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距离(景别)的分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5
拍摄距离(景别)

景别

三感:透视感、立体感、质感

摄影当中有两种拍摄距离的变化:

一种是摄影机到被摄体之间的实际空间距离,即摄影机离被摄体是远是近;

另一种是指拍摄时所选用的镜头焦距的长短,即不改变摄影机和被摄体的实际空间距离,而是用不同焦距的镜头求得距离变化。

景别

景别主要是指摄影机同被摄对象间的距离的远近,而造成画面上形象的大小。

景别的大小也同摄影镜头的焦距有关。焦距变动,视距相应发生远近的变化,取景范围也就发生大小的变化。

景别的运用是影视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手段。为了塑好鲜明的影视形象,要求创作者根据人物的主次、剧情的需要、观众的心理,处理好景别的大小、远近。

景别的划分没有严格的界限,一般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

景别一般分为种,由近及远:特写(人体肩以上)、近景(胸以上)、中景(膝以上)、全景(人体全部及周围背景)、远景(被摄体所处的环境)。

而一般情况下,我们把靠近远景、全景这一端的景别称作“大景别”,而把靠近近景、特写这一端的景别称作“小景别”。

远景

远景是从远距离拍摄所得到的画面景别,它能够包括被摄景物广阔的空间,包括较多的空间景物,易于表现整个环境和总的气势,但不利于交代具体情节和细部。

在远景景别画面中,可以表现自然环境、景物规模、数量、气氛、气势,表现自然景观和大的群众活动场面。

全景

全景景别如果按成年人的人体来衡量,一般是指包括成年人人体的全身,如拍摄其他事物,则是指保留事物外部轮廓完整,表现被摄对象全貌,并且被摄体周围没有过多空白的画面景别。

主要用来客观地表现被摄体的全貌。对被摄体没有进行缩小或者放大,基本没有过多认为主观的取舍。

中景

中景景别如果以成年人的人体来衡量,则是指人的腰腹(坐姿)以上或膝部(站姿)以上,如果拍摄其他事物,则是指包括其主要部分的大部分。

中景景别可以表现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有利于反映人物的动作、姿态、手势,在拍摄中景画面时,要注意保留人物手势动作的完整,避免出现手臂挥出画面,上半身体被画框切割。

中景景别最大的优点是表现情节,可以使人物交流得到充分展示,既能够交代人物的动作姿态,又能看到人物的神态表情。

近景

近景景别按成年人的人体来衡量,一般是指人的胸部以上的部分,如果拍摄其他事物,则只包括被摄对象的主要部分。

近景画面主要表现人物的神态、表情和细节,表现人物的情绪和内心活动。

近景拍摄人物要注意“近取其神”,注意处理人物的头部姿态、面部表情、人物的眼睛、人物嘴部的细微动作,如果人物的手进入画面,要特别注意手的动作和手势。

特写

特写画面按成年人的人体标准来衡量,一般指人的肩部以上的部分,如果拍摄其他事物,则是指事物的细部,避免其外部轮廓线深入其内部。

运用长焦距镜头或运用短焦距镜头靠近拍摄,都可获得特写画面。

特写画面可以起到突出、强调某事物或者事物局部的作用,特写景别画面可以把被摄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简化背景,突出主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