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其事体情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9
红楼微语录之31取其事体情理乃作文妙法

常常听人们说,文无定法。文无定法,不是没有为文之法,而是无定法。应该是百法融会贯通后,娴熟地运用各种作文妙法后的炉火纯青,就像蜜蜂一样,采百花而酿一蜜。从来没有听哪个作家说过,作文著述时从来没有用一种文法。那么,曹雪芹在红楼梦一书中用了哪些作文的妙法呢,取其事体情理即为其中之一。

在红楼梦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中,作者写道: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诗后便是此石坠落之乡,投胎之处,亲自经历

的一段陈迹故事.其中家庭闺阁琐事,以及闲情诗词倒还全备,或可适趣解闷,然朝代 年纪,地舆邦国,却反失落无考.

  空空道人遂向石头说道: "石兄,你这一段故事,据你自己说有些趣味,故编写在 此,意欲问世传奇.据我看来,第一件,无朝代年纪可考,第二件,并无大贤大忠理朝廷

治风俗的善政, 其中只不过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亦无班姑,蔡女之 德能.我纵抄去,恐世人不爱看呢."石头笑答道:"我师何太痴耶!若云无朝代可考,今

我师竟假借汉唐等年纪添缀, 又有何难?但我想,历来野史,皆蹈一辙,莫如我这不借 此套者, 反倒新奇别致,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又何必拘拘于朝代年纪哉!再者,

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适趣闲文者特多。

曹雪芹在一部百回大书之首,开门见山,开宗明义地宣告了他的创作原则,要新奇别致,取其事体情理。作者先叙述了本书的主要内容是此石坠落之乡,投胎之处,亲自经历

的一段陈迹故事.其中家庭闺阁琐事,以及闲情诗词倒还全备。然后写了空空道人和石头的一段对话,点出著书之术,点出身世之奇,点出别开新路。此书与前人说部迥异,写一个家庭的日常生活,是学金瓶梅词话的。金瓶梅词话写西门庆一家,全是西门庆交际往来,经商为官,满纸老婆舌头。而红楼梦亦写贾府,连带写史王薛三家。贾府谐音假父,隐曹雪芹之父曹頫非李氏亲生儿子,乃过继子也。作者正写贾府,侧叙史王薛三家。红楼梦中的贾琏象极了金瓶梅中的陈经济。宝玉挨打的情节,又和李衙内挨打相类。故红楼梦与三国写帝王将相的政治纷争,沙场撕拼;水浒写江湖豪杰;西游述妖魔鬼怪之事绝异。红楼梦在金瓶梅词话开创的新天地中又绘奇异新景。

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一句中的事体情理四字,乃曹雪芹著书之体例。红楼梦是大真大幻之书,大的故事情节,热闹的场景描写皆是幻,是虚的,是杜撰的;而小的人物言行,生活细节乃是真,是实的,是实录其事。从人物对话中即可看出作者追忆往昔生活,一一记录之,故口语入文,红楼梦是记音文学。读红楼梦要用北方方言读,才亲切有味,才能体会出人物对话的口气情态之妙。如果用客家话或四川方言读,则味同嚼蜡,全失人物语言口气情态之妙。有人校勘红楼梦,不识此理,往往用现代语言语法规范红楼梦人物语言,连红楼梦的一些人物语言的用词用语,也作毫无版本依据的删改,故妄改之处特多。

事体情理四字妙不可言,细细品味,就可得作文妙法。天下事乃一般大书,天下人人人皆可据事体情理作一传。

13年9月26日  红楼微语录之32

使闺阁昭传的写作使命

曹雪芹写红楼梦的意图有多种,其中之一就是使闺阁昭传,作者曹雪芹在写作红楼梦时,有感于他身边的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由身边的女子推及普天下女子,她们皆为可尊可敬之女儿。于是,曹雪芹得出了一个结论,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见到女儿就清爽,见到男人就浊臭。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借贾宝玉之口,说出了许多关于女儿的石破天惊的荒唐言。

曹雪芹痛感于封建社会把人不当人,尤其把女人不当人。几千年的妇女观皆为女人祸水论。鲁迅说过,男人干坏了事,却拿女人当替罪羊(大意如此)。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女性的形象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敢于为爱情和幸福抗争的形象,如崔莺莺和杜丽娘;二是被侮辱被损害的形象,如刘兰芝和杜十娘;三是可怜可悲的形象,如宫怨诗和思妇诗的主角;四是供玩弄供侮辱的形象,如艳体诗的主角。

水浒传中的几个女人,都是无血无肉、无骨无气的任人摆布的木偶,她们是男人的依附物,毫无主见,任人摆布玩弄。像孙二娘、顾大嫂,是母夜叉,是母大虫;扈三娘毫无意志,毫无感情;潘金莲和潘巧云是英雄好汉刀下剖腹开膛的淫妇形象。而西游记中的女人大多是妖精,整天想的就是害人。三国演义中的女人更悲惨,她们是在战场上厮杀后男人们的玩偶和寻欢作乐的道具。三言两拍里的女性,总是抢劫、欺骗、拐卖的对象。金瓶梅里的女性是以受侮辱受蹂躏为乐的卑贱污浊的形象。

曹雪芹在红楼梦人物画廊里描绘出了一大群清纯女儿的形象。在曹雪芹看来,闺阁中历历有人,万不可使其泯灭也。那人物画廊里有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贾探春、晴雯、鸳鸯、紫鹃、平儿。作者曹雪芹怀着满腔的火一样的热情来讴歌她们,赞美她们,为她们喜而喜,为她们悲而悲。作者写了她们令人心碎的遭际,写了她们悲惨的命运。

曹雪芹深情地为这些异样女子唱出千古未有之赞歌,在内心里虔诚地尊敬她们,怜惜她们,敬爱她们。笑笑生把女人当成鬼,曹雪芹把女儿当成人,曹雪芹了不起,好样的,他是千古痴情人,五百年圣人。诗曰:

班蔡惭愧羞道韫,异样女子不异样。

遭际悲苦鬼神泣,命薄运舛实堪伤。

13年9月27日  红楼微语录之33曹雪芹的文学观

曹雪芹出生于百年望族,他虽然没有赶上鼎盛繁华,长大后,必定常常听长辈追忆,对秦淮旧梦心向往之。在对旧事的追忆中感慨世事难料,人生苦短。所以,他在增删红楼梦时,可能把曹家旧事作为素材写入书中。

曹雪芹在红楼梦的开篇就向世人宣告了他的文学观,一是新奇别致;二是令世人换新眼目;三是实录其事。

新奇别致就是不落通共熟套之旧稿。就是自创新体。古人作文最讲究文体,而曹雪芹犹如采百花之蜂,采百花而酿成蜜。后人续红楼梦都是邯郸学步,佛头着粪,皆狗尾续貂之作,优秀的少。曹雪芹自视甚高,决心要写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书。

虽其中大旨谈情,亦不过实录其事。大旨谈情是遮掩之语,作者强调的是谈情,但还有潜台词,是谈情的背后还有寓意。红楼梦中有真有假,真真假假,真中有假,假中有真。其热闹的故事,曲折的情节,可能是曹雪芹结合曹家旧事,揉进当时的官场争斗,宫内勾心斗角而虚构的,而一般性的叙述或者只言片语,倒是真的。梦中的故事并不能当幻来看。红楼梦是很写实的,是实录其事。作者自己说历过一番梦幻,亲自经历的一段陈迹故事。

曹雪芹在宣告自己的文学观的同时,他还旗帜鲜明地反对淫。秽污。臭的风。月笔墨。由书中的一些信息和三条脂批可以看出,曹雪芹看过被目为淫。书之首的金瓶梅。曹雪芹在书中不言明,那是避讳也。金瓶梅中风。月笔墨大描大绘的文字有三十多处,中描中绘不太露骨的文字有几十处,小描小绘的文字也有几十处。曹雪芹所处的康乾时期,正是张竹坡评点的金瓶梅第一奇书大为风行之时。曹雪芹之祖曹寅又酷嗜藏书,对当时风行的金瓶梅必购之,必读之。而曹雪芹亦有可能读到过。在红楼梦脂批中,有三处将红楼梦和金瓶梅比较。但曹雪芹病其风。月笔墨过露过多。曹雪芹在将风。月宝鉴穿插移植入红楼梦中时,可能把大描大绘的风。月笔墨删去了不少。也就是说,风。月宝鉴稿中可能仿照金瓶梅有大量露骨的色。情描写。但有些色。情描写,曹雪芹可能认为有保留的必要。像第六回中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就是点到为止,第七回送宫花周瑞家的叹英莲可怜的同时,写到贾琏白日在凤姐房中行。房事,侧笔写到贾琏笑声,也是点到为止,第十二回贾瑞误把贾蓉当成凤姐而求。欢,用的也是侧笔。还有第二十一回贾琏私通多浑虫之妻多姑娘而大描大绘。此段风。月描写插入金瓶梅之中亦毫不逊色。

曹雪芹是千古一遇的修辞圣手,他的语言全用京语,用词典雅,他对京语作了精心的加工润色,创造出了清新典雅的独有的红楼语言风格,成就了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高峰。他的文学观亦超前于时代。

13年10月8日  红楼微语录之34 

追踪摄迹术

我们常常说,生活是文学创作的。高明的作者就像一个摄影师,拿着相机,摄取生活的真面貌。而文学创作只有在融汇了各种技法之后,才能追求无技法的境界。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就是在娴熟地运用百法的基础上,达到了无技巧的境界。他在第一回就说,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摄迹,不敢稍加穿凿。此乃曹雪芹写红楼梦的态度。老老实实地摄取生活的真面貌。曹雪芹写红楼梦,全用京语入文,叙述语言文白夹杂,半文半白,而人物对话语言则全是实录。此之谓文无定法。曹雪芹擅用追踪摄迹法,即今之摄影法。行文时看似随意,信笔而书,实则匠心独具,选取生活中的诗情画意细细描画下来。最高的技法是无技巧。

“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 意为:这本书是真人真事。即便按之今日对于文艺的划分,红楼梦也只能归入长篇报告文学一类,而不是小说。报告文学与小说的区别在于:前者真人真事,后者纯属虔构。成功的小说创作,取材于真实的生活,因而让读者有真实感。然而真实不等于事实。你要去刨根究底的话,金庸大师都无奈何。报告文学则不同,无论叙述时用了多少艺术加工的语言,如何震撼人心的心理描述,但前提是确有其人其事。

    作者既然许下不敢稍加穿凿的承诺,以血泪写成,如果我们将它作小说看,当成是艺术创作,真是辜负了作者的苦心了。脂砚云:凡看书人从此细心体贴,方许你看,否则此书哭矣。

《红楼梦》实际是追踪摄迹,不敢稍加穿凿。正如脂批所说的“事则实事,然亦叙的有间架、有曲折、有顺逆,有映带,有隐有见,有正有闰,以至草蛇灰线,空谷传声,一击两鸣,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云浓雾雨,两山对峙,烘云托月,背面傅粉,千皱万染诸奇。书中之秘法亦复不少。余亦于逐回中搜剔刳剖,明白注释。"

 

所以在阅读《红楼梦》时应该不光从字面去理解,应该去考虑它的历史背景,是否有隐,是否有喻。书中设下层层迷团,迷离戃恍,扑朔迷离,真是让人费解。

13年10月9日  红楼微语录之35反其意而用之的曹雪芹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深恶痛绝地斥责一些才子佳人小说是通共熟套旧稿,曹雪芹目前人那些胡牵乱扯,忽离忽遇,满纸才人、淑女之作皆通共熟套。说明他看过前人满纸才人、淑女之文,不然的话,如何知晓。侧面暗点自己写的书不是通共熟套。意思是说对金瓶梅词话要反其意而用之,翻金瓶梅之案,蝉蜕于秽,另出机杼。

有论者指出金瓶梅在精神层面上比红楼梦高一个档次,红楼梦有很多卖弄才学之类的酸性描写。虽然金瓶梅的语言显得粗糙,但对情种的批判却是彻底的。金瓶梅的文本中作者不在场,而红楼梦的文本中作者是在场的。而且,投入极深。红楼梦和金瓶梅相比较,它的语言精致得多。作者写了一个破落户子弟对往昔我们家阔得很的荣华富贵的回视。作者把这种回视写得真实传神,精细丰满,层次错落,色彩斑斓。它的这种回视里面有惋惜,有叹息,有悲伤,有愤怒,有批判,有炫耀,故红楼梦是一部哭书。金瓶梅是一部悟书,水浒传是一部怒书。西游记里有一种菩萨的慈悲心,红楼梦里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慈悲心,金瓶梅亦有一种博大的慈悲心,这是一种人文主义的慈悲心。

13年10月9日  红楼微语录之36红楼梦的缺陷

作家刘心武炒热红学的诱因,乃是上了百家讲坛,虽属野路子,却解构了红学和红楼梦。而正统的红学家们,却与红楼梦爱好者渐行渐远,使红楼梦成了一种小众玩赏的玩物。当今的一些红学家们对红楼梦有一种盲目的膜拜,且膜拜得五体投地,不敢抬头。其实,抬头看看又有何妨。盲目地美化红楼梦,盲目地神化曹雪芹,是对二者的亵渎。红楼梦作为一部小说,它就是一部小说,具背小说这种艺术形式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它产生在乾隆朝,不可能脱离当时的时代特点,所以,我们研究红楼梦必须结合她诞生的历史背景和时代因素。用西方任何现代文艺理论来量红楼梦,都是削足适履。红楼梦自有它后人难以企及的艺术特点和鲜明个性。但它也有先天不足和后天缺陷。

首先,红楼梦是残缺的,曹雪芹虽大致写出了后半部的草稿,却没有能完整地流传下来。成断臂维纳斯固有其残缺之美,但中国人却喜欢大团圆的结局。这才有以程伟元、高鹗为代表的补续之作。程伟元、高鹗们对曹雪芹的原构思百般歪曲,离曹雪芹的本意相差何止千万里。

其次,在思想内容方面,《红楼梦》的作者在客观上虽然对封建社会具有一定的批判意义,但作者在主观上,却在书中时常流露出对贵族生活的欣赏与赞美,对逝去的荣华富贵有一种情不自禁的怀旧情结,故红楼梦全书笼罩一种淡淡的虚幻氛围。

第三,在对待人生的态度上,《红楼梦》受老庄思想的影响极为深刻,书中充满了消极悲观的虚无主义思想,即使在对封建社会进行批判时,也往往沾染上了病态的消极情绪。

第四,《红楼梦》一反中国古典小说以情节取胜的优点,大量描写生活琐屑小事,这种描写固然有创新之处,但导致《红楼梦》的故事情节冗长、乏味,情节发展的节奏相当缓慢,有的地方让人难以产生阅读的兴趣。

2014年11月24日  红楼微语录之37傅试:高举欲望的须钩

  贾府,“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划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将就省俭,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但毕竟知道贾府这个情况的人不多,争先恐后依附在贾府这棵将要枯死的大树的人有增无减,内有奴才赖大一系、林之孝一系等,外有没有机会继承爵位渐渐落魄的旁支比如贾芸、贾芹等,还有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象刘姥姥这样的人想着打秋风,当然更少不了贾雨村、傅试这样想要靠着貌似强壮的大树博得更多营养的藤蔓。

  傅试,通判,负责掌管粮草、水运等事务。原本也是无名小辈,自从做了这个官,稍动动脑筋,便财源滚滚,忽然家底就雄厚了。但人说背靠大树好乘凉,一心奋进的傅试苦于没有这样的背景,于是千方百计寻找。应该是偶然的机会,但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傅试遇到了方正古板的贾政,贾政喜欢以学者型官员自居,比较好糊弄,只要在他面前装出有学问又谦虚的样子就够了,想想贾政深恶孙家,对孙绍祖要和贾府联姻之事非常反感,理由无非是孙家贪图自家的名势,当年有不能了结之事才拜在自家门下,怎么也算不上世交的,但为什么对傅试这个“附势”门生就不反感反而与别的门生更显亲近?想来傅试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奉承功夫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古往今来,谁能拒绝这样的柔密功夫呢?我们单位就有这样的人,不管什么人来当这个学校的校长,她都能和这个校长的夫人打成一片,真的有这样的本事,别人为什么做不到?我觉得要么是清高不能忘掉自尊作践自己,要么笨拙的也想巴结但找不对方式方法,要么觉得没必要,老老实实干好活不就行了?要么不想在领导身上投资,有那个钱,还不如吃到肚里,或者穿在身上。但是,傅试这类人不是,他要投资,他要攀高,隔三差五就派人或者亲自去领导家里走动走动,联络联络感情,混个脸熟,不是挺好的事情?当然不能白去,每次都应该带着东西,东西是能说话的。天长日久,了解的信息就多了,无意当中就少走了很多弯路。当然在外面借着贾府的名势办点什么事更不在话下。所以,傅试多年来都苦心经营着和贾府的关系。

  当然傅试并不满足现有的地位,他有更高远的目标——进入上流社会,成为真正的权贵阶层。但,这又何尝容易?思量来思量去,只能用联姻的手段了。但他本是暴发,根基浅薄,哪家权贵又瞧的上他?转了一大圈,傅试把目光锁定在贾宝玉身上,但尚不知贾府什么态度,所以不敢贸然提亲,只能把妹子的诸多优点慢慢渗透进贾府,当然功夫没有白费,宝玉知道了傅秋芳的芳名,知道这个女孩十分漂亮又聪明过人,生了暇思遥爱之心,每次麽麽去都要接见一下,拉拉家常,这样看,好像十分有戏,但傅试不知道,贾府内部亲戚家的女儿就有三四位等着,大家争的几乎趋于白热化,实在是供大于求,又怎么看得上外面的?况且,真要联姻,贾政就不见得那么好糊弄了,他有时看人也很准。所以,傅试,想要通过联姻让自己更加强大的梦想,最终会归于美丽的泡影。

  傅试这样的“附势”者,在那个社会比比皆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他擅长的就是做那缠树的藤蔓(不好意思,余香,我也这样说,而且接下来,我也会举到我家后院的例子,呵呵),攀援上去,然后也能到达高处,享受阳光,接受雨露,当然根基不稳,可能树倒藤枯。我曾经在我家的后院(长满了野草,也有几颗别致的树),看到过这样的情景:梧桐树的枝桠低垂着,我站着,就能够着,然后牵牛花的藤,先是爬上一个小灌木,然后某一天某一刻,一跃就拽住了低垂的梧桐枝桠,这下不得了,好像前仆后继的战士一样,沿着第一枝藤蔓开辟道路猛缠上去,没两天就把低垂的梧桐枝桠牢牢绑住了,远远看去,梧桐树的样子好象很无奈的摊着手,我惊讶这样的事实,牵牛花竟然有如此强大的攀援能力。贾府其实也不用因这个瞧不上傅试,贾府自己不是也把元春送进皇宫,想博一个政治资本?贾府其实也是一枝藤。这也无可厚非,令我心痛的是这种手段牺牲了那么多好姑娘,小到小家族的张金哥,不愿屈从父母的屈从,上吊自杀;大到大家族的元春,回到家只能偷偷掉眼泪,埋怨父母为什么要送自己到那个不得见人的地方去。傅秋芳做了傅试仕途经济路上的牺牲品,又能怨谁?只能眼睁睁把青春赋予断壁残垣,只能暗中哀叹流年偷换。

  傅试,就是一个小贾雨村。想来傅试也曾读过书,但发现读书没有结果,一样潦倒,不如出卖自尊,在侯门贵族中博得一席之地。坚持自我往往很难,但变坏却就是一个转身的瞬间,于是就此沉沦,不想罢手,直到头破血流不能动弹。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名往。秦种,那样一个花季少年,最后醒悟的也还是要多考虑仕途经济,以为是自误了,这就是那个社会的规则,谁能逃出尘网?贾雨村不能,傅试也不能,好多读书人都不能忍受寂寞最终向强大的规则投降了。我们看到傅试浅薄的心,但我们更应批判让读书人变节的社会,社会教他们读了书,却又让他们读坏了书,不能治国安邦,只想高擎着欲望的须钩,给自己捞一个更高的位置。到如今,你方唱罢我登场,其实还是傅试们的天下。
相似回答