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787安全吗?

如题所述

不太安全。

全日空航空公司(ANA)和日本航空公司(JAL)于6月1日重新开通了运用波音787客机的定期航班。自因电池事故而停航的1月起,时隔4个半月重新投入运营。

随着波音787在日本重新投入营运,波音公司开始进行波音787-9型客机的最终组装,该机型比航空公司现有的波音787-8型客机机身更长,多出40个座位。波音787总订单数为890架,波音787-9在其中约占4成。全日空已订购了30架,日本航空订购了20架。

两家公司重新开通的首次航班均为6月1日凌晨1点从羽田机场出发的国际航线。

全日空的首个航班为从羽田飞往法兰克福的203航班,乘客数为146人,相当于158名额定载员的9成以上。日本航空的首个航班为从羽田飞往新加坡的035航班,乘坐了184名乘客,就186人的额定载员而言,几乎满员。

两家公司航班都没有出现曾被担心的对波音787敬而远之的现象。

赶在重新开通波音787定期航班之前,全日空自5月26日起,在羽田~札幌线的临时航班中投入了波音787。笔者乘坐了临时航班的首班飞机,即从札幌飞往羽田的1404航班。起飞过了30分钟后,笔者环视机舱,看到很多乘客都已熟睡。

在这样的特别航班上,起飞、着陆以及机长致欢迎词时,乘客有时会热烈鼓掌。但在1404航班上却悄然无声,有一种纯粹是临时航班的气氛。

从乘机前后听到的乘客所说的话来看,笔者觉得大多数人都是“虽然不能说没有担心,但是并没有特别介意乘坐波音787”。

全日空与日本航空都认识到,仅凭在口头上宣传安全性,并不能消除乘客的担忧,只能不断积累飞行业绩。

全日空社长篠边修表示:“我们进行的250多个班次的验证飞行以及适应性飞行均情况良好,所以请大家放心乘坐。”

日本航空社长植木义晴则表示:“最重要的是,从今以后不断积累业绩,以及全体员工充满自信地投入工作。”

上述认识从重新开通定期航班时两位社长的言语中就可见一斑。

但是,与航空公司的这种愿望相反,因进行电池系统改造的波音公司在维修及操作方面的失误而导致的事故,自5月份以来已曝光了2起。

就像波音公司所宣称的“Made with Japan”那样,波音787所用部件器材的35%为日本制造。而中型机波音767为15%、大型机波音777为21%,可见波音787中“日本制”占比很高。

在此次事故中成为焦点的电池为杰士汤浅公司制造。

“唉,因为最终组装不是在日本完成的。”

一位向波音787供给部件的供应商叹着气这样说。他说:“美国车和日本车的完成质量就不一样,所以,可能在质量意识上,日美两国存在差异吧。”

不管日本制部件器材的占比有多高,最后完成机身组装的还是美国波音。

笔者在《从波音787故障看波音公司的变化》一文中已提过,波音对于产品制造的态度近几年来发生了巨大变化。

虽然波音对供应商提出了严格的质量要求,但他们自己动手进行最终组装及机身改造时,果真就没有问题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