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车辆的演变。

谁能说一下中国铁路车辆的演变。从最早的车底到现在的和谐号动车组。主要是客车车底。要有权威全面点的,谢谢

随着对机车运力需要的不断增大,蒸汽机车已不能满足我国因经济蓬勃发展而导致的对运力的需求。内燃机车的发展摆上日程。

中国第一台自己制造的内燃机车是1958年大连机车车辆工厂仿照前苏联ТЭ3型电传动内燃机车试制成功的。它就是“巨龙”号电传动内燃机车,后经过改进设计定型,命名为东风型并成批生产。

同年,北京二七机车厂试制成功“建设”号电传动内燃机车。

戚墅堰机车车辆厂也试制成功“先行”号电传动内燃机车,但这两种车都没有批量生产。

四方机车车辆工厂也于1958年开始设计,1959年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台液力传动内燃机车,当时命名为“卫星”号,代号NY1。后经过长期试验和多次改进,定型为东方红型,于1966年成批生产。

中国设计制造的内燃机车目前已形成“北京”、“东方红”和“东风”三个系列,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北京型是二七机车工厂1970年开始试制,1975年批量生产的四轴干线客运内燃机车。机车标称功率1500kW,最大速度120km/h,车长15045mm,轴式B-B。

东方红型内燃机车的型号较多,有东方红1型、东方红2型、东方红3型、东方红4型、东方红5型、东方红6型、东方红7型、东方红21型等。

东方红1型是四方机车车辆工厂1959年试制,1964年批量生产的干线客运内燃机车,机车按双机联挂设计,也可以单机使用。前73台的机车标称功率是1060kW,最大速度140km/h,车长16550mm,轴式B-B。后36台的机车标称功率增加到1220kW,最大速度降为120km/h,其他不变。

东方红2型1966年由四方机车车辆工厂按客运内燃机车设计制造的,机车功率为1470 kW,只试制了一台。1972年资阳内燃机车厂和四方机车车辆工厂共同设计,1973年资阳内燃机车厂试制投产的东方红2型,已改为调车用的内燃机车,机车标称功率是650kW,最大速度62km/h,车长12400mm,轴式B-B。

东方红3型是四方机车车辆工厂1976年开始制造的干线客运内燃机车,机车标称功率是730×2kW,最大速度120km/h,车长17970mm,轴式B-B。机车的动力装置是两套相同而独立的机组,可以使用其中任何一套或两套同时工作。1987年,该厂还制造了两台机车标称功率为820×2kW的东方红3型。

东方红4型从1969年到1977年共制造了5台,没有进行大批量生产。机车功率为3308kW。

东方红5型是调车和小运转内燃机车,由资阳内燃机车工厂于1976年~1988年制造。机车标称功率是590kW,最大速度,调车时为40km/h,小运转时为80km/h,车长13700mm,轴式B-B。

东方红6型是资阳内燃机车工厂1981年专为上海黄浦港生产的内燃机车。机车功率是1740kW,轴式B-B。只生产1台。

东方红21型是高原米轨通用型内燃机车,由四方机车车辆工厂于1976年设计,1977年试制投产,1982年又进行改进。机车标称功率是640kW,最大速度50km/h,车长12000mm,轴式B-B。

东风系列是电传动内燃机车,也是中国内燃机车的主力,保有量占国产内燃机车总数的一半以上。“东风”是个大家族,有东风、东风2、东风3、东风4、东风5、东风6、东风7、东风8、东风9、东风10、东风11等型号。

东风型内燃机车是大连机车车辆工厂1964年开始成批生产的干线货运机车,共生产706台。曾用代号ND。当两台机车重联使用时,可由任一机车的司机操纵机车。机车标称功率是1500kW,最大速度100km/h,车长16685mm。

东风2型内燃机车是戚墅堰机车车辆工厂1964~1974年间制造的调车内燃机车,共生产148台。曾用代号ND2,机车标称功率是650kW,最大速度95km/h,车长15140mm。

东风3型内燃机车与东风型构造基本相同,仅牵引齿轮传动比由4.41改为3.38,机车标称功率也降为1050kW。是大连机车车辆工厂1969年开始成批生产的干线货运机车,共生产226台,车长16685mm。

东风4型内燃机车是大连机车车辆工厂1969年开始试制的大功率干线客货运内燃机车,1974年转入批量生产。

东风4B型内燃机车1984年由大连、资阳、大同机车厂生产的干线客货运内燃机车。机车标称功率增加到1985kW。最大速度,货运100km/h,客运120km/h,车长20500mm。

东风4C型内燃机车代号DF4C,分客运、货运两种,除牵引齿轮传动比不同外,两者结构完全相同。东风4C型是在B型内燃机车的基础上开发研制的升级产品,提高了机车的经济性、可靠性,延长了使用寿命,使机车具有8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机车标称功率增加到2165kW。最大速度,货运100km/h,客运120km/h,车长20500mm。

东风4CK型内燃机车代号DF4CK。资阳内燃机车厂开发的干线客运内燃机车,采用A1A轴式,牵引电机全悬挂、轮对空心轴驱动转向架。机车标称功率2165kW,最大速度160km/h,最大试验速度176km/h,车长20500mm。

东风4D型内燃机车代号DF4D,是一种以成熟设计、成熟技术和成熟零部件集合而成的干线客货运内燃机车最新产品。机车标称功率2425kW,最大速度,货运100km/h,客运145km/h,车长20500mm。

东风4E型内燃机车代号DF4E,是四方机车车辆厂生产的干线客货运内燃机车。机车功率 2×2430kW ,最大速度 100km/h。

东风5型内燃机车代号DF5,1974年设计试制,1985年由大连机车车辆工厂批量生产,适用于编组站和区段站进行调车作业,也可做为小运转及厂矿作业的牵引动力。机车标称功率1210kW,最大速度60km/h,车长18000mm。

东风5B型内燃机车代号DF5B,是大连机车车辆工厂在原东风5型的基础上变形设计而成的。动力装置改而采用12V240ZJF型柴油机,机车车体采用外廊式,适合于调车作业和厂矿使用。机车标称功率1500kW,最大速度100km/h,车长18000mm。

东风6型内燃机车代号DF6。是大连机车车辆工厂新一代大功率、高性能的干线客货运内燃机车新产品。机车动力装置16V240ZJD型柴油机是与英国里卡多咨询工程公司合作改进的。而它的传动装置是与美国G.E.公司合作改进的。机车上采用了微机控制、电阻制动系统等多项世界先进技术。机车的牵引性能、经济性和耐久可靠性均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机车标称功率2425 kW,最大速度118km/h,车长21100mm。

东风7型内燃机车代号DF7,北京二七机车厂1982年设计,1985年正式生产。适用于大型枢纽编组站场调车及工矿小运转作业。机车起动加速快,油耗低、噪音小、作业效率高,运行安全可靠,操纵和维修方便。机车标称功率1470kW,最大速度100km/h,车长17800mm。

东风7B型内燃机车代号DF7B,北京二七机车厂生产的东风7型电传动内燃机车系列产品的一种,柴油机装车功率1840kW,适用于干线货运、大型枢纽、编组站场、工矿企业的调车和小运转作业。该机车能多机重联,机车双向操纵。最大速度100km/h,机车全长18800mm。

东风7C型内燃机车代号DF7C,北京二七机车厂生产的东风7型电传动内燃机车系列产品的一种,适应于调车作业。柴油机装车功率分1470kW和1840kW两种。其余技术参数与东风7B型相同。同系列的产品还有东风7D型,适用于寒冷地区和山区线路。该车有油耗低,维修方便等优点。

东风8型内燃机车代号DF8,戚墅堰机车车辆厂于1984年11月20日试制成功。

东风8B型内燃机车代号DF8B。该车是戚墅堰机车车辆厂在东风8型内燃机车的基础上开发研制的升级换代产品,可满足繁忙干线货运重载高速的要求。机车具有可变换轴重,以供不同线路选择;微机控制和大屏幕彩色液晶显示屏改善了乘务员工作条件,机车操纵更方便。

东风9型内燃机车,代号DF9。是戚墅堰工厂研制的准高速客运内燃机车。可以满足高速运行要求。柴油机装车功率达到4500kW,最大速度160km/h,该型机车没有正式投产。

东风10D型内燃机车,代号DF10F。是东风10系列机车中的一个品种,大连机车车辆工厂生产的重型调车和小运转作业内燃机车。

东风10F型内燃机车,代号DF10F。是东风10系列机车中的一个品种,大连机车车辆工厂生产的适用于客流繁忙干线开行速度为140~160km/h旅客列车的牵引动力。

东风11型准高速客运内燃机车,代号DF11。1992年由戚墅堰机车车辆工厂试制成功,是中国自行设计、自行研制的一项新的成果。最高运行速度170km/h,最高试验速度达到183km/h。

东风12型电传动内燃机车,代号DF12。是资阳内燃机车厂生产的国内功率最大的调车机车,适用于路内大型编组站和工矿企业5000t级货列的调车和小运转作业,也可以用于牵引干线货列。是目前国内多功能、通用性最好的调车机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11
  火车,是先进生产力和现代文明的象征。

  中国铁路已有120多年的历史。铁路机车车辆在这个历史进程中的发展演变,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兴衰的缩影,是几代铁路人在拼搏奋斗的结晶。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发端于1880年建立的胥各庄机修厂。1881年,该厂曾利用矿井设备改造成中国第一台初具蒸汽机车雏形的简陋机车。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根本谈不上机车车辆的制造,给人民共和国留下的4000余台蒸汽机车、3900余台客车、46000余台货车,基本是舶来品,型号繁杂,其中仅有机车型号约有200多种,被世人称为“万国铁路博览会”。这些设备历经战火大部分严重失修损坏。

  新中国成立后,机车车辆工业在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下,在一片废墟上发展起来,1952年开始制造蒸汽机车,1956年开始自行设计新型蒸汽机车;1958年开始试制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及新型客车、货车。1988年12月21日,我国结束了干线蒸汽机车的生产,标志着铁路牵引动力已经跃入以内燃和电力为主的新阶段。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技术改造,合资合作,采用国际先进技术,中国铁路人不断地抒写着新的历史篇章。先后开发了14种蒸汽机车、100余种内燃机车、18种电力机车、580余种客车、290余种货车,初步形成了造修并举、系统配套、专业定点、产研结合、具有中国特色的运输装备制造体系,近年来研制成功一大批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基本适应了“货运重载、客运提速”的要求。在满足国内铁路运输的同时,努力拓展国外市场。中国铁路在充满希望的新世纪,将不断推出更高水平、更高档次、更高质量的新型系列机车车辆产品,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第2个回答  2013-11-11
车底,不是机车吧!
最早的是YZ22,就是最普通的绿皮车.
后来出现了YZ25B,也是绿色的,但是可以安装空调的.
YZ25G,就是红色车底,大部分快速列车使用的.RZ24,也是红色涂装!
再就是YZ25K系列了,天蓝色的,特快用的那种.还有SYZ25K,双层的~
还有25T,现在最先进的车底,白色的,直特用的,可以和动车媲美.
最后就是动车组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