青区 面积1181平方千米,人口 5万人。邮编153036。 美溪区 面积2259平方千米,人口 5万人。邮编153021。 金山屯区 面积1850平方千米,人口 5万人。邮编153026。 五营区 面积1040平方千米,人口 4万人。邮编153033。 乌马河区 面积1254平方千米,人口 4万人。邮编153011。 汤旺河区 面积1263平方千米,人口 4万人。邮编153037。 带岭区 面积1041平方千米,人口 4万人。邮编153106。 乌伊岭区 面积3162平方千米,人口 3万人。邮编153038。 红星区 面积3042平方千米,人口 3万人。邮编153035。 上甘岭区 面积1461平方千米,人口 2万人。邮编153032。 铁力市 面积6620平方千米,人口39万人。邮编152500。市人民政府驻铁力镇。 嘉荫县 面积7273平方千米,人口 8万人。邮编153200。县人民政府驻朝阳镇。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21-04-12
伊春市,是黑龙江省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旅游城市和黑龙江省东北部中心城市。全市共辖4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5个县,总面积32800.29平方千米,2019年总人口1124360人。[1][2]
伊春市地处中国东北地区、黑龙江省东北部,东部与鹤岗市、佳木斯市相接,南部与哈尔滨市接壤,西部与黑河市和绥化市毗邻,北部与俄罗斯阿穆尔州、犹太州隔黑龙江相望,界江长245.9公里。[3]
伊春市历史悠久,是一个多民族散居的边疆城市。唐代以前,是北疆少数民族劳动生息之地,唐、辽、金、元、明、清各代在此实施管辖[4][5][6]
2019年,伊春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988410万元,比上年增长5.5%;人均生产总值26384元,比上年增长7.1%。[5]2020年10月,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2020年,伊春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5.2亿元,比2019年增长0.2%。
伊春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周朝,时为肃慎族的活动区域。战国到南北朝时为貉、扶余、寇“伊春嘎山”漫汗和豆莫娄属地。隋唐时期,属黑水靺鞨七部之一的黑水部和河北道黑水都督府。[9]

伊春人文地图
辽宋时期属东京道女真五国部属地。金代,伊春为上京会宁府蒲与路所辖。元属辽阳行省水达达路。明朝为奴尔干都司屯河卫辖区。清初,为宁古塔昂邦章京辖地。1662年(康熙元年),宁古塔昂邦章京升为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伊春地属之。1683年,宁古塔将军所辖西北地区设置黑龙江将军,伊春在其辖境内。1698年,黑龙江将军之下设置齐齐哈尔副都统,伊春为其辖境。[9]
清末民初,划归汤原县管辖,为原始森林地区。东北沦陷后,1941年11月建成绥佳线铁路后,于1942年7月修建汤林线铁路南岔至伊春段,日本殖民主义者开始进行掠夺式地乱砍滥伐。1945年春,伪汤原县公署于伊春设立伊春街。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隶属汤原县南岔区管辖,1949年10月设置伊春镇。1950年建立伊春森林工业管理局,下设南岔等5个森工分局。为了适应森林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松江省人民政府于1952年7月报请设置伊春县。同年9月29日,东北人民政府民政部函告:“经中央内务部批示,同意将汤原县伊春林区划出,成立伊春县,县府设在伊春街”。全县共7.5万人,为丁等县。12月1日,伊春县政府正式成立,由松江省直辖。1954年7月,将小白、朗乡两镇划归铁力县管辖。同年8月,松、黑两省合并后,由黑龙江省直辖。
共23张
林都伊春
1957年7月26日,国务院批准,撤销伊春县,设置伊春市(地级),以原伊春县的行政区域为伊春市的行政区域,市人民委员会驻伊春镇。伊春市由省直辖。同年11月20日,省人民委员会通知,撤销原伊春县的伊春、南岔等13个镇和佳林乡的建制,分别设置伊新、南岔、双子河、五营、带岭、翠峦、美溪、浩良河8个市辖区。1958年2月13日,召开伊春市人民代表大会,正式设置伊春市,撤销伊春县。同年8月,改隶松花江专区。
1960年增设新青、五星、大丰、东风、红星、上甘岭、乌马河、大西林8个市辖区,全市共辖16个区。1962年12月,将16个区调整为11个区,撤销了东风、红星、上甘岭、乌马河、大西林5个区。翌年4月,撤销五星区,并入五营区。[9]
1964年6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撤销伊春市,设置伊春特区,试行“政企合一”的体制,“实行双层领导制度”,有关企业工作以林业部为主,有关地方工作以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领导为主。同年12月,设置乌敏河、上甘岭、友好、东风、红星5个区,全市共为15个区,基本上是1个林业局1个区,“政企合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